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位於大嶺山鎮大環村的莞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園,佔地面積達3400多畝,種植了6萬多棵莞香樹,東莞每年出產的莞香大部分出產於此。每天下午4點許,國家級“莞香製作技藝”傳承人黃歐都會來到這裏,查看莞香樹生長與結香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嶺山歷來是莞香的主要產地,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莞香產業發展迅猛,逐漸崛起一個古老而全新的產業鏈,莞香文化產業標杆的態勢漸漸凸顯,莞香製作技藝也在不斷傳承與發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今爲止,制香仍是採用全手工製作,這種古老的文化將繼續傳承下去。”黃歐介紹說,大嶺山人的莞香情懷沒有在歷史的洪流中老去,如今,經過大嶺山鎮政府扶持和推動,莞香有機種植與莞香文化產業綜合開發已初具規模,以莞香文化爲主要特色的“莞香小鎮”正加快推進,莞香文化全產業鏈逐步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WVORCDjXXsk8\" img_width=\"1091\" img_height=\"738\" alt=\"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大嶺山:全力構建莞香文化全產業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莞香製作技藝成爲國家級非遺項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1歲的黃歐,祖輩都是本土香農,他也從小對種香、制香耳濡目染。正因爲這個緣故,30年前,原本在商海弄潮的他,看到莞香樹不斷消失,決定轉身當“香農”,重拾自己祖傳的沉香製作技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真要靠着這門手藝喫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黃歐毅然決定走進野地、深山,成天尋找莞香樹。“山裏莞香樹已經很少見了,而能夠找到樹中的沉香,更是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技巧。”黃歐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彼時,東莞經濟騰飛,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不斷出現,一些莞香樹被丟棄在路邊。黃歐捕捉到了機會,然後移植到大嶺山鎮一處小山坳裏種下來。靠着這不到一百畝、千餘棵莞香樹從零開始,順利過渡到以種植園爲基地,以團隊傳幫帶實現種植、採集、加工、營銷的企業經營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9年,佔地200畝的莞香種植園投入使用,黃歐着手開展莞香製作技藝的生產性保護活動,從辨土到合香等30多道工序,始終堅持傳統技藝。黃歐告訴記者,要將一棵莞香樹弄成結香的半成品,是一門非常講究的手藝,砍掉哪個位置,留多大的傷口才能結香,一般人也不懂。而採香則更加重要,如果一不小心弄得支離破碎,其價值就大打折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斷了近百年的莞香製作技藝在黃歐的潛心專研下得以恢復,並在市鎮的大力推動下成功申報了國家級非遺項目。該園後來發展爲佔地3400多畝的國家級非遺保護園,被評爲廣東省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WVOT51N3wTOo\" img_width=\"1107\" img_height=\"739\" alt=\"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大嶺山:全力構建莞香文化全產業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大數據實現莞香產品追蹤溯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6年,黃歐創辦了東莞市尚正堂莞香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莞香產業與文化發展。爲了實現莞香產業的規範發展,尚正堂率先制定、執行《莞香》《莞香薰香》產品質量標準,並與相關單位合作,制訂農業標準化研究項目《莞香有機生產技術標準化研究》、地理標誌產品地方標準《莞香》,爲莞香品質保駕護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尚正堂參與制定的莞香行業標準已成爲全國性行業標準,有效規範莞香的生產加工,更讓莞香一舉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與此同時,尚正堂正致力於莞香大數據雲的建設,對每一棵莞香樹貼標籤,實現莞香產品追蹤溯源,每一塊莞香及其產品都能找到它結香的那棵莞香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莞香要走上產業化要立足科學研究。”近年來,黃歐請來中科院專家教授對莞香製作技藝進行科學歸納研究,建立了尚正堂沉香研究院,並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在優化品種、結香機理、醫學應用研究等方面實現跨越。據他介紹,莞香用於製藥,主要作用是安神、助睡眠、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非常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完善莞香文化產業結構,大嶺山和尚正堂將共同打造莞香小鎮,前期以莞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園爲基礎,着重建設貫穿於生態種植、觀光旅遊、精品展覽、文化休閒、莞香養生等爲一體的莞香文化產業園。\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WVOUC4FKgnih\" img_width=\"1108\" img_height=\"738\" alt=\"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大嶺山:全力構建莞香文化全產業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每年舉辦莞香採香日文化活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年11月22日小雪節氣,是大嶺山香農傳統採香的日子。在當天,香農慢慢將莞香樹內已結香的樹幹鋸開,再使用工具,緩緩取下白木包裹的莞香原材料,這就是今年的頭香。近些年,大嶺山每年都會舉辦莞香採香日文化活動,旨在繼承和弘揚莞香傳統文化,共同探討莞香文化產業發展。黃歐說,采頭香習俗成爲莞香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體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傳播和傳承莞香文化,黃歐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4年前,他就開始全面收集最莞香史料文獻,並找來了專家教授指導建設以莞香文化爲主題的博物館。去年11月,莞香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這裏,可以瞭解到莞香從栽培種植到結香製作的全過程,還能看到不同品類的莞香珍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在館內看到,該館以“歷史中的用香”“歷史中的莞香”“自然中的莞香”“技藝中的莞香”“發展中的莞香”五大部分貫穿於莞香文化,探析莞香的歷史淵源、自然特徵、技藝特徵、前世今生,揭開莞香神祕的面紗。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館還設有莞香製作技藝培訓班,部分學員已把學到的技藝應用到莞香種植和制香工藝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歐介紹,博物館開館後免費對外開放,每週都有社會團體前來參觀,通過陳列展覽、臨展、相關主題活動等形式,發揮博物館科普教育職能,摸索“寓教於樂”的教育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大嶺山鎮做好相關資料的調查、整理及歸檔,對莞香製作技藝進行記錄、疏理和規範,爲莞香製作技藝項目的保護、研究、推廣做了大量工作。如今,在大嶺山鎮政府以及包括黃歐在內的衆多莞香人的努力下,東莞的莞香全產業鏈已基本形成,未來將形成千億莞香產業集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媒體記者 袁健斌\u002F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媒體記者 藍業佐 鄭志波\u002F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媒體編輯\u002F賈慶森\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992550300881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