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YiMagazine

文丨王玉昊

編輯 丨許詩雨

如果你是宜家和無印良品的擁躉,家中還有些許龜背竹或尤加利作爲裝飾,喜愛把拍立得照片連同LED燈串放在鐵製的金屬網格架上,牆面上還得再掛些幾何圖形的抽象畫或者火烈鳥的圖案作爲點綴,那麼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Ins風”正在影響着你的審美選擇。

類於許多不同時代凝結成的網絡詞彙,“Ins風”這一用來形容室內空間裝飾的詞語,在近幾年高頻次的出現在微博、淘寶、小紅書、大衆點評以及微信公衆號等主流社交媒體中,在某種程度上,幾乎與同爲時代詞彙的“網紅”畫上了等號。

當然在這過程中最有趣的一點莫過於,那些喜歡去Ins風店鋪打卡的年輕人中大部分人並沒有真正使用過Ins風的源頭——社交圖片軟件Instagram。不過,Instagram上的一些最爲高亮的照片會隨着其他社交媒介傳入。

那些漂亮圖片有限而精準地傳入後,逐漸被濃縮成了一個真正的Instagram用戶未必意識到的概念:Ins風。因此,我們很難給Ins風下定義,但可以明確所有“Ins風”的設計都是基於對國外漂亮照片的模仿。

大面積使用色調統一的配色方案是構成“Ins”風設計的基礎——因爲這往往是能輕鬆令圖片呈現矚目效果的方法。但推究細節,很難在其中找到固成一派的裝修風格。既包含北歐和日式的極簡傢俱,也可以容納美國工業時代的金屬元素,有時還有色彩豔麗的熱帶風格點綴其間。

“Ins風”商業化的下沉譜線

如今“集百家之長”的“Ins風”設計正在中國市場迅速的下沉。

很多人把家中作爲“Ins風”的試驗田,而凡是與“Ins風”有關聯的商業體,總是能在一段時間內成爲博人眼球的人流聚集地。

許哲在包頭市市中心經營着一家自己的咖啡館,這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四線工業城市,在近三年的時間裏接連開出了4家星巴克,個體經營的咖啡館也在各大商場周圍不斷湧現,其中也有不少打着“精品咖啡”的旗號。

在缺少文娛場所的工業城市,中型的購物商場幾乎包攬了市民們所有的業餘時間。許哲特意將咖啡館選址在距離萬達廣場僅有一街之隔的臨街兩層店鋪,帶有些許挑釁意味的是,咖啡館的斜對面就是一家星巴克。

許哲的咖啡館有着濃厚的“Ins風”元素,店鋪門頭被他改裝成了原木色的木質構造,與周圍黑紅色調爲主的門頭形成了鮮明對比。他還特意把店門同樣改裝爲木質,寬度僅供一人出入,店門旁設計了一處半懸玻璃窗,窗戶下襬放着一臺英式的復古自行車。

對比星巴克的黑棕色主色調,許哲在店鋪內用了大面積的白色,並且把二樓的圍牆塗成了淺粉色,掛上了幾幅帶有日本插畫師Noritake風格的簡筆畫,還特意從宜家購置了全部的桌椅擺設,並且在網上買了數盆不同的大型觀葉類植物——要知道,包頭是一個並沒有宜家門店的傳統非包郵地區,而這些綠色植物也將根據耐寒性分批次從成都空運而來。

“除了物料運輸的時間,店鋪整體的設計構思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很多設計網站上都會有相應的模版提供參考,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也會時常看到類似的設計,這些都可以爲我提供靈感,免費且高效。”許哲說。

如果將“能否吸引更多年輕人”作爲衡量一處店鋪是否受市場歡迎的標準,許哲的咖啡館顯然贏過了街對面的星巴克,節假日有時甚至需要提前預約才能等上座位。

相比於“Ins風”在四線城市制造的新鮮感,它在一線城市的商業化已經更爲普遍。

全粉色的奶茶店、店內一隅放着波波池的網紅咖啡館、以及精品花店的各色異域植物,還有遍佈各大商場打着“生活方式”旗號的家居雜貨店,這些帶有“Ins風”特質的設計風格和商品正處在市場擴張期的狂歡中。

走紅的背後是需求的倒逼

與中國傳統的設計風格完全不同,這些帶有明顯異域烙印的設計風格和產品,在中國的走紅路徑其實不難理解。

隨着社交網絡的普及,信息獲取渠道的拓寬和透明化,使得消費者掌握了更多地選擇權,也使得人們更易做出趨於理性的消費決策。國內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購物選擇也變的愈發挑剔,不僅想購買高品質的產品,也希望擁有更高層次的、個性化的服務和購物體驗。

爲了應對這一變化,如何突出差異化 ,不斷製造新需求,以保證其在諸多競爭者中勝出,吸引消費者“掏包”,便成爲品牌方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作爲極易上手的店鋪形象升級改造便成爲了“品牌煥新”進程的第一步,經營者們把更多的金錢和精力輸送到視覺設計、口碑傳播等軟資產上面,一場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戰役就此展開。

