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Q1EgLJVgr\"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8\"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要知道,當時很多外商撤資而去,郭鶴年如果將這筆錢放到海外回報一定更大,但他選擇逆勢加碼對中國的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7qBAbeN3i\"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0\"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57 年,馬來西亞獨立,英國撤走資產,郭鶴年敏銳捕捉到馬來西亞高度依賴英國製糖企業的市場空白,花了兩年時間全面考察煉糖業。

"\u003Cp\u003E他在各個國家複雜的政商關係中游刃有餘,縱橫商界 70 年,嫺熟運籌金錢和人脈構築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96 歲又帶着一家營收超千億的企業衝刺 A 股,真把人生活成了一個傳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 月 12 日,證監會預披露益海嘉裏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金龍魚 \")招股說明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 年,\" 金龍魚 \" 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 1334.9 億元、1507.7 億元、1670.7 億元,連續三年呈現階梯式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7CHy4t2t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56\"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要知道,2018 年 A 股上快消品企業前兩名伊利股份和貴州茅臺,營收都不到 800 億元,而金龍魚營收竟然達到了 1670.7 億。毫無疑問,衝刺 A 股的金龍魚有望創造 A 股營收第一的神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亮眼的數據自然聚集了媒體大量的關注:老闆究竟是何方神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券商輔導總結報告顯示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但 \" 金龍魚 \" 隸屬於益海嘉裏,而益海嘉裏的法定代表人是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Kuok Khoon Ho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難看出,金龍魚背後的老闆正是財富堪比李嘉誠,坐擁香格里拉酒店、嘉裏中心以及北京國貿中心的 96 歲華裔巨賈郭鶴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在商界早已成爲傳奇,自 24 歲踏入商海縱橫 70 年,集 \" 亞洲糖王 \"、\" 香格里拉之父 \"、\" 傳媒大亨 \"、\" 糧油大王 \" 衆多功名於一身,商業版圖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橫跨保險、銀行、傳媒、糧油,財富早已富可敵國,被評價爲:永遠不會破產的巨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7OChAai3t\" img_width=\"490\" img_height=\"345\"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然而至今他仍習慣以 \" 小商人 \" 自居,曾被人問起從事什麼行業的時候,他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賣米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是他低調內斂的行事風格,才讓金龍魚這家營收超茅臺和伊利總和的快消黑馬野蠻生長,悶聲發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3 年,郭鶴年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華商家庭,當時郭父與四伯父合夥經營着東昇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在郭鶴年剛學會走路時,四伯父抽空公司現金出走,郭父便開始吸食鴉片、沉迷賭博、包養情人。郭母一氣之下帶郭鶴年返回福州,決心不再回馬來西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戰時期,郭鶴年有機會進入三菱公司工作,第一次接觸到大米、食糖和菸草的進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7 年,郭父郭欽鑑死於冠狀動脈血栓,兩位遺孀和八個子女分了遺產。爲了不讓家業就此沒落,郭母鄭格如建議郭氏幾房堂兄弟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之前,郭氏家族第一代人經營糧油食品生意僅侷限在馬來西亞新山;在此之後,25 歲的郭鶴年被推舉爲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董事主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掌管公司期間他悉心研究企業經營方法和國際貿易知識,尤其對蔗糖買賣、經營作了深入的研究。後來,多次專程飛往英國,參觀知名大企業,學習管理制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7qBAbeN3i\"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0\"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57 年,馬來西亞獨立,英國撤走資產,郭鶴年敏銳捕捉到馬來西亞高度依賴英國製糖企業的市場空白,花了兩年時間全面考察煉糖業。倫敦糖業經紀商說,郭鶴年對糖的買賣樂此不疲,不論是賤買貴賣,或從中抽傭,他總能賺取大筆的利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郭鶴年創立了馬來西亞第一所煉糖廠,孤注一擲將郭氏家族全部資金投入到煉糖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郭鶴年看來,\" 食糖是最廉價的必需奢侈品,雖然不是主食,但又不可或缺,因爲易受自然環境影響,價格波動大。對於一個貿易商而言,價格變動大,就意味着可以賺取巨大的利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郭鶴年是一個特別注重情報收集的商人,\" 白天拜訪多家客戶,晚上一定請一家和自己喫飯,把他腦袋裏的信息和情報拿出來。回到酒店,綜合當天的情況寫電報給新加坡同事,告訴接下來怎麼做。