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6f38f9ed9a948979e1598f284b441c7\" img_width=\"340\" img_height=\"438\"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u002F蘇振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1年冬季,毛澤東主席在公安部的一份報告上批示:“李天煥是個好同志,他在公安部隊乾得很好。”葉劍英元帥也曾高度讚揚李天煥,“在敵人面前,在戰場上,他是一隻老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天煥是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指揮員,在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長征及西路軍遠征,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他參與指揮進軍綏遠、太原,解放包頭和張家口戰役,1949年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全國解放後,他爲創立和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公安部隊和第二炮兵,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作出了重大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一、見證了紅四方面軍發展歷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12年6月,李天煥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大山崗村一戶佃農家。16歲,他即懷着對土豪劣紳的仇恨和對中國革命的嚮往,成爲少共團員,次年轉爲中共黨員。小小年紀,他就在土地革命鬥爭中成長起來,相繼擔任少共黃安縣委委員、少共桃花區委書記、黃安縣青年模範營政委,成爲老練的革命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0年冬,李天煥調入主力紅軍工作,迅速成長爲紅四方面軍的優秀幹部。1932年5月,蔣介石親自兼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調集30萬大軍向紅四方面軍發起第四次“圍剿”。8月,紅安(黃安改名)縣城陷落,戰場形勢極爲險惡。爲迎擊敵人,紅軍開赴七里坪一帶山區,紅11師在悟仙山一帶展開,李天煥時任該師政治部祕書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連綿的悟仙山,有一曲折環繞的圍牆,是過去老百姓爲躲避土匪修建的。紅11師部隊防守在山頭上,山下是蜿蜒流過的柳林河。當時,敵陳繼承縱隊先以重炮向山上轟擊,很快圍牆相繼崩塌,出現很大的缺口,敵軍蜂擁而上。紅軍人人各自爲戰,身爲機關幹部的李天煥看到態勢嚴重,遂立即把師部機關所有勤雜人員——包括伙伕、馬伕都組織起來,編成兩個班,指定了臨時班長,大家拿起武器,沒有槍支就拿梭鏢、大刀,準備與撲上來的敵人決戰。正在這時,上級命令紅11師協同兄弟部隊,迅速發起反衝鋒。李天煥聞訊,帶着勤雜人員組成的兩個班,冒着敵人密集的火力,由悟仙山衝過柳林河,和敵人展開肉搏。這一戰打得異常慘烈,殺聲震盪着河谷,硝煙遮住了太陽。敵人在紅軍官兵的頑強拼殺中,全線潰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悟仙山之戰,李天煥主動組織勤雜人員參戰,展現出過人的政治工作能力。這年10月,上級任命李天煥擔任紅11師第33團政治處主任,直接參與部隊政治工作。在負責部隊政治工作中,他戰時披堅執銳,平時關心戰士,重視宣傳鼓動,確保了所在部隊的團結穩定和無堅不摧。因此,他在政治工作崗位上不斷晉升,歷任紅30軍政治部祕書長、紅30軍第90師政治部主任、紅30軍政治部主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6ed14072f6442f98b8b2857bc3e35cc\" img_width=\"383\" img_height=\"198\"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48年,張家口解放前夕李天煥(第一排左3)與華北第三兵團和東北第四縱隊部分領導合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任紅30軍政治部主任之時,李天煥已經戰鬥在川陝蘇區。當時,他讓石匠在政治部的青石條門框上鑿了一副對聯:“鐵錘砸爛舊世界,鐮刀劈出新乾坤。”這是他對部隊進行政治教育的主旨,成爲傳誦一時的口號。這一時期,李天煥是紅30軍政委李先念的好助手、好部下,深得李先念器重。他積極協助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指揮作戰,與兄弟部隊並肩殺敵,連續粉碎四川軍閥的“三路圍攻”、“六路圍攻”,享譽紅四方面軍戰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一部兵力,奉命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是爲孤軍奮戰的西路軍。作爲西路軍前衛,紅30軍從甘肅靖遠渡過黃河,進入河西走廊。當時,紅30軍剛剛經過長征,未得休整,缺少棉衣和彈藥,西征困難很大。由於李先念、李天煥等人開展政治工作生動有效,面對西北軍閥潮水般湧來的騎兵,紅30軍凜然不懼,鬥志昂揚。