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僅僅幾個小時,39軍如風捲殘雲,將雲山外圍陣地的美軍、南朝鮮軍打得七零八落,美軍戰史記載:“午夜剛過,南朝鮮12團就不再是一支戰鬥建制部隊了,大部分戰死或做了俘虜,僥倖逃脫者極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9軍炮兵和配屬的兩個炮團將有限的炮彈準確地傾瀉在雲山美國人的陣地上,4時整,8個步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美軍發起了總攻。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本文摘自:《朝鮮戰爭備忘錄:1950-1953》,作者:胡海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1f5dbfd5e5d4d01b31ec1152989758c\"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雲山之戰美軍爲何迎接志願軍入城還彼此握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彭德懷大舉出擊時,麥克阿瑟依然稀裏糊塗。他的西線右翼南朝鮮部隊已經崩潰,左翼美英軍卻還傻乎乎地向鴨綠江前進。彭德懷只希望西線美英軍越冒進越好,到時候才能從被打垮的南朝鮮軍方向兜過去抄他的後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0日,美英軍對側翼竟不聞不問,仍然一門心思去“飲馬鴨綠江”。沃克命令駐紮平壤的第8集團軍預備隊美國騎兵第1師趕往雲山,穿過南朝鮮1師的防地繼續向鴨綠江進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此時,通過各方情報彙總,志願軍總部已判定竄到清川江以北的敵軍只有5萬人,且處於分散孤立狀態。而志願軍則可以集中12到15萬人投入作戰,彭德懷遂決定發起總攻了,他給38軍的任務是拿下飛虎山後向價川、軍隅裏攻擊,切斷敵軍逃跑的退路,39軍的任務是攻擊雲山,從正面向敵突破,中美兩軍的較量已經不可避免了。這將是一場王牌與王牌的較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被稱做“開國元勳師”。是美國軍隊歷史上最久的王牌部隊,它創建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功顯赫,作戰中總是充任開路先鋒的角色,從沒喫過敗仗,享有“先驅師”和“常勝師”的美譽。雖然早已發展成機械化部隊,但爲了保持歷史榮譽,仍延用以往的番號,官兵的臂章始終保留着一個馬頭符號,這是他們榮耀的象徵在騎1師160年曆史上,從沒喫過敗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第l騎兵師作爲美第一批美軍地面部隊入朝參戰,從洛東江反攻到突破三八線、進攻平壤,一直擔負主攻任務,是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手中的一張王牌。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任巴頓中將的參謀長,以精通裝甲戰而聞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聽到南朝鮮1師在雲山受阻,沃克立刻打出這張王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0月31日,第l騎兵師先頭部隊第8騎兵團級戰鬥隊進入雲山。這支部隊在第l騎兵師中一貫擔任開路先鋒,傲氣十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南朝鮮部隊指揮官告訴第8騎兵團團長帕爾默:“雲山周圍肯定已經佈滿了中國軍隊,他們的戰鬥力很強,你們應該小心應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參謀們建議向師部報告這一情況,帕爾默一笑置之,認爲完全沒有必要。他心目中的中國軍隊,不過是一羣毫無現代戰爭經驗的烏合之衆,怎麼會有膽量挑戰美軍王牌軍,與美軍的飛機、大炮和坦克較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不知道,雲山周圍早已佈滿了虎視眈眈的志願軍39軍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徐海東麾下的工農紅軍第25軍,後來是八路軍第344旅的八路軍南下支隊、新四軍第3師,曾在抗日戰場上殺得日寇聞風喪膽。解放戰爭期間又屢建奇功,千里躍進東北,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中國西南邊陲的鎮南關,是第四野戰軍中的攻堅尖刀,具有極強的戰鬥力。美國騎兵團長帕爾默馬上就要嚐到輕視這樣一支王牌部隊的苦果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雲山是朝鮮雲山郡首府、朝鮮北部交通樞紐,也是朝鮮北部山區的入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10月28日,第39軍隱蔽進至雲山的西北、西南和東北地由指定位置,並攻佔了雲山附近的有利地形。這時,兄弟部隊已經捷報頻傳,而第39軍按照預定部署,卻要按兵不動,隱蔽作戰意圖。對於一支榮譽感極強的部隊而言,這種等待不啻是一種煎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9軍軍長吳信泉身材瘦削,是個喫辣椒長大的湖南硬漢。