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氣漸漸轉暖,樹兒開始發芽,花兒開放,水鳥開始活躍,那些喜歡創作的攝影發燒友也開始行動起來,開始履行創作。在攝影圈,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扎堆,“長槍短跑”拍攝風景,拍攝水鳥。這幾天,杭州西湖邊和北京頤和園附近開始熱鬧起來,無數的發燒友架起“長槍短炮”拍攝水鳥,那場面可以說比全國“兩會”還要熱鬧,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哪個明星在開記者會呢,原來這些發燒友的拍攝對象其實只是公園裏的花花鳥鳥們而已。

我們看着這些河岸邊的攝影愛好者們,扎堆在一起拍照,不得不爲他們的攝像機擔憂。要知道,這些發燒友用的這些鏡頭有的動輒一萬多,五六萬甚至十幾萬,一套裝備少則幾萬甚至幾十萬,除了拍鳥,大有“炫富”的派頭。這樣的拍照方式讓很多人搞不懂他們究竟是喜歡拍這些風景,還是說只是單純的想要把這些高價的攝像頭拿出來“曬一曬”而已。

但是反觀一下,像這些發燒友的這種拍攝方式真的好嗎?現在的相機快門速度每秒少則五六張,快者每秒十幾張,除了湊個熱鬧,鍛鍊身體外,拍攝出來的照片千篇一律。而拍出來的照片除了在朋友圈“炫耀”外,如果參賽,基本都被評爲扔到垃圾箱。可以說這些發燒友們大部分的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在意自己的相機有沒有取得關注點罷了。

其實,攝影作品,無論是風光還是紀實攝影,拼的不僅僅是光影構圖,還有獨特的視角和創造,千篇一律的作品被淘汰實屬必然。但當下的攝影創作,這種扎堆現象依然很普遍,應該引起反思。如果我們去公園散步,但是看到這麼多的攝影發燒友佔據觀賞花鳥的位置,相信很多人也會對此抱有不滿。所以我們還是要反思一下,這樣的“扎堆攝影”究竟能排出多少好作品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