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有學問!民國時期鎮江人的三張畢業證,全是歷史知識點丨參與新聞評論 贏取2G流量

歡迎撥打85223456新聞熱線或114給我們爆料!點擊藍字輕鬆加關注!

最近,我市的一位收藏愛好者

向咱們《看見大市口》欄目

展示了他收藏的

三份民國時期

不同年份的畢業證書!

這些畢業證,

記錄了一位鎮江學子

從小學到高中的求學路,

也見證了鎮江民國時期至今,

學校歷史的變遷...

收藏愛好者蔡慶來向我們展示的這三張民國時期畢業證,是他多年前從舊書市場淘來的,畢業證的主人都是一個名爲“楊超”的學生,三張畢業證書的時間分別是民國二十二年、民國二十五年和民國三十七年,畢業證書抬頭上都印有孫中山的頭像。

收藏愛好者 蔡慶來:

一開始是在鎮江的敦本小學,鎮江縣私立敦本小學,我考證過,鎮江當時有國立的小學,也有很多私立的小學。敦本小學在什麼位置呢?大概就是現在的穆源小學的地方,敦本小學原來是一個祠堂,有很多牌坊,貞潔牌坊,然後祠堂出資建立了小學堂,以敦本爲小學校名,這個學校大概一直到民國後期都存在。

而這位楊超同學的

初中畢業證書上,

寫的則是“江蘇省立師範學校”。

這所學校是民國建立之初,

江蘇省政府建立,

一共有10所,

其中第九師範學校就建在了鎮江。

直到1978年,

學校更名爲“鎮江師範專科學校”,

2001年併入江蘇大學。

楊超同學的高中畢業學校是“鎮江中學”,始建於1892年,如今位於鎮江市潤州區南山路,已是一所百年名校。

令人好奇的是,

按照畢業證書上的年齡,

楊超14歲小學畢業,

17歲初中畢業,

但是到了29歲才高中畢業,

這是怎麼回事呢?

收藏愛好者 蔡慶來:

在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就是1936年的時候,恰逢抗戰爆發時期,被迫中斷的了學業;一直到1945年的時候,他才重新恢復學業,開始了高中生活;所以1948年,也是民國一九三十七年,他纔拿到了高中畢業證書,這個時候他已經二十九歲了,你看他的照片,是一個而立之年的中年人。 

仔細看其中兩份畢業證書,

左上角位置,

還有個小印章,

這個就是“印花稅票”。

當時的民國政府爲了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和增加經濟效益,對畢業證書加收印花稅。而從印花稅的面值上,兩份畢業證書也大不相同。

收藏愛好者 蔡慶來:

他初中時候印花稅是一角錢,在1936年左右,也是日本人打進來之前,1937年打進來之前,到了他拿到高中畢業證書的時候,印花稅已經變成了兩張,每張都是一百元,說明當時的通貨膨脹非常厲害。

查閱歷史資料可以發現,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頒佈《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爲的是取代1935年發行的法幣。抗戰期間支出增加,法幣大量發行。

抗日戰爭後,爲了填補內戰的軍費的虧空,發行量更是大增,三年間增加超過一百倍,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

這些畢業證留存至今,

也讓我們更加直觀的

看到了當時政治、經濟、

文化各方面的發展與變化。

你家裏有哪些老物件?

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歡迎留言!

留言一經採用,

就能獲得2G移動流量!

快快參與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