自10月25日一過鴨綠江,吳信泉的心裏就直撓癢癢,憋着一股勁兒要狠揍美國佬。他此時雖有點急不可耐,但對進攻的每一個細節仍然精雕細刻。他所掌握的情報是雲山之敵爲南朝鮮第l師的2個團,而不知道美軍第8團級戰鬥隊已經進入雲山。所以他確定的作戰方案是:以第l16師主攻,第l17師助攻,第115師主力阻敵打援,殺雞用牛刀,一錘定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9軍的將士憋足了勁要一口氣將南朝鮮第1師生吞活剝,沒想到在這裏碰上了美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1月1日早晨,雲山地區大霧瀰漫,連日激戰引發了森林大火,能見度極低。吳信泉接到志願軍總部的通報,稱美第1騎兵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已經進至龍山洞地區。這個情報讓他喫了一驚,爲防止美軍北上增援,他馬上派出有紅軍團之稱的343團南下,到龍山洞至雲山的公路上構築陣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正午時分,濃霧漸消。343團的行動被美國空軍發現,一架美國偵察機的飛行員向地面驚呼:“這是我所看到的最奇怪的情景,有兩大隊敵軍步兵在雲山西面明當洞附近東南的小路上行走,儘管我們的炮彈直接落在他們的隊伍中,他們仍然不斷前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騎1師師長蓋伊聞報大驚,志願軍要截斷雲山騎八團的後路!他立即命令騎8團背後的騎5團馬上沿公路向北巡邏,而云山的騎8團則要保住後撤要地居仁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由團長王扶之率領的343團衝破了美軍飛機和炮火的重重封鎖,搶先一步卡斷了公路。野戰工事都還沒做好,騎5團團長約翰遜上校派出的北上巡邏隊就到了。志願軍一陣機槍狂掃,50多個美國兵魂歸天國。剩了幾個命大的跑回去向團長約翰遜報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約翰遜上校預感到大事不妙,衝到雲山城的第8騎兵團後路斷了!他馬上下令第1營出擊,打開通往8團的道路。不久他又親自率領2營出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爆發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坦克炮彈、重炮炮彈將王扶之團的陣地打成一片焦土,幾十架美軍戰鬥機隨後又飛過來投下炸彈,還灑下傾盆大雨一般的汽油,342團陣地立成一片火海。在約翰遜的強令下,一波又一波美國步兵在重型坦克配合下向343團陣地衝去。英勇無畏的將士從火海中衝出來打得美國兵落花流水,瞬間就俘虜了40多名美國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從黃昏時分打到夜幕降臨,343團越戰越勇,騎5團仍不能越雷池一步。美軍飛機在夜色中不敢投彈,美國兵的氣焰大減,王扶之果斷命令第1營出擊,約翰遜上校猝不及防,慌忙下令撤退。第1營不僅大獲全勝,而且創造了以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連的模範戰例。至此,王扶之打得救援雲山城的騎5團潰不成軍,成功地截斷了騎8團的退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暈了頭的帕爾默在得知後路被抄時,居然只命令第3營回頭守住要地居仁橋保護後方,仍異想天開地要求其它部隊繼續進行衝向鴨綠江的準備。而被揍得驚魂未定的南朝鮮人率先向南溜了,把帕爾默氣得夠嗆,他被迫命令騎8團提前接防,雲山城裏頓時人聲鼎沸,車輛如梭,一片混亂。這幅景象讓城外的志願軍發生了錯覺:“敵人要跑了?”吳信泉立刻命令提前向雲山發起總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9軍炮兵和配屬的兩個炮團將有限的炮彈準確地傾瀉在雲山美國人的陣地上,4時整,8個步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美軍發起了總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漫山遍野的軍號聲把美國人嚇蒙了。營長米利金中校是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此時也不知所措,半天才下令重機槍開火。渾身發抖的機槍手請示射擊目標,米利金大叫:“往哪打?哪裏有喇叭聲,就往哪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僅僅幾個小時,39軍如風捲殘雲,將雲山外圍陣地的美軍、南朝鮮軍打得七零八落,美軍戰史記載:“午夜剛過,南朝鮮12團就不再是一支戰鬥建制部隊了,大部分戰死或做了俘虜,僥倖逃脫者極少。”不久,美國人也丟了城外所有陣地,開始向雲山城內狼狽逃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直到這時,39軍才發現打的是美國人,而且是美軍王牌騎1師。吳信泉興奮極了:“怪不得火力這麼強,原來是美國人的王牌軍,繼續進攻,老子打的就是王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彭德懷的命令到了:“堅決消滅美軍王牌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2時,雲山城外所有高地都裝進了39軍的口袋,現在就剩雲山城了。