在一條山、四十里堡、永昌、倪家營子等地,他們依託村莊堡寨,同優勢的敵軍晝夜血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7年春天,西路軍力戰失敗,李天煥與李先念、程世才率部轉入千年冰封的祁連山,冒着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迎着疾風雪礫,忍着傷痛、飢餓,堅持苦戰。經過40多個日日夜夜,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煥等終於走出了巍巍祁連山,他們帶領隊伍邊打邊走,跨越沙漠戈壁,到達星星峽。在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迎接下,他們安全抵達新疆。在回憶文章中,楊成武上將等盛讚:“在身陷強敵圍困的險境,生活艱難至極的情況下,天煥同志毫不灰心喪氣,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念,以身作則,談笑自若,以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精神,感染鼓舞部隊。……天煥同志與李先念、程世纔等領導幹部一起,從槍林彈雨和生活的絕境中,爲中國革命帶出了800餘名勢可燎原的火種,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歷史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談到李天煥,紅四方面軍老人說過:“天煥同志見證了紅四方面軍發展整個歷程,是紅四方面軍的優秀代表。”李天煥逝世後,李先念發來唁電:“我和天煥同志在革命戰爭最艱苦的年代,一起奮鬥,同生死共患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二、聶榮臻擊節稱讚:“鄧李聯手,凱歌高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9年春天,李天煥奔赴抗日前線,來到了蜚聲中外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擔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四分區政治部主任。當時,分區司令員是孟慶山,主要活動在蠡縣、高陽、博野、河間一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9年3月,冀中軍區召開了第一次政工會議,會議對軍區部隊正規化做了部署,李天煥等對落實會議決定起了重要作用。據呂正操回憶:1939年初,程子華同志到冀中,並從延安帶來一批紅軍老幹部和青年知識分子幹部。程子華同志帶來的這批幹部,都分配在各分區、團任政委和政治部主任,普遍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像周彪、帥榮、曠伏兆、李天煥、譚冠三等同志,都是程子華同志帶來的。冀中部隊建立和健全八路軍這一套政治工作制度,這批幹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顯然,作爲四分區政治部主任,李天煥對四分區部隊“建立和健全”八路軍政治工作制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c299d80a834d0a97b4d9b2ac3d125e\" img_width=\"369\" img_height=\"233\"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49年3月,參加太原前線總前委擴大會議的幹部合影。(三排左二爲李天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0年8月20日起,八路軍總部組織晉察冀軍區、第120師、第129師所屬部隊,突然發起“百團大戰”,對華北日僞軍佔領的交通線和據點展開大規模進攻。這時,李天煥參與了九分區部隊(由四分區改名)作戰指揮,負責破襲平漢鐵路定縣至徐水段及附近的主要公路。在整個戰役期間,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積極作戰,迎擊保定出犯之日軍;破襲鐵路,癱瘓敵人的交通線;攻打肅寧縣城,掩護羣衆轉移38000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0年9月起,李天煥升任晉察冀軍區五分區政委,和司令員鄧華搭檔,很快打出了局面。這年10月,日軍開始了對晉察冀軍區的冬季大“掃蕩”,很快佔領了阜平城,企圖尋找八路軍主力決戰。在聶榮臻指揮下,晉察冀軍區主力避開強敵,拖着敵軍兜圈子,待機在運動中將敵軍分割,再分散殲滅。11月中旬,在敵人出現疲勞後,聶榮臻命令鄧華、李天煥:指揮五分區部隊收復阜平縣城,並批准了鄧華、李天煥的“圍攻打援,相機收復”的方案。在鄧、李指揮下,五分區部隊將阜平縣城團團圍住,切斷了日軍的所有供給。10多天後,日軍終於堅持不住,開始倉皇撤退。鄧、李指揮五分區部隊,佈下天羅地網截擊敵人,殲滅了撤退日軍大部,勝利收復阜平縣城。捷報傳來,聶榮臻擊節稱讚:鄧李聯手,凱歌高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1年6月,李天煥調任晉察冀邊區政府公安局長,負責邊區主要領導人的安全保衛工作。這一時期,日軍頻繁地“掃蕩”晉察冀邊區,李天煥指揮邊區公安武裝,和狡猾的日軍巧妙周旋,成功地警衛了聶榮臻等領導的安全。建國後,聶榮臻一見到李天煥就異常親切,總是樂呵呵地說:“這是我的公安局長同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3年秋季,日軍對晉察冀邊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李天煥帶領邊區政府公安局,保護着邊區主要領導人,成功跳出敵人的“鐵壁合圍”,轉戰於阜平神仙山一帶,與敵人鬥智鬥勇。