\"\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PbFX0tqWW\"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99\"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57 年,歐洲遭遇 80 多年來最嚴寒的冬天,郭鶴年就預感:食糖市場將有異動。於是,他在新加坡囤了 2 萬噸實貨,還不斷買入期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果然到了 9 月,糖價一路從每噸 30 英鎊漲到 60 英鎊,郭鶴年悉數出貨僅純利就賺到 1400 萬馬幣,倫敦某報紙直接將郭鶴年稱爲 \" 東方糖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後,郭氏集團的食糖產業越攤越大,到 1976 年甚至收購了馬來西亞糖廠 93.3% 股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此,郭氏集團控制住馬來西亞 80% 原糖市場,世界市場 10% 份額,一舉成爲「亞洲糖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常年在世界各地跑客戶,當時每年三分之一時間都要在歐洲最好的酒店度過,看到馬來西亞的酒店產業落後,心裏逐漸萌發了進軍酒店行業的念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恰巧朋友買下了新加坡黃金地段兩塊土地卻不知道怎麼把這個地塊運作好,於是找到了郭鶴年幫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當年在新加坡有很好的政商關係,他找到當時的新加坡副總理,說服對方同意將這塊地轉爲建飯店的工商業用地,然後斥巨資開始打造心裏那個「世外桃源」一般的香格里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酒店建好後,從服務到客戶滿意度都把本地酒店遠遠甩在身後,成爲新加坡盈利最高的酒店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郭鶴年相繼在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斐濟、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興建了香格里拉酒店。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香格里拉已經發展成爲一個初具規模的大型酒店集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與中國結緣,則要從一場貿易戰開始,真可謂 \" 不打不相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2 年,郭鶴年突然發現馬來西亞市場上白糖數量急劇增加,調查後才知道這是來自中國的白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中國政府希望用廉價白糖佔領馬來西亞市場以賺取外匯,而郭鶴年絕不會允許別人跑到家門口搶生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迅速從印尼調來更廉價的糖,兩輪價格戰下來,終於奪回市場。這次與中國的貿易戰,讓中國政府對郭鶴年刮目相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3 年,郭鶴年在新加坡被一個神祕電話請到香港,在那裏他見到了中國外經貿部的官員和華潤公司高管,一番交談後他才弄明白對方的來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來,中國當時物資緊缺,大量缺糖,中國外經貿部的官員希望郭鶴年幫忙低價從國際市場買 30 萬噸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雖是世界頂尖的食糖貿易商,但一時間也拿不出 30 萬噸糖給中國,只能再想辦法。但這件事棘手在必須絕密推進,因爲此消息一旦公開,糖價至少要上漲 20% 到 25%,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悄無聲息推動此事,郭鶴年甚至推掉了自己所有生意,專門用一個月時間替國家買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週後,郭鶴年從《日內瓦國際糖業大會》找到了突破口,\" 我想,我和他們一起開着會,他們就不會想到是我在買糖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日內瓦,郭鶴年明着與國際同行交流參會,暗地裏抓緊部署買糖行動, \" 每一天都提心吊膽,生怕走漏風聲,市場漲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僞裝的數個買家分批次從不同供應商連續買了四天貨後,郭鶴年成功用低價爲中國解決了 30 萬噸食糖。但作爲國際大糖商的郭鶴年,卻沒從這麼大的行情中賺到一分錢,相反還推掉一個月的生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掙錢。\" 郭鶴年說:\" 但我不能那麼做。即使一個普通的生意,你答應了人家,也不應該跑兩匹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是這次聯手,郭鶴年被定義成 \" 愛國華僑 \",成爲改革開放後各地政府最受歡迎的投資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麼多年,郭鶴年也一直以華裔的身份自豪。\" 父母從小也這麼教育,我們始終是中國人,不要忘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幫國家一個大忙,國家很快還給他了一個千載難逢的 \" 金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8 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國家希望建設一個拿得出手的貿易中心,招商引資,發展經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內地朋友找到郭鶴年說,\" 北京建國門外有個大項目,要做成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標誌,但是美國財團和日本政府一家銀行在主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到這個消息,郭鶴年想:今天的中國還必須靠外國人嗎?於是,他立即做出決定:\" 剛好我有一億多美元現金在香港盤古銀行,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不要給外面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4 年,郭鶴年停下當時手中的其他生意,把資金都抽調過來,投入 5.3 億美元在北京興建當時最高的建築國貿中心,成爲北京 CBD 的地標性建築,這也是當時外資在中國內地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Q1EgLJVgr\"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8\"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要知道,當時很多外商撤資而去,郭鶴年如果將這筆錢放到海外回報一定更大,但他選擇逆勢加碼對中國的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不斷把海外賺到的錢往中國輸送的時候,在海外賺得盆滿鉢滿的人,甚至 \" 嘲笑 \" 他不會做生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個問題上郭鶴年寧願虧一點, \" 投資中國要看大利益,看長遠才能做得久。