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EbbGjKjlZq\"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卓克基會議舊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EbtIAxB6Bv\"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卓克基會議舊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川新聞網阿壩7月27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道)\u003C\u002Fstrong\u003E7月27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阿壩州馬爾康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6年7月,由董振堂率領的紅五軍從綏靖、崇化出發經馬爾康、卓克基、馬塘、向毛兒蓋、包座方向前進,這是最後一批撤離馬爾康境地的紅軍大部隊,即爲“三進三出”馬爾康。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EbbGjKjlZq\"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卓克基會議舊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EbtIAxB6Bv\"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卓克基會議舊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川新聞網阿壩7月27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道)\u003C\u002Fstrong\u003E7月27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阿壩州馬爾康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爾康,藏語意爲“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爲“興旺發達之地”、“酥油燈點亮的地方”,自古即爲咽喉要道和地域區位中心。80多年前,紅軍曾經過這裏,留下了紅軍長征三進三出馬爾康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5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召開會議。會議討論通過《告康藏西番民衆書——進行西藏民族革命運動的鬥爭綱領》,號召藏族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及國民黨軍閥,成立游擊隊,加入紅軍,實現民族自決。會議期間中革軍委和紅軍總政治部分別下達了《關於糧食問題的訓令》和《關於在松潘等籌借糧食的規定辦法》。在此停留一週後陸續從卓克基出發,經梭磨、馬塘去黑水。紅四方面軍另一路於7月上旬從理縣膽杆寨出發翻越鷓鴣山進入馬爾康,散集在馬塘、梭磨、卓克基一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貫徹北上方針在,中共中央和紅一、四方面軍分左、右路軍北上,左路軍在朱德、張國燾率領下從卓克基出發,經大藏寺翻越卡爾古山於8月20日到達阿壩。張國燾拒不率隊到巴西同中央和右路軍會合,並命滯留在馬爾康一線的後衛部隊原地待命。此爲“一進一出”馬爾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5年9月中旬,左路軍和右路軍一部分別從阿壩和巴西地區南下,二過草地。10月初分兵兩路經草登、大藏、龍爾甲等地到達腳木足、松崗、馬爾康、梭磨一帶。10月5日,張國燾在腳木足白莎喇嘛寺召開分裂黨和紅軍的“卓木碉會議”,隨後率部於10月16日離開馬爾康去綏化(今金川),南下紅軍主力沿大金川河到綏(今金川)丹(今丹巴)一帶。此爲“二進二出”馬爾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6年7月,由董振堂率領的紅五軍從綏靖、崇化出發經馬爾康、卓克基、馬塘、向毛兒蓋、包座方向前進,這是最後一批撤離馬爾康境地的紅軍大部隊,即爲“三進三出”馬爾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期間,在馬爾康木爾宗,聽說紅軍要來,全村男女老幼都跑光了,阿斯足家有一個60多歲的老喇嘛,因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未能隨衆離去,但仍然受畏懼情緒的驅使,想出門去不遠的斯密寨躲一躲,當他拄着柺杖在小路上艱難行走時,迎面走來一個紅軍戰士,親切地招呼他,噓寒問暖,熱情地摻扶他回到寨子上,這時虔誠的喇嘛,才如夢初醒,醒悟到村民的逃避和恐懼是多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後,喇嘛受到駐村紅軍戰士的關懷,勝似親人的照顧,把他安置在舒適的氆氌氈子牀鋪上,給他倒茶,送饃饃,講紅軍政策和革命道理,在喇嘛的勸說下,逃散的百姓都回到了村寨,消除了顧慮,給紅軍帶路,當通司,籌糧,搞運輸,擴紅工作也得到響應。紅軍北上離村時,還特意給喇嘛送來一盒珍貴的糌粑,喇嘛含淚望着紅軍戰士漸漸遠去的背影,口裏唸叨着說,真是菩薩軍隊呵。紅軍離開後,這隻糌粑盒流傳下來。從此,馬爾康木爾宗鄉便一直流傳着一個糌粑盒子的紅軍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長征紅軍三次進出馬爾康,籌集大量糧食,播撒革命火種,先後發佈了《共產黨、紅軍對番人主張》、《關於少數民族須知》等文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探索和實踐了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同時先後以黨壩、卓克基爲中心建立了各級革命政權。整個四土地區約有5千餘人蔘加了紅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FJbFr6xWoE\"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3\"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北上雕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IFJvEbrKZU6\"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3\" alt=\"馬爾康 紅軍曾在這裏三進三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採訪團聆聽紅軍三進三出馬爾康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415433600865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