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關於唐詩人物研究,基本是李白杜甫。這樣的書真不少,這樣的話題也不少。 如果你百度一下李白杜甫,估計幾千個詞條都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真正有新成就的唐代詩人研究幾乎沒有,能有些新意的研究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估計一點也不過分吧? 爲什麼研究唐代詩人出不了什麼成績呢? 我們還是簡單說說理由吧。\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94816717650418fa83cc056d88fd722\" img_width=\"258\" img_height=\"300\"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首先說說李白。李白研究從唐代到清代,一千多年的數百學者,幾乎把他們家八輩子的事兒都翻了個底兒朝天了,你說留給你研究的基本是個零過分嗎?即使是李白生在什麼地方這麼雞毛蒜皮子的事兒,也已經弄得清清楚楚了。剩下就是詩歌欣賞,那是沒完沒了的事。因爲詩歌是永遠欣賞不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杜甫著名的《秋興八首》這組詩,你知道有多少欣賞?據葉嘉瑩先生的統計的資料,足足整理出來的就二十多萬字,還沒有整理的呢?那麼,李白的詩如果也選歷代最欣賞的八首,估計超過一百萬字,也不過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的意思是,你要在李白研究上出一點新成績真的比登天都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我看了一個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寫的《李白傳》氣得我差點暈倒,幾十萬字裏面,還有一句是新鮮的嗎?我就想,這博士生導師如果指導學生研究李白,還不定怎麼嚇死人呢! 話雖這麼說,但是,真沒什麼新成果。除非你要說老生常談,那就另當別論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b2719a84fb1411bb6a359048212560e\" img_width=\"596\" img_height=\"456\"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李白的研究如此,杜甫研究怎麼樣了呢? 杜甫研究是中國歷史上被研究最多的一個詩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宋代起,研究杜甫的學者遠遠超過研究李白。有人對此不太理解,說什麼李白的詩歌成就遠在杜甫之上,爲什麼研究李白的沒有研究杜甫的多? 這埋怨你說還有道理嗎?歷朝歷代對杜甫研究,一直比李白研究多啊,你說這是不公平嗎?難道從宋代開始,是一個皇帝領導學者這麼做的? 所以,杜甫成爲中國詩學裏面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那是非常特別的現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乎與李白研究的情形差不多,你想在杜甫研究中取得哪怕一丁點的成也都非常難。 不過,奇了怪了,有一個人研究杜甫“發大財”了,這個人就是趙小立先生。你說你這個趙小立是北大清華著名教授也行啊,李白杜甫沒有教授一級的基本學歷,要想出成績,那不是天方夜譚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56317964ef74072833951ba7b307224\"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7\"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嘿!趙小立先生就是怎麼說的。他說,因爲一個特殊情況,我必須研究杜甫的詩歌,而且僅僅是詠馬詩這一部分。 知道我打算研究杜甫二字是什麼心態?我幾乎都嚇得要死!我真不敢想我能不能讀懂我需要研究的那部分杜甫的詩呢! 我們聽聽,人家這話說的不是瞎蒙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錯!不要說是趙小立,就是郭沫若面對杜甫研究也得老老實實啊,對吧?畢竟杜甫研究與李白研究一樣,研究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如果還給你留着大片的空白,那一千年以來的學者也太喫白飯了吧。 那麼趙小立研究杜甫發了什麼“大財”了? 這就是他寫出的杜甫研究新著作《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這部學術著作。 這部書研究了杜甫的二十四首詠馬詩。提出了一個研究詩歌規律的科學體系——精準閱讀和科學閱讀的方法。 所以這部書的一個副標題也很有意思,是“尋找藝術欣賞的科學思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fe649adf9794d77b0aea292fffe83f2\" img_width=\"404\" img_height=\"586\"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是中國詩歌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研究詩歌可以介入“科學”手段。因爲歷史上的文學研究都叫“美學”而不是科學。 問題是,現在的學者打着“科學”“思維”這些新詞彙的做法太多了,也沒有什麼新意,更沒有什麼新內容啊,你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績呢? 趙小立先生是一個思維科學業餘愛好者,但是,人家真是愛好,所以,在研究詩歌的時候,他有一個重要發現: 爲什麼古人的詩歌研究把自己的看法和作者的意思往往要混爲一談? 他進步總結了一下,原來古代和今天的研究研究者都是沒有自覺邏輯體系的一套詩歌研究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8a107aaf1604afeab5f3db381487e22\" img_width=\"390\" img_height=\"480\"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下他找到古代詩歌研究的根本問題了,於是他提出:一定要建立一個科學的閱讀體系。而且,他認爲,這不僅僅是詩歌閱讀一個領域的問題,科學閱讀適合所有閱讀領域。 這就是他分別了“欣賞型思維”和“鑑賞型思維”對科學閱讀的干擾。 由於這個重大發現,他在杜甫研究中也取得了前人從來沒有的新發現,包括對杜甫資料的新發現和杜甫詩歌資料的新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趙小立先生說,如果沒有我的新發現,杜甫研究就是再過五百年也“不可能”有任何新發展。他甚至說:例如,杜甫著名的《丹青引》這一首詩,如果有超過他的研究的,他願意獎勵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學的者10萬元人民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他敢於口出如此狂言?他說,因爲杜甫的《丹青引》涉及的學問跨越多個學科,其中繪畫一科,目前中國美術家都沒有任何研究新成果,做文學的你怎麼研究?而且,趙小立先生說,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就是美術家拼足了勁兒,也不可能有新成果的,因爲他們的思維體系有問題。而趙小立不但對繪畫的研究處於國內最高成就,就是對杜甫詩中提到的曹霸的研究也是最新的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唐詩研究趙小立的《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很值得一提。 據說,這部著作裏面涉及的學術全部屬於國內一流和最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e8a8a3e53b543948e6c936b6101062a\" img_width=\"500\" img_height=\"720\" alt=\"有人研究杜甫詩歌居然“發大財”了這能是真的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書中古今中外人物一百多人,提到的杜甫詩歌二百餘首。其中主要人物也多達十人以上。如此宏大的學術體系,幾乎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畫家有曹霸,韓幹,韋偃,鄭虔,趙巖,李公麟,趙孟頫,等等 詩人有李白等人,其中《杜甫與李白的從遊與神交》一節,第一次公佈了李白已死四年,杜甫都以爲他還活着的證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書法家有王羲之,其中《我們忽略了王羲之的什麼》一節,第一次提出《蘭亭序》是真實存在的證據和“證人”。第一次對中國漢字起源問題提出了“二階段”發展理論,完美解決了中國漢字甲骨文和甲骨文以前刻刻劃劃“符號”的聯繫性,和遠古社會結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他還第一次披露了唐玄宗時代有多少馬的論據,這些,連專業的歷史學家都沒有做到。 至於對杜甫詩歌的欣賞,也達到了歷史上最好的欣賞和解讀。對杜甫的生活,做了新的補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杜甫一生究竟騎馬多還是騎驢多?是誰製造了杜甫騎驢愁臉的一幅可憐形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1920648502973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