“Ins風”元素的出現,便是品牌個性化的開端。這些原本在由明星或意見領袖(KOL)起初發表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以體現個人“儀式感生活”的個性化標籤元素,很快便吸引到粉絲注意力隨之引發廣泛效仿。久而久之,嗅到商機的品牌方自然能夠發現其中的“套路”,隨即迅速轉化爲己所用。

睿集設計的創始人劉愷在3年前便已感受到這一變化。作爲一家主要從事空間設計的設計公司,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找到他提出相同的“店鋪升級”需求:希望在店內製造更多的體驗與社交化空間。“原本作爲零售終端的品牌店鋪,已經不完全是單純的銷售場地,所有決定品牌差異化的氣質、理念、調性,都要在這個終端裏呈現出來。”劉愷說。

這些要求背後幾乎都會有一條統一的附加條款——需要讓消費者在幾秒鐘之內便對品牌產生印象,最好能成爲社交網絡的熱點,並且願意在其中逗留。

“進入一家店鋪消費,其實是一個釋放休息的過程,消費者往往沒有精力花費在思考店鋪的設計細節上。”劉愷說。

需求的變化,倒逼品牌逐漸放棄了此前店鋪設計中具有不同設計風格的功能分區,轉而選用同一色調、同一設計風格來讓整個店鋪的空間看起來更爲明朗。“過去很難理解直接用一種顏色填充整個空間,各個區間都需要不同的色彩搭配,但現在則完全不同,品牌開始喜歡做一些單一調性的東西,因爲這樣看起來更直接、更沉浸也更醒目。”劉愷說。

對注意力經濟的重視,促使品牌店鋪們積極向“打卡地”轉變。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更多眼球,完成更多在社交網絡中的圖文轉化,直接在店鋪設計中使用流行元素便成爲了一種既快捷又經濟的實現方式。

社交網絡引爆,市場倒逼,商家們開始引進再二次推廣——“Ins風”元素的商業流行鏈路便由此完成。

除了品牌的商業化考量,在家庭居住設計中,“Ins風”同樣走俏。

無論小紅書、好好住App、淘寶極有家或是衆多的家居類垂直自媒體,“Ins風”目前仍是被搜索最多的關鍵詞之一。根據淘寶披露的數據,在去年“雙12”期間,家居裝修類成交量前十的商家多半都爲“Ins風”設計風格,包括北歐、日式、工業風格等等。

每一項設計風格的背後,其實都是對不同地區生活方式的特色表達。有不少網友在好好住App中評論:“裝飾畫、香氛蠟燭、綠植、黃銅餐具……這些帶有稍顯設計的小物件,增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而這樣的感覺往往是中國傳統設計產品無法提供的。”

“Ins風”正在變成一個美學符號影響着如今年輕人的消費選擇甚至審美修養。

流行氾濫後的個性審美缺失

學會“Ins風”的成本並不高。隨意打開一處家居內容平臺,都可以看到類似於“給我一分鐘,教你打造朋友圈破百贊裝修”標題的文章,而其中所教授的裝修風格,無一不帶有Ins風的明顯烙印——一些精心調整過擺放角度的小物件與純色的背景搭配在一起,居住空間的審美也就此提升。

愜意的家庭生活和無憂無慮的午後時光是北歐風格所崇尚的設計理念,而日式工匠制物的嚴謹和熱帶地區設計的奔放和豔麗同樣都帶有不同地區的特色烙印。這些各具地方特色的設計理念,在國內高速工業複製化的生產模式下疊加雜糅,所帶來的可能是定格在照片時那一瞬間的歡愉。

被商業化運作的“Ins風”已經很難將其形容爲是一種設計理念,更像是一種經過資本選擇的產品,但在這種流行背後,追逐熱點的產品創意仍然無法掩蓋抄襲的原罪。

2019年1月,署名爲院辦小高的作者在微信公衆號“跳海大院”發表了一篇名爲《國產Ins風的廉價潮流何時死去?》的爆款文章,主要介紹了“Ins風”的裝修風格如何在國內裝修行業的複製抄襲中,走向“廉價”的不歸路。

儘管這篇帶有精英主義視角的評論文章並不算客觀,但其實真正讓消費者感到反感的,或許是電商平臺的大量廉價複製品和商家無下限的熱點仿製。依靠國內發達的製造工業和電商平臺扁平的銷售渠道,這些仿製品被迅速推銷全國,原本標榜個性的原創設計商品,一瞬間便被各種同款搶佔了市場。

“Ins風之所以能在國內如此流行,實際上商家販賣的是一種“幻想”。幻想着和Instagram上那些國外網紅一樣,擁有那種加了濾鏡般的生活,或者,至少是看上去是那樣的生活。”該篇文章如此評論“Ins風”走紅的原因。

也有網友在文章下發表評論:“什麼時候’家’這個性和私密的地方,居然也成了大型撞臉現場,曾經是家居界高標審美的Ins風,已經在我們這個沒有Ins的國度裏氾濫變味。”

“Ins風的設計憑藉單純的感官刺激,作爲品牌獲客的商業手段這無可厚非,但是對於年輕人的美學養成,這無非是一場災難。”劉愷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