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茫的時候,讀書最能讓人清醒。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很多人總是愛說這樣一句話:我其實很想看書,但太忙了,沒有時間。

他們的理由大體是這樣的:我的工作很忙,偶爾還要熬夜加班,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哪兒來的時間看書。

可奇怪的是,你會發現這些看似很忙碌的人,無論時間再緊,總有機會在聊微信、刷微博、看電影。

想要看書的人,無論多忙,都可以找到時間;而不想看書的人,即使很閒,也不會主動拿起手邊的書。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

根據人民日報公佈的數據,2018年,我國成年人人均年閱讀量爲8.91本,近三成人有聽書的習慣,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認爲閱讀量少。0-8週歲兒童的家長平均每年帶孩子逛書店2.87次。

很多人現在依然有疑問,我們爲什麼要讀書?下面20個回答,告訴你:

1.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

2.讀書是爲了將來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在閱讀上度過光陰,即使物質貧瘠,精神上卻無比富饒。

3.你的氣質裏,藏着你讀過的書。

你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等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的,你都忘了,剩下來的,就成了你的素質。

4.讀書會讓你成爲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會思考的人。

當看到天邊飛鳥,你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5.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刻,當成一種享受。

讀書、學習,去更遠的地方的意義大概就是,遠離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用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希望我們都可以不被改變。

6.多學一點知識,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爲了讓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讓自己在無所依靠無所事事的時候,有一種嚴肅力量推動你往前走。

7.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旅行。

你可以通過看書,走到天下的各個角落,結交不同的偉人名家。只要打開書,就隨時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8.你讀過的書,喫過的苦,都會鋪成你腳下的路,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讀書的意義在於可以把苦澀的文字變成有靈魂的血液融入生活的肌理,於是在平凡中生根開花。

9.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這樣的堅持是爲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不一樣的素養。

10.讀書,你可以體驗1000種人生。

我們沒有辦法無限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讀書便是最好的方法。

11.讀書可以治療孤獨。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12.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喫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喫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血肉,已成爲身體的一部分。

13.讀書,能解決80%以上的迷茫。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重塑自己的價值觀,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迷茫的時候,讀書最能讓人清醒。

14.讀書可以改變容顏、塑造優雅的氣質。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15.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就是你的格局。

不讀書,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行路,不明白書中涵義。

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有經歷了纔會成爲你的閱歷,最終形成你的格局。正是這些無形的事物,讓你能保持清澈的頭腦看待自己的人生和這個世界。

16.知識,哪怕是知識的幻影,也會成爲你的鎧甲,保護你不被愚昧反噬。

越喜歡讀書的人,越能提高自己,越有更多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個時刻給你回報。

17.讀書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更多可能。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冠軍雷海爲,是一個外賣小哥,他酷愛詩詞,閒暇時間都用來讀書。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他奪得冠軍。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雖然生活樸素,但我們內心豐富;即使深陷泥濘,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1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讀書越多,在科學和思辨中浸淫的時間越長,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便會越深刻。讀書在悄悄幫你認識這個世界,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

生命一天天在書香的濡染中

會變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種靈魂的香味

自然就會生髮出來,飄逸四散

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痕跡

你若讀書,風雅自來

時光流逝,歲月不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