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婷之所以被稱爲九球天后,自然是因爲她擁有非凡的實力。

2007年女子花式檯球世錦賽冠軍、廣州亞運會九球冠軍、全國冠軍等一系列頭銜便是她超一流水平的最佳證明。

有了一流的水平,還要有美麗的外表。柔順的長髮、甜甜的笑容、得體的衣着,讓潘曉婷成爲衆人追捧的“九球天后”。

凡是潘曉婷參加的比賽,必定有着大批的粉絲苦苦守候,只爲一睹曉婷芳容,或者用相機記錄那些珍貴的瞬間。

貴爲“九球天后”,潘曉婷的一舉一動都被網友密切關注,但是絕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她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對她爲追求檯球夢想所付出的的努力知之甚少。

潘曉婷的父母都是山東濟寧拖拉機廠的工人。父親潘健在廠裏做過車工、木工,還是廠招待所的負責人,他是個意識超前的父親,喜歡運動,尤其是檯球,在濟寧當地相當有名,人送外號“潘一杆”,正是他培育了當今的“九球天后”。

1997年初夏的一個上午,潘曉婷收到了美院的通知單,不是入學通知,而是一紙落榜通知單。

12年的夢頃刻間成了泡影,潘曉婷關起門來哭了整整一天。

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還會爲你打開另一扇窗。潘曉婷被爸爸帶到了檯球桌邊,正式學起了檯球。

從此,球館裏那間放雜物的小倉庫裏多了一張單人牀、一個衣櫃。

潘健成了潘曉婷的教練,他給潘曉婷做了硬性規定:每天練球八至十二小時,沒有周末,一個星期只能休息半天。

潘曉婷經常一練就是一整天,有時生病了,剛掛完吊瓶,回來還要繼續苦練。

除此以外,潘健還給買來沙袋綁在女兒手臂上,進行基本功訓練,十幾個小時下來,潘曉婷只感覺身上任何一塊肌肉都不聽使喚。

潘曉婷剛開始練習的是斯諾克,直到1998年在電視上得知了將有一場九球比賽在北京舉行,潘曉婷纔開始練習九球並報了名。

但是由於家裏沒有錢,練習用的檯球設備都由潘健自己想辦法制作。潘健之前學過木工,會用機器車出球牀的腿,他還用水泥板當大理石板,用做大衣的綠色呢絨布當檯布,自己製作了所有球桌的框架,就這樣,潘曉婷開始了九球生涯。

潘健爲了給她找對手,不得已用上了特殊手段--以賭球的方式做誘餌,那個時候潘曉婷跟男球手打球,幾乎沒有什麼贏的機會。

潘曉婷就是這樣,不斷地輸錢,不斷地尋找練球的對手。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潘曉婷的球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8年,潘曉婷一家三口赴北京參加"歐立歐杯"全國女子九球公開賽,住在一間類似於防空洞的小旅店內,房間是半地下室格局,裏面特別潮溼,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黴味,但是比較便宜。每個房間三張牀,每天15塊錢。

後來,年僅16歲的潘曉婷一路過關斬將,從64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拿到冠軍,獲得了4000元的獎金。

當時潘曉婷只有一個要求:喫一隻38元的烤鴨。沒想到潘健直接把潘曉婷帶去了全聚德,當潘曉婷發現這兒的烤鴨賣100多一隻時,爲了省錢,直接告訴潘健自己不想喫了,潘健一再堅持,最終父女倆只點了半份。

如今潘曉婷已經是功成名就,檯球也不再是她事業的重點,跨界文娛圈、賽車圈,各種如名媛一般的走秀,讓很多人開始質疑她的身份。

在上個月底,她剛剛度過自己37歲生日,依然無人敢娶的九球天后可謂生活得隨心所欲,誰說女子一定要嫁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