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創建新的根據地,8月11日,毛澤東在給王震部隊電報中,指出:日本投降,內戰迫近,你們任務仍是迅速到達湘粵邊與廣東部隊會合,堅決創造根據地準備反擊內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此,毛澤東在8月11日指示:各地對蔣介石絕對不應存在任何幻想,必須在人民中揭破其欺騙,對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危險應有必要的精神準備。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倪德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fa8d3df65fa48cd95eadb272094e6ba\" img_width=\"491\" img_height=\"400\" alt=\"日本投降前夕,毛澤東做出了五大戰略佈局,決定了中國的命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毛澤東1945年6月在給王震南下部隊電報中,估計日本失敗尚有一年半。1945年8月4日,毛澤東在給李先念的電報中,預計日本投降尚需 一年。6天后,即1945年8月10日晚,據《毛澤東年譜》記載:毛澤東得知日本已準備投降。毛澤東從何渠道獲此消息,《毛澤東年譜》沒有解釋,《毛澤東傳》也沒有記載,毛澤東此後也從未提及信息來源一事。信息來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日本正式投降前五天,毛澤東做出了五大戰略佈局,這五大布局決定了中國的命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做出由兵力分散向兵力集中的戰略佈局。抗戰以來,八路軍、新四軍以游擊戰爲主,兵力分散。抗戰期間兵力分散,不易被日軍大規模喫掉,有利於機動靈活消滅日僞軍,有利於牽制大量日軍,更有利於武裝和發動羣衆。既然得知日本投降,不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來,就沒有力量大規模消滅日僞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此,8月11日,毛澤東指出:各地應將我軍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遊擊狀態,分甲乙丙三等,組織成團或旅或師,變成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集中行動,以便在解決敵僞時保證我軍取得勝利;解決敵僞後,主力應迅速集結整訓,提高戰鬥力,準備用於制止內戰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毛澤東這一戰略調整和佈局,爲迅速繳械日僞軍做了充分準備,爲擴大解放區和保衛解放區做了充分準備,爲制止內戰和不得已而反擊內戰做了充分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做出由制止內戰向堅決反擊內戰的戰略佈局。蔣介石骨子裏想打內戰,消滅共產黨。毛澤東想方設法制止內戰,冒着生命危險親赴重慶談判就是制止內戰的實際行動。制止內戰的最好辦法,就是堅決回擊內戰。毛澤東在得知日本投降的當天,就指出:蘇聯參戰,日本投降,內戰迫近。第二天又強調:蘇聯參戰後,日本已宣佈投降。國民黨積極準備向我解放區收復失地,奪取抗日勝利果實。這一爭奪戰,將是極猛烈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此,毛澤東在8月11日指示:各地對蔣介石絕對不應存在任何幻想,必須在人民中揭破其欺騙,對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危險應有必要的精神準備;各解放區應有必要兵力防禦國民黨進攻,國民黨一旦向我大舉進攻,我應準備調動兵力,對付內戰;放手武裝羣衆,放手提拔地方幹部帶兵;放手發動減租,組織羣衆,以便迅速確立我黨在羣衆中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8月13日,毛澤東提出制止和反擊內戰的三原則。第一,蔣介石左右手拿刀,我們也左右手拿刀;蔣介石磨刀,我們也磨刀;蔣反我亦反,蔣停我亦停。第二,蔣介石對於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第三,內戰不論哪一天爆發,我們都要準備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做出由分散佔領向重點佔領的戰略佈局。抗戰勝利前,蔣介石躲進了“峨眉山”,國民黨的主要勢力自然也隨之集中在西南地區,實力雄厚。中國大部分地區爲日僞佔領。毛澤東得知日本投降後,認爲動用我黨的全部武裝力量全面奪取日僞佔領區,不現實,也不可能。切實可行也最爲緊要的是重點佔領中小城市,廣大鄉村,交通要道,擴大解放區,創建新的根據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佔領中小城市,8月10日,毛澤東在給華中局電報中指出:你們所處地位不可能奪取大城市,而應乘機擴大地區,奪取武裝,奪取小城市,發動羣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佔領廣大鄉村,8月12日,毛澤東在給華中局電報中指出:江南力量就地向四周發展,奪取廣大鄉村及許多縣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佔領交通要道和擴大解放區,8月11日,毛澤東說:佔領一切可能的交通要道。8月12日,毛澤東又強調:江北力量的任務是佔領津浦路,配合八路軍佔領隴海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創建新的根據地,8月11日,毛澤東在給王震部隊電報中,指出:日本投降,內戰迫近,你們任務仍是迅速到達湘粵邊與廣東部隊會合,堅決創造根據地準備反擊內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毛澤東重點佔領的佈局。