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9月28日訊(記者 劉瀚潞) 近日,“地方圖式”——2018地方工作室作品展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舉辦。本次展覽中以圖像、模型、多媒體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地方工作室近幾年的重要作品及其設計思想。

△“地方圖式”——2018地方工作室作品展現場(攝影:胡驫)

△“地方圖式”——2018地方工作室作品展現場

本次展覽的主題爲“地方圖式”,“地”是在地屬性,指向自然環境;“方”,是人工介入自然的方式,指向人文與心理圖式。地方的核心便是自然與人工的關係。展覽集中展出了李自健美術館、湖南大學天馬新校區建築羣、田漢文化園、中國書院博物館以及本次展覽的所在場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等建築設計作品的資料。

△李自健美術館(攝影:姚力)

展覽旨在通過呈現地方工作室對湖南的實踐探索,引發公衆對建築學的認知,和學界關於建築學更深層次的思考。

△謝子龍影像館(攝影:姚力)

展覽中除了建築設計作品資料的基本陳列展覽外,還開展了“地方圖式”學術沙龍、《城市·環境·設計》魏春雨專輯新刊發佈會等單元活動。

△魏春雨教授分享地方工作室代表作品的設計思想(攝影:岑欣)

在9月25日的“地方圖式”學術沙龍上,地方工作室主持建築師、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魏春雨展開主題演講,簡短回顧了本次展覽中的主要作品以及背後的思想與探索,解讀了展覽主題“地方圖式”的概念。長期以來,地方工作室紮根地方,在湖南完成了李自健美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田漢文化園等代表性建築作品。

△湖南大學天馬新校區建築羣模型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樓(攝影:胡驫)

對於如何表達湖湘文化,魏春雨教授提及,湖湘文化內涵豐富,建築語言難以完全概括表達。故而地方工作室試圖以局部、片段和瞬間,折射出湖湘文化。在建築語言的文化表達中,不需要符號的拼貼、文化的裝點,而需要人對地方的鄉土、方言、文脈完成足夠的心理認知,再將這種認知進行表達。

△建築師、學者圍繞建築在地性、建築圖式語言等話題展開討論

在9月26日的“地方圖式”2018地方工作室作品展開幕式暨《城市·環境·設計》魏春雨專輯新刊發佈會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汪孝安、周愷、趙元超等多位國內著名建築師、學者來到現場,圍繞建築在地性、建築圖式語言等話題展開討論。

本次展覽由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地方工作室、《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以及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聯合主辦,展覽持續時間爲9月16日至10月14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