然而,他的妻子、靈丘縣婦救會主任劉諫卻不幸遇難:戰鬥中,她奉命帶領羣衆轉移,不幸被敵人包圍,英勇犧牲。劉諫犧牲的時候,不僅帶有身孕,還留下了一個剛剛一歲的小女兒。李天煥悲痛萬分,在唐河邊的山坡上,對着妻子犧牲的方向,迎着肅殺的秋風,嚎啕大哭,靜靜地坐了半天。晚年回憶戰鬥生涯,他擲地有聲地說:“我和日本鬼子既有國恨,也有家仇,抗日是我軍旅生涯的重要部分!”憑着這個堅定信念,李天煥走完了民族抗戰的艱辛歷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整個抗戰時期,誠如楊成武等指出的:“天煥同志從軍隊到地方、從部隊到機關,在頻繁的調動中,堅決服從黨的安排,能上能下,表現了共產黨員把革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優秀品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突前指揮的兵團政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5年7月,李天煥調到冀察軍區工作,歷任軍區政治部主任、冀察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察哈爾省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爲反擊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瘋狂進攻,他同冀察軍區司令員郭天民一起,率部西征塞外,圍困歸綏,東進熱河,保衛古北,始終戰鬥在長城內外。在華北解放戰場上,冀察縱隊被視爲一路“戰略奇兵”,這也有李天煥的一份功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8年8月,李天煥擔任了華北軍區第3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井泉的得力助手,也是他們作戰指揮上的大參謀。在毛澤東給第3兵團的電報手稿中,幾十次出現“楊李李”(楊成武、李井泉、李天煥)、“楊李”(楊成武、李天煥)字樣,這是歷史對李天煥戰功的褒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16c2c7c06ab4e8eac2ea73504803514\" img_width=\"369\" img_height=\"238\"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20兵團前線指揮觀察,左一爲兵團政委李天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天煥擔任高級指揮員以後,歷次戰役戰鬥都堅持一條原則:指揮位置儘量靠前。他認爲,靠前可以瞭解敵情、戰情,有利於實施正確的指揮。警衛人員擔心他的安全,他意味深長地說:“指揮員是父母生養的,難道戰鬥員不是父母生養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8年冬天,李天煥和第3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一道,率領部隊出擊綏遠,一舉殲敵2萬餘人。隨即,他們轉兵東進,包圍了戰略重鎮張家口。12月22日,第3兵團向張家口發起總攻,國民黨第11兵團部隊一邊撤退一邊抵抗,其步兵、騎兵、騾馬、大車紛紛擁向大境門,企圖突圍逃跑。大境門,是明長城上的一個重要關口,城外有一條山溝叫朝天窪。當時,數以萬計的敵軍擁擠在山溝裏,驚恐萬分,潰不成軍。同時,又有一些所謂國民黨軍“精銳”部隊,還在反動軍官指揮下頑強抵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2月23日拂曉,李天煥帶着幾個警衛員,冒着彈雨向大境門方向移動。這時,山頭上正在激烈爭奪,子彈打得樹上的枯枝紛紛墜落。李天煥要繼續靠前,一個身材高大的警衛員上來,一把將他拉住說:“首長,危險!”李天煥將警衛員的手拿開,堅決地說:“不要阻攔,我們要靠前一些。”他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在路邊一座被炮火摧毀的平房前停下來。他舉起望遠鏡向四處山頭觀察,敵我態勢一目瞭然。這時,他開心地對警衛員說:“這就是指揮靠前的好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由於李天煥等堅持靠前指揮,張家口戰役共殲敵5個師、2個騎兵旅,共6萬5千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9年2月,第3兵團改編爲第20兵團,李天煥升任兵團政委。3月,第20兵團和第18、19兵團一起,在徐向前總指揮統率下攻打閻錫山的老巢太原。第20兵團的任務是從東北、西北方面突破,插入丈子頭、新城,殲滅北區守敵;攻擊得手後,由北面工廠區攻城。李天煥將指揮所位置儘量向前推,指揮所設在新攻克的敵軍一個營指揮所裏,位置在一梯隊後面,二梯隊前面。我軍兵團政委的指揮所如此靠前,這是敵人萬萬料想不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4日下午5時半,攻城開始,攻城部隊萬炮齊發,城內敵人則以大炮還擊,雙方的炮彈都呼嘯着從兵團指揮所上空飛過,李天煥從容指揮,指揮所裏氣氛平靜而鎮定。這時,指揮所裏忽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在晉中戰役中被我軍俘虜的敵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綬——他是閻錫山的親信!爲了爭取教育他勸降敵人,立功贖罪,中央派人從上海接來了他的女兒、女婿,使之團聚,並讓他到太原前線“觀戰”,相機做些勸降工作。趙承綬進入指揮所,舉目四望,能看到舉着紅旗衝鋒的突擊隊,能看到民兵擔架隊救護傷員,能看到支前大軍運送彈藥給養。