"\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OHNRECnJTKqV\" img_width=\"350\" img_height=\"413\" alt=\"《哪吒》首日票房1.37億、口碑爆棚 彩條屋能否讓王長田圓了動畫夢\"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片來源: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微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6日深夜,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微博曬出《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的首日戰報,並配文“感謝觀衆的寬容和厚愛,吒兒還沒那麼好”。截至7月27日上午10時,該片全國票房已累計達2.45億元,而作爲光線傳媒瞄準動畫市場併爲此佈局成立的彩條屋,今年推出的重磅之作《哪吒》在這個暑期不會讓人失望,但面對國內動畫電影的實際環境,以及此前彩條屋有高有低的票房表現,彩條屋能否圓了王長田的動畫夢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百裏挑一才見“哪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6日上映的《哪吒》爲當下的暑期檔添了一把火,不僅上映後僅用1小時29分便實現總票房破億元,創造了動畫電影最快破億新記錄,豆瓣、貓眼評分也分別達到8.7分和9.7分,並實現多個微博熱搜話題引發網友熱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衆多的討論中,片中哪吒的形象無疑是熱點之一,尤其是濃烈的黑眼圈,徹底改變了人們心中對哪吒的傳統印象,並被部分觀衆稱爲“史上最醜哪吒”。然而,這個“最醜哪吒”正是片方百裏挑一的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彩條屋總裁易巧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哪吒》的形象主要參考了《封神演義》和美影廠的《哪吒鬧海》,“哪吒的形象和性格,是我們的第一個難題。首先,我們的改編思路就是要符合當下的審美和價值觀,所以從精神層面上拋去了以前版本過於暴力和封建的部分,主要研究哪吒的內心世界,他爲什麼那麼叛逆,他的困惑來自於哪裏?而這個哪吒因爲出身魔丸,不被世界認可,他希望打破成見,這是他與世界的鬥爭,他要做自己的英雄。我們一共設計了100多個哪吒形象,甜的美的怪的萌的,最後選了最‘醜’的一個,就是爲了體現他魔丸的個性,但通過生動的表演和內心戲的刻畫,讓這個有點醜的哪吒變得可愛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反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目前的觀衆反饋來看,《哪吒》的造型雖然與此前國內同類題材作品明顯不同,但並未讓觀衆產生較大的反感,反而成爲引發影片熱議的一個關鍵點。“很慶幸我們沒有做中庸的選擇,而是尊重角色性格選了看起來最‘醜’、最冒險的一個形象”,易巧如是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邊“拍”邊“買”的5\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哪吒》的熱度越來越高,業內也再次將目光放在彩條屋的身上。作爲光線傳媒在動畫市場的重要佈局,彩條屋自2015年對外宣佈正式成立以來,一舉一動便受到業內的關注,但相關質疑也一直伴隨着彩條屋,這背後首先一個原因便是此前推出的動畫電影票房高低不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此次《哪吒》的上映,彩條屋先後共參與14部動畫電影,但其中實現票房破億元的只有6部,佔比不足一半,並有部分動畫電影的票房僅爲百萬元規模,如《大世界》國內累計票房爲262.5萬元。與此同時,在以上票房破億元的作品中,包括《你的名字。》、《千與千尋》在內的影片均爲引進片,並非由彩條屋主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這一市場情況,易巧認爲非常正常,“《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之後市場完全沒有項目儲備,所以彩條屋在這兩年也是以低成本項目或引進片爲主,很多都不是常規的商業項目,更多的是探索,票房自然有高低,這是動畫發展過程中的陣痛期,必須忍受,如果中途放棄,就無法迎來真正的爆發和成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以外,彩條屋接連不斷的投資也常常引得業內的注目。據天眼查顯示,彩條屋共有19起對外投資,且基本均爲動畫領域的公司。其中既涵蓋以導演爲主的前期創意公司,也有配合導演實現想法的製作公司,此外還有周邊類公司。頻繁的“買買買”,但高票房作品數量較少,業內的質疑也隨之出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易巧對此表示,動畫是一個長跑型產業,作品的製作實現、產業流程的搭建都是短則5年,長則10年,因此必須沉得住氣,一旦動畫經驗和流程搭建起來,就會非常穩固,這也是爲什麼全世界頂級的動畫公司都非常穩定的原因,如迪士尼、皮克斯、吉卜力,頂級公司很少,但都具有統治地位,所以花時間是非常值得的。