足智多謀的116師師長汪洋派預備隊246團團長吳寶光擔任主攻,吳寶光又親自挑了一個尖刀連第4連:“一句話,誰都不許戀戰,直接衝進雲山城來個中心開花,爲主力打開通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第4連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尖刀連,指戰員們有勇有謀,在夜幕中擺成整齊的戰鬥隊形大搖大擺地向雲山城走去。糊里糊塗的美軍還以爲這是一支退下來的南朝鮮部隊。在進雲山的必經之地二灘川大橋,機智無比的志願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戰士甚至還滿面笑容地同設防的美軍士兵握手!然後,一整支志願軍連隊昂首闊步走進了雲山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個連的士兵縱隊沿着通往龍山洞的幹道上嚴肅而整齊地接近南面。警戒該橋的美軍士兵可能認爲他們是南朝鮮軍隊,沒有查問就讓其通過了,因爲他們是堂堂正正、十分肅靜地走過來的。”美軍戰史如實記載了己方這段丟人的經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彷彿從天而降的4連在雲山城橫衝直撞,殺得美國兵屍橫遍地,39軍主力部隊隨即一齊從四面八方擁進了雲山城。三四八團神兵天降,一舉攻佔了西迂洞路口,封鎖了美軍南撤通路。他們還攻佔了雲山機場,得到了一個意外收穫繳獲了4架美國飛機!不過天亮後就被美軍全炸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到凌晨時分,美軍第8團戰鬥隊全面崩漬。喪失鬥志的第8團的士兵們有的逃向深山,有的往南飛跑。焦急萬分的美第1軍軍長米爾本和騎1師師長蓋伊均親臨前線督戰,令騎5團拼命進攻,以救出兄弟團隊。約翰遜上校也親自披掛上陣指揮衝鋒,結果被一顆迫擊炮彈炸得身負重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米爾本軍長見久攻不下,傷亡日益增多,便鐵青着臉下令:“我命令部隊放棄進攻,立即向南撤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蓋伊師長大驚失色,欲待爭辯,米爾本擺擺手:“我明白你要說什麼,我和你們一樣痛恨這個決定,但我對此承擔責任,這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讓我心碎的決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不禁急出了眼淚的蓋伊只能執行命令,讓第5團撤出戰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朝鮮戰場上,中美兩軍首次交手以39軍大勝告終。這次小小的戰鬥不僅極具象徵意義,實際戰果也是驚人的。志願軍共斃傷俘美軍1,800餘人,擊落飛機3架,繳獲飛機4架,擊毀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輛,火炮119門。美騎1師在其輝煌的軍史上遭到第一次慘敗,騎8團第3營被全殲。隨後美國陸軍被迫撤銷了這個營的番號。幾十年後,一個參加過雲山之戰的美國軍官在接受採訪時仍心有餘悸:“雲山?我的上帝,那是一次中國式的葬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雲山之戰作爲中國軍隊首次以極端劣勢裝備打敗美軍的一個模範戰例,被日本陸軍自衛隊幹部學校專門收入《作戰理論入門》一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正當39軍、40軍的勝利消息接踵而至,讓志司上下興奮不已之時,38軍又一次走了黴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月31日,38軍攻佔了新興裏、蘇民裏,在39軍雲山打響時,他們向球場方向衝去,力圖從側面插入第8集團軍身後。只要他們能衝到軍隅裏、價川,整個清川江以北5萬敵軍就會被彭德懷包餃子。可惜由於地形生疏,將士們又戀戰,直到11月2日38軍才趕到了院裏,而此時沃克發現右翼已全部被擊潰,志願軍已向左翼美英軍背後抄去,嚇得於當日凌晨開始全線撤退,38軍終於未能完成斷敵後路的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彭德懷聞訊暴跳如雷:“梁大牙呀梁大牙,老子打完了再跟你算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梁興初頭皮發麻,他只好把希望寄託在主動請纓的335團團長範天恩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38軍中,範天恩外號“範老虎”,以作戰勇猛、足智多謀而深受梁興初賞識,在日本人編寫的《朝鮮戰爭名人錄》中,他也是入選其中的惟一一名志願軍團長。受領任務後,範天恩親自偵察了飛虎山敵軍部署,於11月4日拂曉,帶領飢腸轆轆的335團官兵們藉着雨霧擊垮了南朝鮮7師的守軍,拿下了飛虎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飛虎山是軍隅裏和價川的最後一道屏障。價川和軍隅裏是交通樞紐,軍隅裏還是“聯合國軍”北進的補給總站,拿下軍隅裏,“聯合國軍”的後路就被截斷了。範天恩立刻下令:“派一個營向前面的軍隅裏攻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然而,沃克已經發現了這個巨大的缺口,一邊向清川江以南撤退,一邊調來美2師掩護軍隅裏。