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樹是喜溼的植物,很多茶友擔心在夏天的時候,茶樹會不會被烤焦,就像是忘記澆水的植物,在太陽的不斷的炙烤之下,葉片上會有些捲曲燒焦的模樣。可在太姥山,它們卻能夠和諧的與茶樹生長在一塊兒,這說明茶園裏的溼度是比較高的。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放假了,一定要出門玩的。

正是孩子們放假的時候,便有不少的茶友想來茶山看看。

讓孩子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茶山的秀美,漫山遍野皆是茶園的蔥蘢綠色。

但同時,家長們也很擔心,山上的話會不會有很多的蚊子,“嗡嗡~”的擾人安寧?

會不會烈日炙烤着大山,路邊的野草曬得酥脆,一片蕭條?

夏天的山林會不會是很熱的?茶樹會不會被烤焦呢?

作爲一個從小就在太姥山上蹦躂的小白,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即使是在夏天,太姥山氣候與平地相比還是舒爽許多的。

山上確實蛇蟲鼠蟻比較多,但只要是白天,在茶園的範疇內並沒有太多的蚊子,穿上長袖長褲便沒有什麼大礙了。

實在是不放心的,還可以隨身備上一瓶驅蚊水,時不時的噴一噴。

強烈的氣味也是蚊子所不喜的,噴了驅蚊水,再加上長袖長褲的防護,基本上就不會被蚊子盯上了。

不知是小時候比較耐熱還是現在全球變暖的緣故,總覺得現在的夏天與小時候相比要來的更加炎熱一些。

但全球變暖畢竟不是一個區域的事情,不管怎麼說,夏天的太姥山還是比大多數的城市要涼快一些的。

02

太姥山的氣候比較涼爽,大概和天上飄着的大塊雲朵是有關的。

在平地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到炎熱,是因爲太陽光線是帶有很高溫度而天氣晴朗的萬里無雲,太陽光線沒有經過阻擋,毫無遮擋的撒下來,像是千萬支破雲劍,從天空極具穿透力的射下。

但太姥山的高山部分經常有大塊雲朵,像是蛋糕上不規則的奶油一般,厚厚的覆蓋山頭。

太陽先穿過雲朵再照射在茶樹上,這時候,茶樹受到的光照依舊是漫射光,相比於太陽直射光來說,它真的要柔和太多。

高山的氣候真的很令人琢磨不透,明明是同一座山,半山腰的天氣還是藍天白雲的,到了山頂的時候便全被雲朵覆蓋。

雲偶爾被風吹出了裂痕,陽光循着縫隙落下來,也很快的會重新被新飄過來的雲朵所遮擋。

厚而蓬鬆的雲朵就像是一片大的樹蔭,將白茶樹籠罩在巨大的陰影之下。

最近小白不總是在“巡山”嗎?其實也不是正兒八經的巡山,就是喫飽了在茶園周圍逛逛,消消食什麼的。

都說熟悉的地方是沒有風景的,小時候哪裏會覺得山上很美?

倒是偶爾會爲一塊像是鱷魚的雲朵歡呼,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地方是格外有趣的了。

沒想到長大之後,每一次回家都有新的感觸。

鳥語花香,山間清風,皆美的不可方物。

03

從太姥山的繞山公路一路開上山,打開車門的那一刻,定有一陣清風接風洗塵,撩撥額前的髮絲。

即使是夏天,太姥山的清風也比車內空調的要來的涼爽,千真萬確。

在夏天的城市裏,小白是不太喜歡出門的,空氣中帶有各種各樣炙烤的味道,尤其是柏油路,氣味更是大極了。

空氣是灼人的,吸進鼻腔的時候是乾燥的,令人不適的。

來太姥山洗洗肺吧,清芬的空氣,源於茶園植物的多樣性。

乍一看,茶樹被樹木分割成一塊一塊的,漫山除了樹木好像就只有茶樹了。

可要是仔細看,細細看的話,就會發現茶園裏植物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植物添補了樹木與茶樹之間的空隙。

