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是能讓人興奮舒爽的飲料,茶和咖啡之間的競爭已存在幾百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說咖啡是這樣發現的:非洲牧羊人發現他的羊喫了某種灌木的果子,就特別興奮。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2018年世界盃,各隊都運來大量本國食物來保障隊員喫得習慣。德國隊空運了12噸物資,最重要的當然是啤酒和香腸,光啤酒就有1萬8千升,不知道德國人是不是醉醺醺的上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比而言,南美人的飲料神祕而實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個比賽日迎戰埃及隊之前,烏拉圭隊的後勤保障團隊運來180千克馬黛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黛茶是南美人的最愛。蘇亞雷斯喜歡,梅西也是杯不離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黛茶卻非真的茶,它不是山茶科植物,屬於冬青科,但和茶一樣可以提神醒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要歸功於馬黛茶中的生物鹼——馬黛因。馬黛因可使肌肉及周邊血管放鬆,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抵抗身體和精神疲勞。和天生熱情奔放的南美人正好合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許多讓人興奮的飲料中都含有生物鹼。嗎啡、麻黃素、可卡因、尼古丁都是生物鹼家族成員。到目前爲止,人類已經從四千多種植物中提取出一萬多種生物鹼,其中幾乎每個人都會嚐到的就是咖啡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口可樂裏添加了咖啡因;巧克力中除了另一種生物鹼——可可鹼外,也含有咖啡因;茶裏讓人興奮的成分也是咖啡因。但顧名思義,咖啡因之所以叫這個名字,當然首先是和咖啡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說咖啡是這樣發現的:非洲牧羊人發現他的羊喫了某種灌木的果子,就特別興奮。牧羊人也嚐了幾顆,過後就神清氣爽。這種果子是咖啡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咖啡原產於非洲,但最早把咖啡當藥物使用的是阿拉伯人,這是公元8世紀的事。11世紀興起了水煮咖啡。15世紀以前,阿拉伯人長期壟斷咖啡的生產和銷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17世紀咖啡才傳到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到了18世紀初,光巴黎就有近400家咖啡館,據說巴爾扎克每天要喝60杯咖啡,在寫《人間喜劇》時共喝了6萬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是能讓人興奮舒爽的飲料,茶和咖啡之間的競爭已存在幾百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倆首次相遇是17世紀的事。就貿易額而言,咖啡貿易額在2007年達到135億美元,約爲茶的3倍多,但在攻城略地上,茶和咖啡是互有勝負,伯仲之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飲用方面,英國、土耳其、愛爾蘭、印度,還有中國是茶的領地,而咖啡在法國、意大利、美國無疑是統治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咖啡與茶的產區界限越來越模糊。肯尼亞、巴西、厄爪多爾這些傳統咖啡種植國開始種茶;而茶的發源地中國雲南也開始發展咖啡種植業。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30萬畝,增長到2015年的140萬畝,產量也突破10萬噸。雀巢、星巴克、麥斯威爾都來雲南採購咖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150年前,茶卻在錫蘭(現在的斯里蘭卡)大獲全勝,不但將咖啡驅趕出錫蘭島,而且直接改變世界茶業的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錫蘭具有發展茶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它距赤道較近,屬熱帶季風氣候,山區溼潤多雨,常有漫山雲霧,地形利於排水。茶葉一年四季均可採摘,月月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796年英國殖民者侵入錫蘭,取代荷蘭開始殖民統治,咖啡產業在七八十年間發展起來。到1864年,咖啡種植面積12萬公頃,年出口量達50萬噸,是不折不扣的支柱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茶葉種植在咖啡業的重壓下萌芽。1852年,16歲的蘇格蘭人泰勒來到錫蘭的科倫坡。1866年他用中國武夷種茶樹鮮葉試製紅茶成功,運銷倫敦。1867年泰勒開闢了第一個茶園盧爾康德拉茶園,佔地20英畝。他的目標是做出能與中國茶相媲美的茶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慢慢嘗試,不溫不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69年機會來了,咖啡鏽斑病傳到了錫蘭,只要染上這種病的咖啡樹葉片背面就會出現鏽斑,最後枯死。鏽斑病來勢兇猛,無法醫治,大批咖啡種植園主不得不毀掉咖啡改種茶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病害很快蔓延全島,茶葉也很快替代了咖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75年,錫蘭植茶麪積爲1080英畝,1880年達到14266英畝,5年增加12倍。而泰勒的茶園也擴張到數百英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年後,1900年錫蘭茶園面積增至39.2萬英畝,產茶14750萬磅。同時緊跟帶頭大哥印度完成了製茶機械化與銷售全球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20世紀初,錫蘭一躍成爲世界第三大茶葉生產、出口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這場新老更替、後者居上的“戰爭”中也催生了現今茶葉巨頭——立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瞭解更多茶葉知識,歡迎關注【見識茶會】訂閱號,私信或留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896111996114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