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龍貓,無授權禁轉!

打仗,是爲了奪取勝利,但是花費多大的代價去奪取勝利,則是“戰爭的藝術”。中國的網友習慣把俄羅斯稱爲“戰鬥民族”,但是從冷戰後,世界各類軍事衝突上看,俄軍的傷亡一直偏大,比如第一次車臣戰爭,傷亡高達2.3萬人;第二次車臣戰爭也傷亡7000多人。而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損失數十人,即使是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傷亡人數也不過一百多人。這讓人們形成一種概念:俄羅斯軍隊性格剽悍,行事粗糙,所以在作戰中的傷亡總是大於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美軍。但是從最近透露出的數據上看,這種觀點很可能是錯誤的。

根據參考消息10月2日引述俄羅斯媒體《會議報》的消息稱,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托·邦達列夫近日對媒體表示:3年多的敘利亞內戰中,俄軍在敘利亞總共損失了112名軍人。而且根據邦達列夫介紹,這112人中,因爲俄軍自己的安-26運輸機墜毀和伊爾-20偵察機被誤擊,這兩件事就佔了約一半的人員損失(32+14),所以,真正在戰場上俄軍的損失不超過66人,平均每年22人。三年作戰,才損失幾十人,這已經非常接近美國的“零傷亡”概念。

與之相對的是,根據美國官方的報道,美軍在2003-201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總計陣亡超過5000名軍人,這意味着美軍在伊拉克的年均傷亡超過500人!美俄戰爭人員損失是500:22!相當於22.7:1,美軍的光環被徹底打破。

平心而論,俄軍作爲前蘇聯軍隊的繼承者,其軍隊訓練、士兵的戰術素養以及各類裝備的配合,都是非常講究的,具備很強的作戰能力。特別是在敘利亞戰爭期間,俄軍放棄了在車臣使用的戰術,改爲以優勢航空兵進行長期高強度轟炸爲主,地面部隊配合爲輔的作戰方式。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戰爭期間,出動了包括圖-160、圖-22M3戰略轟炸機在內,各種重型轟炸機,把成噸的炸彈扔在敘反對派的陣地上,同時,廣泛使用號稱“炸彈卡車”的蘇-24M戰鬥轟炸機,和新式的蘇-30SM戰鬥機一道,在重型轟炸機進行地毯式轟炸之後,再使用精確制導彈藥對敵方點狀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在出動地面部隊之前,最大程度的殺傷敵方有生力量。從而大大減少了俄軍的傷亡。

不僅是充分發揮己方優勢航空兵的作用,俄軍近年來進行的內部建設也大幅提升了俄軍的戰鬥力。相對於車臣戰爭時期,俄軍大規模換裝了“蜜蜂”無人機,用於校射火炮和指示目標,同時從伊爾-20電子偵察機被擊落也可以看出,俄軍對敘利亞的電子偵查非常重視,通過細緻的電子偵查和監聽,俄軍才能夠對反對派武裝的部署和行蹤瞭如指掌,由此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作戰計劃,並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在不久前的俄軍部隊和敘利亞“東方獅”的作戰中,這一點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爲了解決伊德利卜之圍,美軍在外圍訓練了一支被稱爲“東方獅”的反對派武裝,該武裝組織在對俄軍的首次作戰中,就遭到俄軍全殲。究其原因,就是因爲俄軍事先偵聽了該組織的無線電通訊,對其部署和進攻計劃瞭如指掌,所以做了有針對性的部署,進而一舉全殲了這支部隊。對此,邦達列夫承認,是因爲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換裝並升級了主要電子系統,並且實現了數字化指揮,讓整個部隊效率大幅提升,部隊的組織水平和戰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從戰場對抗的損失比可見,那個曾經的“北極熊”真的又回來了。從這個角度上說,俄軍顯然比美軍更擅長作戰,“戰鬥民族”這個稱號絕不是浪得虛名。這也是雖然俄羅斯已經因爲蘇聯解體大幅衰落,但是西方卻依然從不敢輕視俄羅斯的根本所在。你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