這樣一來,守衛軍隅裏的敵軍大增,比攻擊部隊要多得多。335團衝向軍隅裏的一個營苦戰一場,攻擊受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範天恩怒氣沖天,他立刻命令加派一個營攻擊軍隅裏,隊伍還沒有出發,師部的新命令到了:停止攻擊,就地防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志司指揮所裏,彭德懷痛心不已。“聯合國軍”到底是四個輪子溜得快,一兩天間就全部逃到了清川江以南,範天恩的行動已經失去了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現在,一個新的戰略計劃開始在他腦海裏構思,那將是一個能徹底扭轉朝鮮戰局的構思,這個構思還需要範天恩團死守飛虎山頂住敵軍,以贏得重新部署時間於是他下了命令:335團在飛虎山不能後退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於是,範天恩率全團官兵以血肉之軀頂住了“聯合國軍”數百門大炮、上千架次飛機狂轟濫炸和兩個師敵軍的無數次攻擊,志願軍戰士們整整5天5夜沒讓敵軍前進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打到最後一天,飛虎山全線進入肉搏戰。全團不但人沒飯喫,而且連槍炮也沒彈藥了,現在只有刺刀、工兵鍬、石頭和牙齒了,餓得很多戰士只能含着石子、舔舐樹葉上的露水聊作充飢。欺負335團沒有彈藥,敵軍肉搏一陣後就乾脆退後30米休息,然後再次撲上來。就這樣還是沒有撬動335團的陣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時,遵照志司指示,師長楊大易下令:“撤出飛虎山陣地,後退30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範天恩聽了腦袋一片空白,難道幾天的拼死拼活全白費了?!撤退?再撤就撤到鴨綠江了!他只能服從命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就在西線血戰的同時,42軍兩個師在東線利用險要地形,打得南朝鮮首都師抱頭鼠竄,美國人只好頂上給南朝鮮人擦屁股。雲山之戰開始的前一天,第10軍指揮官阿爾蒙德少將命令在仁川登陸中大出風頭的美國海軍陸戰1師接替南朝鮮首都師繼續進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等你們把這一帶掃蕩完畢,南朝鮮軍隊就會接替你們,然後我們就把美軍撤出朝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聽了阿爾蒙德一席侃侃而談,美國海軍陸戰1師的軍官們鴉雀無聲。軍官們心裏都忐忑不安地想,他們與西線第8集團軍之間相距80公里,相互之間連地面巡邏聯絡都沒有,而前進的路線只是一條兩側盡是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的山間公路,這樣的地形怎麼看都活像一個耗子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見軍長的決心不可動搖,只好退而求其次:“那麼讓我們在下碣隅裏修一個機場,好得到補給,撤出傷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阿爾蒙德非常驚奇:“怎麼會有傷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甚至不承認會有傷亡,這就是你面臨的局面。”師長史密斯戰後悲傷地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奉命打前鋒的是陸戰7團,團長利茲伯格上校外號“飛毛腿利茲伯格”。他非常警覺。在出發那天晚上,他危言聳聽地告訴本團軍官:“夥計們,我可以預料肯定會遇到中國軍隊,我們很快就要參加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黑夜是中國人的。雲山打響的前夜,第7團遭志願軍夜襲,利茲伯格成了名副其實的“飛毛腿”,只不過是往回跑的,美國人自己也承認:“他們四處逃命的速度是驚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可惜天亮得太快了,白天是美國人的。太陽一出來,利茲伯格又在空軍掩護下重新集結夜裏被打散的部隊,然後靠着強大的空地火力掩護攻擊42軍的陣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42軍軍長吳瑞林是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士,外號“吳瘸子”,一向慣用刁鑽古怪的戰法。見美國人的坦克厲害,他命令工兵在公路兩側的山縫裏塞上幾百公斤烈性炸藥,等美國人來了起爆,結果一氣炸掉了美軍5輛坦克,炸傷8輛。美國最精銳的陸戰1師被這些出奇制勝的戰法搞得焦頭爛額,日夜不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1月2日夜晚,124師副參謀長郭寶恒指揮4個營分二路向陸戰1師幾處炮兵陣地摸過去。但1營性急了些,不等2營跟上就衝上去搶了10多門炮,可惜美軍人多又搶回去了,天快亮的時候氣惱不已地溜回了陣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營更邪乎,他們撞上了鬼!擔任偷襲任務的尖兵班,悄悄摸上美軍陣地,隱隱約約看見30多個橫七豎八的睡袋,班長一比劃正要下手,卻發現露在睡袋外的全是黑呼呼的腦袋,“我的媽呀!”