而通過此前的一系列投資,希望把產線流程搭建起來,服務於作品,且未來以上公司之間也會有很多合作,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團隊十月動畫就參與了這次《哪吒》的投資,之後這樣的跨公司跨品牌合作將會更多,中國動畫還很薄弱,希望大家能互幫互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19\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是關鍵一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顧2015年彩條屋正式對外宣佈成立的那天,當時王長田曾表示,“彩條屋勢必將在國產動畫電影以及真人奇幻電影的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我希望彩條屋在接下來三年能衝擊國產動畫半壁江山”。然而,此前三年時間已到時,業內不少聲音認爲彩條屋尚未達到預期的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此時的2019年,對彩條屋而言似乎有着不同的意義。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今年該公司主要有《夏目友人帳》、《千與千尋》、《哪吒》等影片,此外彩條屋尚未定檔的第一部真人奇幻電影《墨多多謎境冒險》、動畫電影《姜子牙》、二維藝術動畫《妙先生》和一部暫時還未公佈的日本引進片也計劃陸續在今年推向市場,影片數量是自2016年以來最多的一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易巧表示,“2019年對於彩條屋而言是播種五年後,收穫的一年,更是驗證自己路線的一年。目前來看,我們走的話應該是對的,值得的。但是意義更大的是,我認爲接下來市場會有兩個里程碑式的變化,一是出現票房更高的電影,比如20億元級別。另外就是作品的質量、數量走向逐步穩定,比如一年2-3部高品質作品,不需要再等三五年了,這是走向初步成熟的重要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影評人劉賀表示,國產動畫電影此前的形象大多爲低幼化,因此也限制了整個市場的發展,而從彩條屋以往的作品類型來看,更加會注重偏青年向、成年向的作品,而若要打破之前觀衆對國產動畫的傳統印象,並非易事,需要通過一步步作品逐步改變,這也需要時間的鋪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保持高水準不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國內動畫市場還比較初級,是一個很小的產業。且過去幾年的總票房基本都在10億-20億元之間,在全國電影總票房600億元、近400億元的國產片票房中,佔比較低,反觀美國等較爲成熟的市場,動畫作品的票房比例能達到總票房的15%左右,因此國內動畫市場還存在着發展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易巧看來,當動畫作品年票房能超過50億元的時候,是比較健康的,才能稱爲一個成熟的產業。從作品角度來看,目前形成了以《熊出沒》爲主的低幼動畫方向,以及《西遊記之大聖》。《大魚海棠》爲主的成年動畫方向,各自都在不斷拓寬觀影羣體,“我相信在這幾年內會出現現象級的閤家歡電影,單片可能超過20億元,甚至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如何突破侷限是所有佈局者必須要面臨的挑戰。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表示,與海外市場相比,國內的動畫電影在技術上正逐漸接近世界水平,而如何將故事講好,這並非是技術能夠解決的問題,更多的是需要創新與專業人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對於彩條屋面臨的市場挑戰,易巧認爲,“主要是我們的作品是否能保持一直比較高的水準,尤其在劇作上,動畫片的編劇依然非常缺乏,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蔘與到故事創作中來。另外是,國內的製作依然分散,產能稀缺,尤其二維動畫,彩條屋已經在着手搭建自己的產線,能否有成熟的三維、二維產線支持我們的導演,產能之外,我們的製作人員能否有技術上的創新,也是一大難題。這兩個方向,我們依然在持續努力。而彩條屋的優勢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比較成熟的製片體系,其次是我們網羅了國內大部分優秀的原創動畫導演,同時彩條屋擁有國內最成熟專業的動畫宣發團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鄭蕊\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1771886480593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