其一,爲迅速消滅日僞軍做了準備。其二,迅速擴大了我黨的武裝力量。其三,迅速做好了反擊內戰的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做出由拒絕原地待命向迅速繳械日僞武裝的戰略佈局。8月10日深夜,朱德發佈命令:要求各解放區抗日部隊向附近敵僞送出通牒,限其於一定時間內繳出全部武裝。不繳槍者堅決消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然而,蔣介石卻下令說:朱德發表的命令,是一種“唐突和非法之行動”。並命令八路軍總部:“所有該集團軍所屬部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對於蔣介石的逆行,毛澤東予以堅決反擊。8月13日,他連續撰寫《蔣介石在挑動內戰》和《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在輿論上徹底揭露了蔣介石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和發動內戰的陰謀。輿論上反擊蔣介石的毒計是遠遠不夠的,關鍵要用實際行動迅速反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8月11日,中央連續發佈了六道命令:命令賀龍領導的武裝部隊、聶榮臻領導的武裝部隊等各解放區的武裝部隊,向一切敵佔交通要道展開積極進攻,迫使日僞軍投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8月15日,以朱德總司令名義直接給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茨下了七道命令:諸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聽候我軍命令;所有被我軍包圍的日軍,保存一切武器、材料,靜候我軍受降;所有在我防區的飛機、艦艇,應即停留原地;一切物資設備,不得破壞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毛澤東的《蔣介石在挑動內戰》和《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三篇文稿及十三道命令。由於採取迅速反擊蔣介石的陰謀和就地接受日僞軍投降的政策和行動。使我們黨既及時制止了內戰,又爲徹底最後消滅日寇做了充分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做出由配合蘇軍作戰向東北直接進軍的戰略佈局。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毛澤東指出: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作戰。同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對蘇聯對日宣戰,表示熱烈歡迎。8月12日,毛澤東指示我華北各部隊務速分兵北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東北,地理位置、物質資源、人力資源等都極爲重要。九一八事變,特別是七七事變以來,毛澤東高度重視東北。中央兩次專門研究和部署東北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東北抗聯。1939年1月26日,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在聽取關於東北抗聯的報告後,他指出: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最久,有七年的歷史,現在雖只有一萬人,但成爲很好的基礎。現在的問題是使中央同東北抗日聯軍建立聯繫,首先派出交通員並設法派電臺去。東北抗日聯軍,如果有好的領導,在山村及反對民族敵人等條件下有發展的可能,否則也有削弱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東北工作刻不容緩,關係中國未來局面至巨。1944年9月4日,中央專門開會研究東北工作,毛澤東指出:滿洲工作之開展,不但關係中國未來局面至巨,而且已成刻不容緩之緊急任務。指示晉察冀分局及冀中區委、冀熱區黨委,山東分局及膠東區黨委各成立一滿洲工作委員會和領導一切可能的力量開展滿洲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此,毛澤東在指示我軍配合蘇軍作戰的同時,迅速決定派部隊直接進軍東北。8月12日,毛澤東命令冀東三個軍分區部隊分別向承德、赤峯、瀋陽進軍。同日,指示山東分局,萬毅東北軍速即完成出發準備,待命開往東北。毛澤東及時做出直接進軍東北的戰略佈局是決定解放戰爭勝利的關鍵一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五天,毛澤東是怎樣工作的呢?《毛澤東傳》記載:抗戰最後勝利,是毛澤東早就預料到的。但它來得那樣快,卻是毛澤東沒想到的。整個局勢在短時間內發生急轉直下的變化,無數新問題一下子湧來,需要迅速地作出決斷。毛澤東以驚人的精力,日以繼夜地投入工作。爲了應付瞬息萬變的形勢,毛澤東干脆把辦公室搬到棗園的小禮堂,一面處理日常事物,一面接見各地來請示工作的負責人和將領。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多個小時。辦公桌是原來的一張乒乓球檯子,中間擺着筆墨紙硯,別無它物。毛澤東餓了,就啃幾口餡餅或麪包充飢。小禮堂周圍放着一圈長條靠背木椅,來自各地的幹部坐在那裏等候他的指示。這就是毛澤東五天做出五大戰略佈局的工作情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者單位:中央黨校科研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9959071282023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