山溝溝裏出來的志願軍戰士那裏知道世界上還有黑人,一瞧見這黑乎乎的腦袋,全都嚇得回頭就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營副營長趙際森聽說有鬼,雖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心裏也感到挺希罕,他帶着兩個排衝到最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頓衝鋒槍加手榴彈,片刻功夫就把美陸戰第一師一個排全給打在睡袋裏了。這下子假“鬼”全成了真“鬼”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天亮了,大夥瞅着十多個美國黑人士兵的屍體直納悶,美國佬咋長這模樣呢?個個黑不溜秋象塊炭。有的志願軍士兵們用毛巾沾上雪水去擦,研究那黑色是不是塗上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營營長邢嘉盛率部直撲美軍縱深,整個營全部進了美軍警戒區都沒被發現。他下令一個班撲一個帳篷,先是一頓手榴彈,幾十頂帳篷瞬間一起飛上了天,20多門炮和10多輛坦克都成了火球。天快亮了。邢嘉盛率部搶先佔了一個高地固守。由於敵我犬牙交錯,敵機不敢投彈。缺少空中支援,一直打到中午,4個營的美軍也對幾百名志願軍無可奈何。邢嘉盛知道只要一撤,和美軍步兵脫離接觸,天上幾十架美機就會扔炸彈,於是不時在敵陣衝殺一陣,一直打到下午3點鐘。天快黑了,3營軍號一吹,集中火力往東猛打。美軍4個營一窩蜂撲過去,那裏卻只有3營的一個排!主力趁機從西南方向撤出戰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就這樣,42軍連續激戰13個晝夜,白天頂晚上攻,10萬敵軍被他們磨得沒了脾氣。仗正打得漸入佳境的時候,11月7日命令來了,陣地交給剛上來的華東宋時輪9兵團,42軍撤到西線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全線後撤的命令陸續傳到部隊,志願軍將士們迷惑不解,彭老總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啊?打了勝仗幹嗎要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中國人爲什麼會後退?只有麥克阿瑟自作聰明地得出答案:“中國人不是一支不可怕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許多年後,歷史學家貝文·亞歷山大痛心疾首地寫道:“中國軍隊第一階段攻勢已向麥克阿瑟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出了極其嚴厲的警告,其攻勢迅猛果斷,規模之大,令人驚訝。中國人曾威脅說,如果美軍向前推進的話,他們將給予迎頭痛擊。他已經將這種威脅付諸行動,美軍統帥部竟然無視這一警告再入虎穴,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後來,美國軍政要員們一致指責是麥克阿瑟導致他們判斷失誤,以致美國陸軍喫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敗仗。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無奈地說:“他總認爲我們是一羣毛孩子。”但正如貝文·亞歷山大所諷刺的:“儘管他們一個個說得頭頭是道,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以避免災難的發生。”美國作家約瑟夫·格登則挖苦得入木三分:“五角大樓的主要罪過是膽小怕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麥克阿瑟面前就像學校的男孩子在城裏遇到街頭惡霸一樣怕得發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話又說回來,作爲戰場指揮官的麥克阿瑟仍然是美軍即將慘敗的罪魁禍首。11月4日,他在致參謀長聯席會議詢問有關中國干涉的覆電中信誓旦旦地擔保:“有許多合乎邏輯的理由證明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而且還沒有得到足夠的證據說明(中國出兵)這種可能性在目前是站得住腳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麥克阿瑟的情報處長威洛比將軍,在美軍情報界以“中國通”著稱,他也自信地幫腔說:“我早就看穿了他們的手法,我預料他們會這樣做的,我早就說過,中國無非是虛張聲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儘管如此,內心虛弱的麥克阿瑟還是突然決定轟炸鴨綠江大橋,給不要命的“中國洗衣匠”施加些壓力。5日晚,他給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下令,出動90架B29轟炸機於次日上午轟炸鴨綠江大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參謀長聯席會議趕緊對這項命令進行了修正,最後麥克阿瑟被授權僅能轟炸橋樑的“朝鮮一端”。當迷惑不解的飛行員接到命令時,他們問斯特拉邁耶:“司令,如何炸掉橋的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817774404899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