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六经之要 六经之失\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 《五经四书》是儒家经典。五经最初是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后来《乐经》轶失,剩下五经。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代朱熹将《礼记》中的两篇重要文章《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五经与四书放在一起,称“五经四书”,作为后世儒学经典教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六经作了总评,用精炼的语言,指出了六经的精华、要义,同时也指出了学习六经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容易造成的失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六经之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诗经》,本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撰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首。后人将这部诗集称为经,作为儒家六经之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疏通知远,书教也。”《书经》,又称《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资料,通过学习《书经》来了解历史,要我们通达,透彻地了解世故人情,拥有远大的情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教人懂得礼节,恭敬、庄重,彬彬有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4,“挈静精微,易教也。”“挈静”,是指具有哲学的、宗教的思想的圣洁;“精微”,是具有科学精神。所以,《易经》融合了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5,“广博易良,乐教也。”“易良”是由坏变好,平易善良的意思。《乐经》内容广博,包括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教人变得善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6,“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比事”意思是知识渊博,知道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怎么去处理,好的、坏的经验都知道。“比事”拿过去的事来类比。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的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六经之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经之失,不是六经本身的过失,而学六经不得其正之失。是我们在学习六经的过程中,不得要领,不能正确理解六经的要旨,容易形成的失误,错误的观念。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诗》之失,愚。”读《诗经》不要读成书呆子、穷酸书生,那就成了大笨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书》之失,诬。”是讲读史书,要注意其真实性问题,历史是被叙述的,写史的人对难免有主观的看法,有历史局限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礼》之失,烦。”礼很重要,但要是变成繁文缛节,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累赘,就失去意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4,“《易》之失,贼。”学易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本事很大。所以人品很重要,如果人品不行,能力越强,越容易做坏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5,“《乐》之失,奢。”不能只顾追求艺术,把社会风气变得奢靡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6,“《春秋》之失,乱。”读了《春秋》,知道诸候之间的勾心斗角,军事斗争,还要懂得春秋大义,不然,了解了军事斗争的哲学,也可能去造反,变成社会动乱的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3246393338762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