茶園裏,茶樹下,不止是花朵的種類多,就連雜草野草的種類都數不過來。

茶樹邊上的野草雖然都是綠色的,但種類都不大一樣,形狀也不太相同。

野花也是,黃的紫的粉的各有不同。見到了從未見過的野花,還會像孩子發現寶藏一樣驚呼。

偶爾在茶樹下還能夠聽到蜜蜂“嗡嗡~”的聲音。

光是聽翅膀震動的聲響就知道和春天原野裏的秀氣的蜜蜂不同,這會兒的蜜蜂和夏日野蠻生長的野草相似,都是很彪悍的樣子。

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山林裏面的植被多樣性是越多越好的。

同時環繞在茶樹周圍的各色野花野草也能夠用自己的氣味,給白茶香氣增添多一些的變化。

深吸一口空氣,似乎可以聞到秋白露的花香了。

這時節的蘆葦尤其多,蘆葦杆韌的很,拿着蘆葦杆子晃動幾下,上面的小穗輕揚的落下,沒有羽毛的矜持,像落下的小小星辰,在光線的照耀下,閃着細碎的光芒。

若採上一大把,邊走邊抖落的話,拍照的時候可好看了,自帶特效出場。

夏季的太姥山是花草豐茂的天堂,這座大山,一年四季的景色從來就沒有蕭條過。

茶樹的綠色,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濃妝淡抹總相宜。

04

茶樹是喜溼的植物,很多茶友擔心在夏天的時候,茶樹會不會被烤焦,就像是忘記澆水的植物,在太陽的不斷的炙烤之下,葉片上會有些捲曲燒焦的模樣。

畢竟三伏天的太陽,可不是鬧着玩的存在呀。

茶樹,咱們茶農還真的不會給它澆水,但這可不是偷懶哦。

即使是夏天,太姥山的空氣也並不是乾燥的,直愣愣的一點兒水汽也沒有。

作爲一個精緻的女孩,小白也是經常會敷面膜的,尤其是愛笑的人就更需要記得保養自己啦,否則會長法令紋的。

但回太姥山的時候,似乎不太需要面膜,光是吹吹風,就覺得皮膚吸飽了水分,神奇的很。

若是繼續敷面膜,反而覺得皮膚裏的營養太過飽和,太過油膩,不夠清爽。

要不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呢,太姥山之所以爲白茶最知名的產區,其環境溫度溼度,都很適合茶樹的生長。

茶園裏隨處可見的苔蘚類植物,只有在環境比較潮溼的地方纔能夠生存,其生長對於水分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一般在夏季,只有在一些深山老林,或者是水邊這樣比較潮溼的地方纔能夠見到它們。

可在太姥山,它們卻能夠和諧的與茶樹生長在一塊兒,這說明茶園裏的溼度是比較高的。

若水分不夠的話,邊上的雜草也不會生長的如此猖獗啦。

雜草會不會和茶樹爭奪水分?

放心放心,雜草終究是個“借住”的,茶樹是主人,根系紮根在更深處,水分供應充足。

05

不過,夏季的時候草木生長旺盛,雜草有時候能長到小腿肚上,實在看不過去的時候也要適當的除除草。

說到除草,還有個小故事可以和茶友們分享呢。

小時候就近在鎮上的學校讀書,鄉下的學校,開學之前是學生自己動手大掃除的。

小學生嘛,什麼也不懂,不知道除草是需要從家裏面帶鋤頭或是小鐵鍬。

第一次沒有經驗,忘記帶小鐵鍬了,便只能呆呆的站在那兒,小時候性格還是比較害羞的呢,不知所措的站了好久。

拿鐵鍬除草是常識嗎?至少那時候的小白並不知道。

除草不是隻需要用手一拔,就能連泥土一塊兒帶起來了嗎?

沒想到山上的土壤與平地的土壤竟然有那麼大的不同。

平地的土是比較硬,比較實的,光是用手扯着草根,憑小孩的力氣,並沒有辦法將野草拔起來。

而山上的土壤是非常鬆軟的,小孩的力氣也是足夠的了,將野草帶起的泥土稍稍抖乾淨,放在邊上就行,日曬雨淋的野草又變成養分迴歸泥土。

除草與採茶不同,並不需要趕時間搶收,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大多數茶農並不會請工人,而是全家總動員出來除草。

最近孩子也放暑假了,帶他們出來感受感受生活也好,雖然半玩半鬧的堅持不了多久,真正幹活的還是大人。

可教育還是要做的,只有自己切身感受到辛苦,花錢纔不會大手大腳的。

有些年紀較小的孩子對這樣基礎的教育很是匱乏,甚至不知道日常喫的米飯是從田裏種出來的,以爲就是直接從超市裏得來的。

這讓大人們也不得不重視起教育,每年放假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將自家的孩子帶回老家住一段時間,山上便會熱鬧一陣子。

06

夏天的太姥山會很熱嗎?

並不會哦,夏天的太姥山可是避暑的好去處呢。

太姥山上一年到頭,曬得和山下一樣頭昏腦熱的時間,並不常見。

不採夏茶的原因,是因爲夏茶的品質着實並不算高,爲了秋茶季的時候能夠更好的收成,這才讓茶樹自由生長,好好休養生息。

太姥山的環境着實是符合茶樹對生長的需求,雖不採茶,但茶樹的生長依舊是茁壯旺盛的。

大暑已經過去,立秋漸漸近了,茶園裏的茶樹並沒有偷懶,依舊每天勤勞的曬太陽,從土壤裏面汲取養分。

替太姥山的茶樹捎來一句對茶友的問候:安好,勿念。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瞭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