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将军,大多数人对他并不熟悉,不过说起鲁中军区老二团,却是非常的有名,而陈奇就曾担任老二团团长。

陈奇家境贫寒,没读过书,从小便给地主家帮工,认识到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他由此萌生了打倒地主干革命的想法。一九三零年,红军来到了陈奇的家乡,并发动的土地革命,陈奇果断参加了赤卫军,后来又加入了红军。不过,当陈奇跟随红军离开家乡后,他的家人接连死在了地主反动派的报复行动中,陈奇非常伤心,但他并不气馁,这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此后,陈奇历任红四军三十六团班长、红九军二十五师排长、二十七师八十团营长。陈奇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作战,他作战勇猛,总是一个人带队冲在最前面,一次战斗中,敌军对红军阵地进行强有力的冲击,陈奇和战友们匍匐在工事前,顽强地阻击着敌人。

就在这时,陈奇忽然感到嘴巴、脖颈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原来一颗流弹正好打在了他的嘴上,又穿透了他的颈部,顿时鲜血直流。一位战友看到陈奇负伤了,说:“陈奇,你伤得很严重,快撤吧,阵地我们来守!”

陈奇摇了摇头,坚定地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敌人不退,我绝不撤退!”

就这样,陈奇强忍着剧痛,继续坚持战斗,直到敌军撤走以后,他才去后方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说:“你真是命大,子弹要是再偏一点,打到了颈动脉,你现在就是一具尸体了!”

陈奇笑道:“子弹也长眼睛,看来老天爷还想留我一命!”

不久后,陈奇的伤刚刚复原,他又投入了战斗,他跟随主力部队长征,又被编入西路军。战斗中,陈奇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他身受重伤,一边赶路一边寻找大部队,后来不幸被捕,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营长身份。敌人要他陈奇押解到兰州,途中他趁敌人不注意,逃了出来,不久后找到了援西军,成功归队。

抗战时期,陈奇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团长、团长,鲁中军区第二团团长、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警备一旅旅长等。一九四四年,鲁中军区决定在葛庄设伏,打击日伪部队。原本二团接到的命令是担任阻击任务,但陈奇却坚持要求担任主攻,他找到了军区首长王建安,说:“司令,我请求担任主攻作战!”

王建安看了陈奇一眼,说:“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主攻’和‘阻援’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你们团要是不‘阻援’,谁来干?”

陈奇急道:“司令,你是知道的,之前老二团哪一战都是主攻,老二团战士们以此为骄傲,现在战士们听说只是‘阻援’,一个个都不干了,都说司令你对老二团不公,‘大材小用’!”

王建安笑道:“嗬,看来老二团对我意见很大啊!”

陈奇忙道:“战士们也是有口无心,他们实在是太想担任主攻了!”

王建安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看这样吧,你们二团先阻援,关键时刻,我会让老二团上场的!”

此后,陈奇率领老二团,对日伪援军予以坚决的打击,敌援军硬是没有越过老二团的防线。后来,王建安亲自下令,命令陈奇率领一个营参加了最后的围歼,老二团战士们都非常勇猛,在战斗中如狼似虎,杀了不少鬼子,令敌人闻风丧胆。

建国初期,陈奇担任三十二军九十五师师长,一九五零年,由于长年高强度工作,以至积劳成疾,加之旧伤复发,大量咳血。陈奇不得已离开部队,到医院养病,此后一直卧病在床,再也没有在军中任职。

一九五二年,中央对全军干部进行评级,当时陈奇已经没有军职,而且此前最好职位只是师长,不过,中央还是将他评为准军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华东军区领导这样评价陈奇,“他的资历很高,德才兼备,如果不是因为身体不好,他将担任更大更多的工作!”一九五五年九月,军区首长亲自将授予陈奇少将军衔的命令状,送到了陈奇的病榻前。

一九五六年,陈奇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中央特批他为“烈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