這時,他不禁感慨地拉着李天煥的手說:“過去覺得解放軍能打敗蔣介石不可思議,現在真正知道解放軍爲什麼打勝仗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19c67718ab046d0930e33706ff2ffcb\" img_width=\"369\" img_height=\"214\"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49年1月,李天煥(左起)、楊得志、楊成武、聶榮臻、羅瑞卿在平津前線司令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的指揮所就只有一張地圖,幾部電話,還不如你們一個營指揮所闊氣。”李天煥指着周圍,幽默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兵團指揮所這麼前出,甚至都進到敵人眼皮底下,沒有大智大勇是辦不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是人民軍隊的作風。”李天煥說,“不足之處還望趙先生指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哪裏,哪裏。”趙承綬表示由衷敬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20兵團攻入城內後,迅速合圍敵綏靖公署,僅4個半小時即解放太原,使盤踞山西38年之久的“閻錫山王朝”徹底滅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在公安部隊受到毛澤東讚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0年9月22日,中央軍委命令組成中國人民公安部隊領導機構,任命羅瑞卿爲公安部隊司令員兼政委,李天煥爲副政委、黨委副書記。當時,公安部隊50多萬人,擔負着繁重的國家內衛、邊防任務。由於羅瑞卿同時是公安部長,工作異常繁忙,公安部隊第一副司令員程世才實際主持部隊軍事工作,李天煥實際主持部隊政治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建設好這支新生的武裝力量,李天煥牢記毛澤東主席關於“公安部隊數量不要大,但政治質量要精”的指示,以及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多次談話中的重託和殷切希望,根據公安部隊的性質和特點,始終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爲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把加強政治思想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日常工作中,他和羅瑞卿明確提出:公安部隊要做黨和人民的馴服工具。在加強各級黨組織建設中,他們根據公安部隊長期分散執勤的特點,在分散的排上建立了黨的分支部,班上普遍建立黨小組。在他們的努力下,部隊黨員逐步達到了佔總人數的30%,共青團員佔58%。在工作中,李天煥嚴格要求部隊:服從各級地方黨委的領導,並堅持由公安機關主要領導兼任省、市公安部隊政委或指導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尖銳複雜的內衛工作中,李天煥反覆強調:保證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安全,是關係革命事業最高利益的大事,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對國慶大典、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活動,他總是同公安部隊副司令員程世纔等認真研究,周密部署。爲肅清匪患,公安部隊在配合解放軍殲滅大股土匪武裝後,經過羅瑞卿、程世才、李天煥等10年不懈努力,基本上肅清了分散、隱蔽、零星流竄的散匪,爲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創造了安定的社會條件。1961年冬天,毛澤東主席在公安部的一份報告上批示:“李天煥是個好同志,他在公安部隊乾得很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5年8月,人民公安部隊改稱解放軍公安軍,是當時我軍五大軍種之一;9月,人民軍隊第一次評授軍銜,李天煥被授予解放軍公安軍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這是黨和人民對李天煥戰功的充分肯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4d2c458495844378e0a521dab421553\" img_width=\"369\" img_height=\"275\"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67年10月1日,李天煥(右一)與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6年春天,爲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週年,總政治部發起了徵文,號召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老戰士們拿起筆來,記述自己最難忘的經歷,以便編輯出版《星火燎原》叢書。這時,李天煥響應號召,寫了一篇講述紅軍西路軍的回憶錄。回憶文稿完成後,相繼編入《星火燎原》第三集和《紅旗飄飄》第十集。由於篇幅較長,這兩次發表都是節選。後來,編選《紅旗飄飄》的中國青年出版社決定,以《氣壯山河》爲書名,出版全文單行本。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本《氣壯山河》一經出版問世,就受到讀者歡迎,第一版印了3萬冊,第二版印了10萬冊,都迅速賣完,出版社又加印了第三版。