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曰祖,守成曰宗。廟號是中國以至儒家文化圈內的韓國越南。對君主一生蓋棺論定的重要符號。而對廟號文化有初步瞭解的同學,會有這樣一種困惑。一般而言,祖宗祖宗。祖在宗前。但也有特殊情況,祖在宗後。爲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在四種特殊情況下會發生這種現象。哪四種且聽小編一一分解。

皇族內部發生靖難,統續發生變化。比如朱棣篡侄子惠宗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統續發生了變化。所以朱棣實際上也算開創之君,廟號被定爲成祖。而這種情況中原王朝不常見,朝鮮王朝比較常見。每個廟號祖字的君主都有一段血腥的篡政史。

再造帝國。最典型的就是劉秀復辟漢朝。被追諡爲世祖。有意思的是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世宗。世祖在世宗後。而劉備在蜀地復興漢室,也被後世追尊爲烈祖。

追尊未稱帝,但奠定帝業的祖先廟號。比如司馬家族篡魏,司馬炎追尊爺爺司馬懿爲高祖,司馬昭爲太祖。而他的叔叔司馬師則被追尊爲世宗。司馬炎後來被追尊爲世祖。由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世祖在世宗之後的現象。

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追尊在塞外奠定基業的祖先廟號。這種情況和前面的情況有點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比如皇太極在關外已經稱帝建元了。但廟號依舊是太宗。而入關的順治廟號則是世祖。而忽必烈則是統一中國後,效法漢制,追尊前面幾位稱汗的君主爲帝。成吉思汗爲太祖,而忽必烈則被後人尊爲世祖。中間隔了好幾個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