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7wogIDituo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編織跨越國界的文學紐帶“文學新絲路”交流互鑑促發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7日,“中國—東盟文學論壇”在昆明圓滿落幕。記者 侯婷婷 實習生 李曉埡 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7日,“中國—東盟文學論壇”在昆明圓滿落幕。本屆論壇上,來自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10個國家的19位作家與30位中國作家以“文學新絲路”爲主題,通過演講和文學研討,搭建起各國加強文學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的橋樑,編織起一條跨越國界的文學紐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文學促進民心相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表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國和東南亞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各國的文明悠久燦爛,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近年來,在“一帶一路”進程中,中國與東盟各國合作共贏,收穫了和平與繁榮,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一帶一路”不僅是貨物流通的渠道,更是各國人民民心相通、文化互鑑的紐帶,促進了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與理解。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文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作用。“希望作家朋友做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傳播者,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講好促進和平、共謀發展的故事,爲共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友好往來作出貢獻”,閻晶明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論壇分爲主旨演講和分組討論兩大環節,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新加坡作家郭永秀等四位作家發表主旨演講。馬來西亞作家馬利姆·格薩里在主旨演講中暢談自己的創作經歷,分享了她以中國叔叔爲題材的小說,講述了自己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三位外國作家講述了充滿東方元素的文學創作歷程,用生動的故事豐富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交流的絢麗史冊。小組交流中,中外作家們圍繞“我的文學之路——從一部作品談起”和“心靈·命運·未來”兩個議題展開了爲期2天的交流討論,在交流中深入文學的本質,探究文學的魅力,分享創作經驗,助力東亞文學的發展,構建新時代的“文學新絲路”。在討論環節中,作家閻安與胡性能在文學地域問題上的不同見解,引起大家激烈討論,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學盛談。召集人張燕玲在討論小結中說到,這是世界性文學對話的生動呈現,是作家創作思想、創作理論、創作方法的激烈碰撞,更是作家文學之心的相互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7wozJ93NaN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編織跨越國界的文學紐帶“文學新絲路”交流互鑑促發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7日,“中國—東盟文學論壇”在昆明圓滿落幕。記者 侯婷婷 實習生 李曉埡 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文學的魅力凝聚各國文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範穩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作品《水乳大地》,這部呈現各民族文化碰撞與和解,東西方不同文明與宗教信仰碰撞和交融的作品,描寫了在多元文化狀態下人們的生存智慧,以及不同的文化促進世界多姿多彩。他表示,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着人們互相瞭解的願望日益強烈,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成爲現實。各國作家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交融,文學的魅力將各國文化凝聚在一起,將迸發出更強大的力量將各國命運緊密相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外作家們表示,海上絲路曾經是連接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經貿、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在新時代維繫彼此文化溝通,推動文學互鑑的心靈通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跨越國界的紐帶。文學作爲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是推進文明對話、增進互信友誼的重要紐帶。當今世界,文學以其強大的滲透力和長久的影響力,在拉進國家與民族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解、深化友誼、推動合作上發揮着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正越來越成爲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途徑。大家熱切期盼“文學新絲路”論壇能夠把彼此的心靈緊緊地聯繫到一起,構建起更加緊密的文化交流、文學互鑑的橋樑和紐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雲南網記者 侯婷婷 實習生 李曉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345805470110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