“文革”中,李天煥落難,此書也橫遭批判,否則或許能加印第四版、第五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3年秋,爲有效打擊美蔣武裝特務在沿海等地登陸襲擾,李天煥深入沿海邊防哨所,實地研究對策,召開了沿海6省1市邊防工作會議,明確鬥爭重點,調整兵力,加強裝備,開展軍民聯防,使當年登陸的十幾股武裝特務全部被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李天煥等領導下,逐步形成了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實行發動羣衆與專門工作相結合,武裝警衛、偵察情報與行政管理相結合,具有中國革命傳統特色的人民邊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五、從第二炮兵政委到軍委辦事組成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6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以原公安部隊領導機關爲基礎,與軍委炮兵領導機構中管理戰略導彈部隊的機構合併,建立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領導機構,並任命李天煥爲第二炮兵第一任政委。1967年3月,在二炮黨委擴大會上,軍委副主席葉劍英曾說:“選調天煥同志任戰略導彈部隊政治委員,是毛主席、黨中央對他的信任。別看他在羣衆面前馴馴服服,在敵人面前,在戰場上,他是一隻老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於是,李天煥剛剛卸下公安保衛武裝的擔子,又肩負起建設我國戰略導彈部隊的重任。他深知,建設和發展我國戰略核力量,對實現國防現代化,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意義非凡。因此,他精神百倍地投入了又一項全新的工作。期間,他能虛心向幹部和專家請教,深入瞭解部隊情況,抓緊建立領導機關,組建部隊,加速作戰基地的建設。然而,在“文革”動亂中建立的第二炮兵,一開始就陷入極端困難的處境之中。由於司令員向守志未到職,於是,李天煥只能更加發奮忘我地工作,既抓運動,又不放鬆工作。機關辦公室被造反派封閉了,他就借外單位辦公,及時處理部隊組建、發射訓練、陣地工程等各項事宜。有時,甚至白天挨批鬥、作檢查,他晚上照舊幹工作。大動亂的干擾破壞,使戰略導彈部隊的建設遇到重重困難,他自然心急如焚。1967年1月22日,毛澤東主席接見軍委碰頭會議人員,在徐向前、許世友彙報後,李天煥激動地報告說:“我們現在根本不能工作,要求主席允許我們工作。”毛澤東主席當即指示:“要允許工作,不能過頭了,不能搞逼供信。”談話中,他還明確指示:不能衝擊軍事機關。會後,中央軍委發佈了提倡文鬥反對武鬥、不準衝擊軍事機關的《八條命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214a280ed8c42d8a41a98cbbe536a30\" img_width=\"283\" img_height=\"412\" alt=\"榮獲三枚一級勳章的開國中將,第二炮兵首任政委,毛主席誇他是個好同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7年10月至1968年3月,李天煥一度成爲軍委辦事組(組長楊成武)成員。由於軍委辦事組負責軍委日常工作,其成員非常引人注目。一時間,李天煥成爲軍中名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8年1月,經過李天煥等一年的努力工作,召開了二炮部隊第一次軍政領導幹部會議,在楊成武代總長及各總部領導主持下,完成了二炮部隊建制的正式交接。會上,李天煥作了關於戰略導彈部隊建設問題的報告,明確了部隊的性質、任務、建設規劃及工作的方針。會後,正當爲實現會議所確定的目標而拼命工作的時候,李天煥卻因爲“楊餘傅事件”而遭誣陷。由於楊成武是李天煥的老上級,在軍委辦事組又有工作關係,林彪一夥視其爲楊成武同夥,迫害接踵而來,被關押長達7年之久,直至1979年4月纔得到平反。10年沉冤,雖然得到最終昭雪,但多年迫害,對身心的折磨摧殘,已使他重病纏身,無力再爲黨和人民作出新的貢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6年5月19日,李天煥逝世於解放軍總醫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縱觀李天煥革命生涯,誠如楊成武等所說,“天煥同志爲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奮鬥60年的實踐,證明他不愧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是人民軍隊優秀的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幹部”。\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爲《黨史博採》原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未經許可不得轉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侵權必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黨史博採微信公衆號:dangshibocai\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895136595645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