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互联互通 国际投资合作彰显“云南元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余蜀昆说,南博会、商洽会的目的就是推动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让各国互联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更加强劲、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交流更加通畅、合作更加密切、往来更加便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aQVxCb4yN2o\"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7\" alt=\"云南省进出口总额今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实现对外贸易“三级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u003C\u002Fstrong\u003E7月26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篇章成就展”系列访谈中,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对外贸易活力不断增强,贸易总量实现“三级跳”跨越式发展,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aQVxCb4yN2o\"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7\" alt=\"云南省进出口总额今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实现对外贸易“三级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u003C\u002Fstrong\u003E7月26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篇章成就展”系列访谈中,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对外贸易活力不断增强,贸易总量实现“三级跳”跨越式发展,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2018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实现298.9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跨越、开放、合作 三大关键词解读云南贸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顾云南内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可以用“跨越、开放、合作”这三个词来进行回顾。”省商务厅副厅长余蜀昆介绍,云南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04亿美元,到2010年突破100亿美元,2012年突破200亿美元, 2018年实现298.9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实现了对外贸易的“三级跳”。全省边境贸易额从1979年的76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2.8亿美元,增长了4300多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数从改革开放初期2364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0.6亿美元,增长近45倍;全省对外实际直接投资额累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4.21亿美元。在国内贸易方面,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3541.6亿元连续5年每年净增500亿元,2018年达到6826.0亿元。这一系列数据充分显示云南内外贸走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2年7月,昆交会首次举办,成为云南扩大开放的重要标志。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成为云南发展的三大定位之一。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量全国排名由1978年的倒数位次,到连续近5年保持在第20位。国家一二级口岸的数量由建国初期的5个增加到目前的25个。2018年,全省口岸进出口额244.1亿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合作共赢是云南贸易的突出亮点。70年来,云南贸易伙伴遍及230个国家和地区。沿边开放成为云南对外开放亮点之一,南亚、东南亚成为我省商品贸易的重点市场,云南对东盟和南亚贸易合计占全省外贸的比重由1997年的25.8%提升到2017年的58.5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云南逐步形成了境内以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曲靖、蒙自、嵩明杨林、大理)、2个综合保税区(红河、昆明),边境以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老磨憨—磨丁、中越河口—老街、中缅瑞丽—木姐)、2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磨憨)、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河口、瑞丽、畹町、临沧)、5个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麻栗坡天保、腾冲猴桥、孟连孟阿、泸水片马、勐腊磨憨)以及境外以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老挝赛色塔、老挝磨丁)等联动发展的合作开放平台体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创新设立了30个专业化的驻外商务代表处。国务院督查组把 “云南省设立驻外商务代表处实现双向贸易投资良性发展”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通报表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互联互通 国际投资合作彰显“云南元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余蜀昆说,南博会、商洽会的目的就是推动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让各国互联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更加强劲、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交流更加通畅、合作更加密切、往来更加便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月举办的2019商洽会是落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的“先手棋”,本届展会,共有7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20个国内省市区参展参会。通过商品展览展示、经贸洽谈和对话合作论坛等途径,进一步深化我国与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的多边外交、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在辐射中心、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和“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云南元素”,在突出“共聚开放前沿、共建辐射中心、共享繁荣发展”主题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同时,本届商洽会采用“互联网+会展”模式,突出“数字云南·世界共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统计,2019商洽会期间签约项目共407个,签约金额6093亿元,其中,签订利用内资项目389个,签约金额5989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8个,签约金额103亿元。签约贸易合同53个,签约金额10.41亿元。本届商洽会期间入场观众34.78万人次,累计实现现场商品销售额1.08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优化营商环境 八大措施助力云企走出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省商务厅不断深化走出去“放管服”工作,优化“走出去”营商环境。完善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政策体系,促进企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聚焦实体主业对外投资,鼓励创新对外承包工程模式,重点支持投建营一体、PPP、BOT模式开展业务,加强“走出去”风险防控。积极争取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优化云南省“走出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扶持的引导激励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设立云南省驻外商务代表处,提供境外一站式服务。云南省商务厅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商务代表处,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我省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拓展了我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空间,为我省境外投资企业和有意向“走出去”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积极发展替代产业,积极搭建展会平台,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强化“走出去”公共服务职能,今年以来,云南省商务厅加强和完善了云南省对外投资合作网站及“走出去直通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重点投资国别的政策法规、风险预警和项目信息,提高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效能。开展课题研究和“走出去”专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我省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充分利用云南省与周边国家高层常态化互访和交流合作机制。多渠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战略沟通和发展规划对接,推动农业、国际产能、基础设施等产业合作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共建,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云南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药材流通追溯 “云南模式”成为典型经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有中药材资源6559种,占全国中药材资源的51.2%。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截止2019年7月18日,我省通过中药材追溯认证企业达273家,2019年度活跃企业82家。中药材追溯品种由2018年的10类发展到目前的18类(涵盖了三七、三七皂苷、天麻、丹参、黄芪、西洋参、石斛、人参、红参、当归、山药、灵芝、山楂、党参、红芪、川贝母、葛根、茯苓等云南特色优势品种)。2019年1-7月中药材产品赋国家追溯码达 148万个,比去年同比增长421 %。期间赋码药材交易量达506.7吨,同比增长14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与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建设等,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之路。对主要特色产品实现了从田间种植、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大数据追溯,并与商务部的国家追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建成了“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流通追溯体系,“与品牌保护相结合”“建设溯源商城”“利用追溯体系开展精准扶贫”的“云南模式”被商务部列为全国中药材追溯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南省追溯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助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目前,省商务厅正积极与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首批认定的33家“定制药园”企业的中药材追溯建设工作。\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601538140902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