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爲了讓這項工作接地氣、見成效,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人居環境,孟家嶺鎮學習借鑑全國各地的經驗做法,充分總結之前在鄉村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得失,提出以推行垃圾分類爲突破口,學習借鑑巢湖模式,樹立“以人爲本,管疏並重”的工作理念,在全鎮打響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攻堅戰。作爲環境整治工作中推行垃圾分類試點村,孟家嶺鎮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讓潘家溝村四社的李大爺感概萬千:“我在農村住60多年了,這次感受到了政府對治理環境的決心,現在全村都在宣傳垃圾分類,我也不能拖後腿,農村環境變好了,我們看着高興,心情也舒服。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平新聞網訊\u003C\u002Fstrong\u003E(記者\u003Cstrong\u003E徐亮\u003C\u002Fstrong\u003E)走進梨樹縣孟家嶺鎮,寬敞整潔的道路、清澈透明的河水、乾淨舒服的農村小院……田園、村莊環境美景如畫,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爲孟家嶺鎮農村人居環境帶來了巨大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6月份開始,孟家嶺鎮在全鎮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月”活動。作爲環境整治工作中推行垃圾分類試點村,孟家嶺鎮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讓潘家溝村四社的李大爺感概萬千:“我在農村住60多年了,這次感受到了政府對治理環境的決心,現在全村都在宣傳垃圾分類,我也不能拖後腿,農村環境變好了,我們看着高興,心情也舒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爲了讓這項工作接地氣、見成效,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人居環境,孟家嶺鎮學習借鑑全國各地的經驗做法,充分總結之前在鄉村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得失,提出以推行垃圾分類爲突破口,學習借鑑巢湖模式,樹立“以人爲本,管疏並重”的工作理念,在全鎮打響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攻堅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鎮各村級組織切實擔負起本村環境整治主體責任,真抓實幹,村屯環境明顯改觀。一是重宣傳。通過村屯無線小喇叭廣播、文化牆張貼垃圾分類公益廣告、微信羣宣講環境整治、入戶發放村規民約等形式,讓環境整治工作家喻戶曉;二是求實效。以村爲單位,因村施策,鼓勵創新。全鎮9個村,分兩種運營管理方式並行,第一種是村委會直接發包給由本村村民組成的垃圾清運隊伍;第二種是村委會成立專項工作組織,逐級落實責任,村幹部包到屯,社幹部包到戶,實行網格化管理;三是抓典型。選擇村級組織戰鬥力強,班子作用發揮好的村作爲試點村,在省“十條標準”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作爲推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整合資源,突出黨建引領,鼓勵農村黨員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新方法新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全鎮共成立鎮級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1個,村級9個;抽調鎮幹部組成工作巡查、督導工作組9個;設立鎮級垃圾中轉站1個,村屯垃圾分類投放點9個,垃圾分類臨時堆放點79個,配備日常保潔員隊伍10支,垃圾清運車輛13臺,日清理垃圾150立方米左右。在全鎮初步實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畜禽糞污的分類處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孟家嶺鎮潘家溝村村民李大娘一早起來,拿着自家的垃圾按照環境整治義務監督員的要求,將垃圾分別投入到自己門口標註不同類別的垃圾桶中。走在潘家溝村,到處可見不同顏色類別的垃圾桶,平整的水泥路、色彩斑瀾的文化牆,家家院子裏的鮮花明豔動人,搖曳多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垃圾分類臨時堆放點記者看到,經過分揀的生活垃圾被集中運到鎮垃圾中轉站,之後又轉運四平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植物垃圾和畜禽糞污每個屯集中堆放,通過發酵腐爛後還田;建築垃圾集中堆放在村裏選擇的堆放點,用於秋季公路整修時坑窪填平和道路填鋪。”鎮政府分管人居環境整治的副鎮長宋儉表示,孟家嶺鎮將進一步通過宣傳和引導讓羣衆自覺樹立環保理念,主動參加參與環境整治和環境保護,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相關機制制度等工作,在強化長效管理的同時,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處理配套體系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855038923740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