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今日頭條創始人、CEO 張一鳴宣佈今日頭條將從「智能推薦」走向「智能社交」,正式開啓粉絲紅利,

並將關注放到了推薦的前面,意味着用戶優先觀看已關注的頭條內容,

並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平臺開始重視粉絲的價值,着手打造社交圈。在2018 年 1 月,粉絲觀看頭條號內容產生的收益提高至 3-50 倍不等。隨後掀起一波互粉狂潮。

隨後平臺更是計劃打通用戶在今日頭條旗下各產品,包括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內涵段子、悟空問答等,幫助用戶最大化地享受粉絲紅利。這對視頻創作者又是一利好的消息。

今日頭條從「智能推薦」走向「智能社交」,頭條號作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自我生產內容、抓熱點已不能長久,而是應該重視起粉絲的價值,照顧用戶的感受,捕捉用戶的想法,這也許是長久之道。

第一,粉絲流量比推薦流量更重要,以粉絲爲核心,粉絲流量創造的價值比系統推薦要多,這是趨勢。我已經看到一些做音樂、美食的大號會提前詢問下期的內容,創作粉絲想看的。我覺得值得學習。

第二,學會運營粉絲圈,可能有很多頭條號作者有玩過微信公衆號、QQ空間的經歷,騰訊重視的就是用戶連接、社交化。比如你發佈內容的時間要考慮用戶的作息;你的內容不能讓用戶反感、無趣;保持與用戶的互動等等,還是那句話,以粉絲爲核心。學會與粉絲的心在一起。

值,這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應該專注領域,在所在的領域更應該深耕細作。特色是靈魂,往後搬運、抄襲已無出路,原創、特色原創或許纔是王道。

值此佳節,祝大家新年快樂,在頭條上面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本文也只是一點點思考,希望能和各位交流學習,歡迎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