只有中國發展,我們才能跟着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再看,而當年那些手段狠的人,現在都不見了。而北京國貿中心 110 萬平方米現在只租不賣,每年光租金就幾十億,更有甚者說光是國貿這塊土地總價值就已經超過 2000 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公開資料顯示,郭鶴年有兩房太太、八個子女。8 個子女中,長子郭孔丞曾被正式指定爲郭鶴年的接班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QV8TVXyWO\"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89\"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人們對 65 歲的郭孔丞知之甚少,他最爲公衆所熟知還是因爲與鄧麗君的戀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1 年,郭孔丞與鄧麗君私下訂婚,就在許多好友已經收到結婚請柬時,卻因爲鄧麗君沒過郭孔丞祖母這一關,最終兩人分道揚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令郭孔丞備受打擊,將所有的記恨都放在郭鶴年身上,郭鶴年眼見長子爲情所傷扶不上牆,就改捧次子郭孔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郭孔演和郭孔丞兄弟倆就在主席之位上明爭暗鬥,最後兩敗俱傷,先後退出香格里拉主席之位,之後二房的女兒郭惠光就接手了香格拉里主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大房子女不給力,還有二房的子女頂上。二房最小的兒子郭孔華如今被認爲是最有可能接棒郭鶴年的繼承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jC1ZZue5S\"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0\"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左上郭孔演,右上郭孔華,左下郭孔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衆多後輩中,最讓郭鶴年器重的其實是侄子郭孔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孔豐一手打拼出郭氏集團大豆油業務,橫向整合、縱向開拓,事業越來越大,並將業務擴展至中國。(\" 金龍魚 \" 品牌是郭孔豐在郭氏集團期間開發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1 年初,郭孔豐找郭鶴年商量:\" 叔叔,我一直想跟您說,我想另立門戶。我現在提出辭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離開郭氏集團後,郭孔豐在中國做金龍魚品牌,從 1991 年第一瓶金龍魚調和油下線到金龍魚廣告登上央視僅用了 5 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還在中國市場培育了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等多個知名品牌,橫跨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麪粉、掛麪、米粉、餐飲專用糧油等諸多領域,足見郭孔豐深諳中國商業之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jcPE1dun\"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3\"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左)與郭孔豐(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叔侄兩人分道揚鑣 16 年,在不同的國度締造着金龍魚神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在自傳中有一句總結:郭氏的基因,是商人和營商賺錢的基因。他們都懂得熟練運用金錢和政商關係,構築龐大的商業版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6 年,金龍魚在第 15 屆女排世錦賽上贊助中國女排後名聲大噪,郭孔豐的上市公司準備配股,郭鶴年知道後極力促成兩家大豆油業務合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鶴年和侄子郭孔豐的公司重組後改名豐益國際(2018 年財富世界 500 強榜單上,豐益國際排在 248 位,2017 年營收高達 438.46 億美元),郭氏集團擁有約三分之一的股份,郭孔豐擔任公司董事長和 CEO。\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郭鶴年坐擁香格里拉系、嘉裏系等龐大業務,每年僅在中國的營收超過千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說,生意人要有膽量,\" 一個生意你看好了,即使有風險,也要大膽去幹。每一種生意都有危險,如果總是有危險就走開,就什麼都做不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使富可敵國,郭鶴年依然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低調低調再低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知道外面給他安了一堆頭銜,曾對身邊人說,\" 我喜歡食糖生意,喜歡酒店生意,喜歡一切好生意,但不喜歡 \" 王 \" 這個詞,我們就是一介小商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6vjt3negqEU\"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他比李嘉誠還牛,新公司營收超茅臺伊利之和,96 歲衝上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2 年,89 歲郭鶴年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多年好友評價郭鶴年,\" 他做人的習慣是投桃報李,因此纔在所到之國和地區的政界、商界擁有極高的聲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香港四大鉅富中李嘉誠、李兆基已經相繼退休,而 96 歲高齡的郭鶴年依然保持着生意人對時勢的敏感與警覺,在他的千億帝國運籌帷幄,一生都在爭朝夕。\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934296855843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