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歷史,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從滅完到至今相差也就100多年,所以我們現代人把清末稱之爲近代。

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清朝滅完後,這些皇親貴族都到哪裏去了?他們的後代都在哪裏,滿洲八旗子弟是整個清王朝統治的代表,家族成員肯定不少。

而到今日,很多清朝後裔在國內生活着,有的改名換姓,有的生活低調,也有的當名人或是明星。

不過也有那麼一部分清朝後裔都移民到了國外,仍然過着“貴族”一般的生活。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清朝統治者在生活上是出了名的奢侈,不說皇帝了,慈禧太后就已經奢侈到了極點,單單說喫飯,餐餐的菜式都不低於150種,而影視劇裏也經常出現,皇帝坐上,一條長長的桌子,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而清朝皇宮的真實寫照其實就是這樣。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今天,他們的後代還是這樣麼,也是這麼奢侈麼?當然不會,畢竟清朝滅完這麼久,皇親國戚也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也沒有這麼多財富,生活當然不會這麼誇張了。

不過有一點就是,“奢華”的遺傳還是會有,僅僅只說喫方面,他們的一日三餐飲食水平確實比普通家庭要高出很多。

生活在國外的清朝後裔,平時的飲食習慣就是這樣,仍舊能夠看到一點皇親國戚的影子。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中國人喫飯肯定是以中餐爲主,況且中國被稱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飲食文化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 ,美食絕對是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跟中國媲美。

所以清朝後裔們去飯店喫飯都是有規定的,環境顏色一定是以黃色爲主,所用的餐具器皿,一定是要跟宮廷風格差不多的。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這也難怪,昔日祖先的輝煌,曾經的顯貴,或許也是爲了保留着大清的影子,不讓宮中的文化遺產從此逝去......

雖然很多人反感這種觀念,這種思想,但是我們作爲旁人,也應該理解一下吧,反正又不是花我們的錢,對不。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最深刻的形象就是清朝人的打扮,留着辮子,帶着瓜皮帽,穿着長袍馬褂。像現在美國唐人街現在也有很多飯店,都是這種清朝復古風。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當然,這只是他們家族聚會的時候纔會這樣,平時的話,西餐,中餐,都不會太誇張,但是也不馬虎哦!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他們有一個習慣,就是沒一頓喫飯都不會像我們平時一樣,根據多少人然後炒差不多的菜就夠了,因爲怕浪費嘛。

當然清朝後裔們不一樣,一定每一碗菜都是量很足的,很豐盛的,不過他們不會再浪費了,這頓沒喫完的,他們不會倒掉,而是會留着跟下一頓一起,不過,基本上大部分都會喫完,因爲他們喜歡熱鬧,人多。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以前的清朝皇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更有太監宮女伺候着,現在都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了,所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他們烹飪水平也不低,什麼西餐中餐,都能稱得了大場面。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話說回來吧,他們最愛喫的一道菜就是“佛跳牆”,並且是昔日宮中最出名的一道菜,連慈禧都愛不釋口。

而每次去外面喫飯,這都是必點之菜,平時在家裏也會經常自己做。

當今的清朝後裔身居海外,飲食講究不亞於百年前的紫禁城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佛跳牆確實很多人都沒喫過,怎麼說呢?或許是高端的膳食吧,因爲用的食材都不是便宜貨。

好啦,有機會大家都去嚐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