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30日電全球保護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單一舉措——中國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貿易——已於2017年12月31日全面實現。最新調查顯示,中國象牙禁貿令自2017年末出臺以來,表示不會購買象牙製品的人數大幅增加。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9月28日載文稱,中國象牙禁貿令已經實施九個多月,有意向購買象牙製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少。民意調查公司GlobeSca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近聯合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在2000多名中國受訪者中,72%的人表示不會購買象牙製品。而去年中國還未禁止象牙交易時,這一數字僅爲50%。

世界自然基金會象牙保護項目負責人簡維特弗伊(Jan Vertefeuille)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說如果中國能禁止象牙貿易,局面將完全不同,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中國的象牙禁貿令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2018年1月起,除了有更多中國消費者直接表示不會購買象牙製品以外,中國象牙的實際購買量也減少了。禁令下發前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的六個月裏曾購買過象牙製品。而根據最近的調查結果,這一數字減少至12%。

中國全面禁貿象牙,姚明呼籲公衆勿觸犯法律。圖片來源:野生救援WILDAID網站

原因及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瞭解象牙貿易禁令的人只有8%左右。維特弗伊稱,儘管在禁令實施後,這個數字翻了一番,但還是太低了。

維特弗伊說,“鑑於禁貿令的知曉度太低,我們不能肯定地說,當前的局面是禁貿令的功勞。但不管怎樣,人們慢慢開始瞭解了,這是令人振奮的。”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及有組織犯罪的專家萬戴費爾巴布-布朗(Vanda Felbab-Brown)表示,接下來要對那些2017年有意願購買象牙製品但2018年卻表示不會購買的人羣進行調查。她說,“你想知道有哪些人改變了主意,詢問他們爲什麼改變主意,是因爲禁貿令,因爲公益廣告,還是因爲‘我奶奶告訴我要保護無辜的小象寶寶’呢?”

她說,“禁令確實有效,但能發揮多大的效果要取決於個人、社會和文化的具體情況。那些有意購買象牙製品的人會更容易觸犯法律嗎?”

她表示,想要實現有禁必止,必須嚴格執法、嚴懲買家。“我認爲中國執法部門大規模的搜捕行動能產生不小的威懾力。而且,這種行動不能只搞一次,要對走私犯開展一系列打擊行動。”

象牙製品買賣

原先合法的象牙專賣店已經收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支持成立的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2018年對71家禁令下達前合法出售象牙製品的店鋪進行了實地調查。走訪發現其中1家已經關門大吉,另外54家的貨架上也看不到象牙的蹤跡了。

維特弗伊說,“之前的合法經銷店已經不再出售象牙了,這很令人高興。但還必須盯緊地下交易。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一項市場調查發現,有黑市在非法出售大量象牙製品,儘管數量跟之前比確實有所減少。”

費爾巴布-布朗指出,最近有人實地探訪發現,中國出現了許多象牙黑市以及新的潛在客戶羣。所以,儘管有些之前想購買象牙的人現在放棄了,同時也可能有新的城市移民或新興中產階層還沒聽到宣傳或是不知道禁貿令。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提高大衆對象牙禁貿令的意識,嚴格執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抵制象牙製品”的行列,這讓維特弗伊頗爲振奮。她說,需要鼓勵年輕一代在同齡人中多多宣傳。中國政府也需要與非政府組織加強合作,擴大宣傳教育。私營企業,特別是旅遊行業,應該協助有關部門對中國遊客境外購買象牙製品的現象進行打擊。

禁貿令落地後,出境旅遊人羣購買象牙製品的意向實際上有所增加。“我們打算對此進行進一步研究,” 維特弗伊說道。我們目前還不清楚爲什麼那些遊客購買意願更高了。

泰國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出境遊目的地之一。在那裏,遊客可以購買到象牙製品。爲了打擊象牙買賣,世界自然基金會將於下週發起試點項目。十一黃金週和春節等節假日是旅遊高峯期。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利用定位技術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向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發送信息,提醒遊客注意象牙禁貿令,旅遊期間不要購買象牙製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