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刊行教育

这几年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以前九十年代国家没钱,虽然搞得是义务教育,但实际上还是民间办学,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算太多。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国家的收入、GDP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对教育的投入还是集中在高等教育上,对于义务教育和中学教育国家的投入还是稍微不足。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但是最近几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可是把相当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基础教育上。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占比也越来越大,同时高等教育的投入也没有放松,现在教育占国家GDP的比重已经很高,而且还是逐年上升的。就算是最粗略的计算,国家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几乎就相当于“马爸爸的全部家产”。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本来以国家目前的投入量,教育行业应该成为大热的风口,教师应该成为受人欢迎且受人尊敬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应该是很庞大的。现实的情况是,社会确实对教师的需求很庞大,但是虽然钱花了很多,可这些钱貌似都是在“撒胡椒面”,实际上教师行业里教师们教学的质量都是不增反降的。

一、我们花钱真的多吗?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其实遍观世界,没有哪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不大的。根据各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占比最高的是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教育投入占到了国家GDP的5%以上,国家二十分之一的收入都花在了教育上。而即便是不发达的东欧和南美地区,哪些国家的教育投入也在4%以上,并不比西欧发达国家少多少。我国和这些国家比较起来,其实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投入还有增长的空间。

二、我们教育投入用到地方了吗?

我们教育的投入真的都用到地方了吗?这其实是一个疑问,我们国家每年把很多投入都用在了给贫穷学生的补贴上,不是说这不是一个好政策。这个政策确实保证了,不管孩子家有多穷都可以有学上。但是按性质来说,这样的补贴和政策,实际上应该由民政和福利部门来管,而不是由教育部门来投入。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而且更多的是,我们国家刚刚走出贫穷,直到06年我们国家才废除了农业税。到近几年我们国家其实才勉强可以称得上一句富裕,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教育上的欠账太多了,只能先捡要紧的、能够看得见的补。至于教师资源上的一些问题,只能先往后放一放,主要先搞定我们在物质资源上的不足,保证学生们起码都有一个安全的上学的地方。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实际上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行业,为什么教育必须由国家来办?就是教育的长期性太强,必须要长期的投入才能见到成效,而我们国家高投入才维持了几年,实际上还处于一个不欠款的阶段,还不到收获期。

三、精力不在保障教师待遇上

其实在很早以前,有些老教师都能回忆起的,当年自己入职的时候,就说自己的收入不会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但实际上,这些政策这么多年都没有能够落实。但是诡异的是,教师仿佛被遗忘了,其他事业单位和公职单位的工资都在涨。本来以前大家都没钱,也就没啥,但是现在别人家都开十八个月的工资,我们还是十二个月的工资,这一下弄的怎么会还有积极性呢。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大家都是国家的一份子,但是实际上教育的高投入更多的消耗在了学生和学校上,真正用于教师方面的并不多,保障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很难能够保证老师们的积极性和老师的待遇。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不少年了,很多真的有才华很优秀的老师,基本上都离开了教师这个行业。而剩下一些有点想法的,也基本都找了第二职业,或者私下办了辅导班什么的。最后剩下一部分,也是浑浑噩噩的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真的一心投身教育,真的愿意为教育作出贡献的真的不多了。

国家在教育上花的钱是“撒胡椒面”,其实调动不了老师的积极性

不过目前看起来,国家也是逐渐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开始将教育投入更多的倾斜到了教师的身上。其他方面的欠款也是还的差不多了,希望教师们的处境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