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測當時這個班的紅軍戰士在此宿營,因爲海拔高、空氣稀薄,以及食物匱乏犧牲。"\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川報觀察記者 蔣松 祖明遠 徐中成 楊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川在線記者 韋維 視頻報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sichuan.scol.com.cn\u002Fimg\u002Ffile\u002F20190728\u002F20190728154613_2871.mp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8日上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B組來到紅原縣刷經寺鎮亞休村。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川報觀察記者 蔣松 祖明遠 徐中成 楊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川在線記者 韋維 視頻報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sichuan.scol.com.cn\u002Fimg\u002Ffile\u002F20190728\u002F20190728154613_2871.mp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8日上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B組來到紅原縣刷經寺鎮亞休村。在距離村口8公里、海拔4500米的雅克夏山埡口前,安眠着12名紅軍烈士。那裏是海拔最高的中國工農紅軍烈士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海拔約爲3100米的亞休村出發,記者沿山路向上,用了1小時左右,纔來到距離村口3公里的紅原縣愛國主義教育點。爲便於紀念,當地又在此建了紅軍墓。從這裏再向上走6公里,才能抵達紅軍烈士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當地人介紹,1952年解放軍剿匪部隊途徑雅克夏山時,在埡口前發現了12具遺骸,都是頭朝北、腳朝南,間距相近。根據骸骨上沒有彈痕、殘存的皮帶扣,經老紅軍辨認,判斷爲1936年8月翻越雅克夏山北上的紅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測當時這個班的紅軍戰士在此宿營,因爲海拔高、空氣稀薄,以及食物匱乏犧牲。他們犧牲的地點,距離雅克夏山埡口只有1公里,翻過去就是黑水縣的馬河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2年,解放軍在遺骸發現地用石塊做了一個簡單的墓,用木板作爲墓碑。後來,這個紅軍墓又多次修繕。但直到今天,我們仍不知道這12名英雄的姓氏名字。\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025828156871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