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帝網 雷建平 7月28日報道

暴風集團今日發佈公告,稱於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

暴風集團稱,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暴風集團曾在A股風雲一時

據瞭解,暴風集團也曾經風光一時,在2015年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暴風集團就是最搶眼的明星企業之一。

自上市以來暴風集團在A股創造了39個漲停,是當時A股的神話,帶動一波中概股迴歸潮,暴風集團的市值也一度突破400億。

隨後,暴風集團開始新一輪佈局,宣佈把公司劃分爲VR(虛擬現實)、TV(電視)、秀場、視頻、文化五大業務羣,各自擁有獨立發展方向,保持未來都有單獨上市的可能性。

暴風集團還招攬原創維集團副總裁劉耀平任暴風TV CEO、前天天動聽創始人黃曉傑任暴風魔鏡COO。暴風集團希望已不再限於視頻概念,而是把自身打造爲一家娛樂公司。

馮鑫當時說,“以前暴風科技的天花板是中國互聯網視頻公司估值都在百億美金以下,而暴風上市後面臨一個機遇期,能夠讓暴風科技衝破視頻領域,去做更大的事。”

但隨着國內資本市場巨大的變化,與樂視網類似,暴風集團的局面也開始不妙,其中,暴風魔鏡一蹶不振,暴風TV也持續陷入到虧損和被討債的狀態。

而與樂視控股創始人賈躍亭不同的是,賈躍亭曾經在高位套現過數十億,而馮鑫並未在高位減持,甚至還因爲擔保,陷入到債務危機中去。

2018年7月,暴風集團曾發聲明就“暴風集團市值不到35億 馮鑫和公司高管紛紛減持”的媒體文章做出回應,稱文章中提到的三家合夥企業瑞豐利永、融輝似錦和衆翔宏泰是暴風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

“馮鑫作爲三家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在三家企業中持有很少的份額。馮鑫聲明不會在減持計劃中減持在三家合夥企業中的份額,不會減持暴風集團股份。”

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或源於一場資本冒進

馮鑫此次的風波可能源於2016年的一場資本冒進。當年,暴風集團剛剛在A股上市,並快速成爲A股明星企業,找過來的合作方很多,這其中就有光大。

2016年5月23日,暴風集團與光大合作,要用52億元的槓桿完成對國際體育版權代理巨頭MPS 65%股權的收購。

暴風集團、馮鑫及光大浸輝還簽署了一份意向性協議《關於收購 MP&Silva 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

各方如意算盤是,馮鑫爲光大資本的投資兜底,承諾MPS收購後注入上市公司。

但MPS這家公司被收購後,卻持續走下坡路,2018年10月17日,經FFT申請,英國高等法院下令將MPS進行破產清算,這距離MPS被收購還不到2年半的時間。

隨着資本市場持續回落,市值大幅縮水的暴風集團也無力將公司裝入上市企業。

中國資本被三個意大利人割韭菜,讓各方很憤怒,尤其是招商銀行出資近35億,損失慘重。

一怒之下,招商銀行還對光大證券展開訴訟,要求要求光大資本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爲34.89億元。

而在這場風波中,各方損失的利益巨大,光大方面也不會輕易放過馮鑫,馮鑫作爲實力相對較弱的一方也自然難逃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