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约记者 王 坚\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e029ed0aafc4ef59e8189456341ee5a\" img_width=\"2367\" img_height=\"3528\"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穿行在蜿蜒盘旋的闽西山区公路上,我们的目光急切地在青山绿水间搜寻,仿佛顷刻之间,那沉默的山岭丘壑之间,立刻会显现我们迫切寻找的昨日风云。此行目的地为永定区堂堡乡。这个位于永定西北部的山区乡镇,被重重的大山密林所包围,平添了几分神秘和雄浑深沉。90年前的风雨岁月中,远道而来的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来到堂堡,从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时至今日,许多村民仍在津津乐道毛泽东三进堂堡发动工农、指导革命实践的红色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4815ce0ebcd461985bba7e2a2961f42\" img_width=\"737\" img_height=\"355\"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0334b9fecf34465a593eb96e9625569\" img_width=\"945\" img_height=\"613\"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2011年7月,原永定县委党研究室确认居易楼为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一进堂堡:居易楼来了“杨先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居易楼是堂堡镇河坑村的一座百年土楼建筑,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绕楼而过。它庞大的身躯矗立在高山脚下,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进退自如,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它成为红四军灵魂人物毛泽东的临时住所。堂堡乡文化站长沈伟群热心家乡红史,从小生长在堂堡,耳濡目染长辈们讲述的红色典故,成了乡村红史的“权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上个世纪70年代原永定县党史部门对亲历者的采访调查,1929年5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一举攻打龙岩城,接着又相继攻打坎市、湖雷和县城。28日,红四军第二、三纵队回师湖雷。下午,向堂堡进发。当晚,分兵到河坑、村中、下村一带活动。当晚毛泽东就住在河坑居易楼。不过,村民们都不知道他是毛泽东,只知道他的化名‘杨先生’。1977年8月,78岁的原河坑工会主席沈凤金回忆,山高地远的河坑很早就有党的地下组织,他的弟弟沈凤贤在1926年前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永定早期的革命领导人张鼎丞、阮山等经常在河坑一带开展秘密活动,因此很快成为可靠的红色堡垒。沈凤金清楚地记得,‘杨先生’当时是骑着一头骡子来的,住的房间红军用粉笔在门墙上写着‘杨先生室’字样。同来的还有贺子珍,但是限于当时的特殊原因访谈记录没有记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56岁的居易楼居民沈培昌向调查人员反映,‘杨先生’来到居易楼时,他已经9岁,能记得许多事了。‘杨先生’穿的是一身灰布衫,当晚住在居易楼的善庆堂。因为是在雨季,身上还披了蓑衣,到家就把蓑衣解下挂在屋柱上。吃过晚饭,毛泽东就在善庆堂召开了由当地干部和群众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大人特地叮嘱沈培昌说,‘杨先生’要开会,小孩子不能吵。毛泽东同志善于走群众路线,初到堂堡,就在居易楼召集群众开会,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情、敌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时年82岁的烈属沈福维陈述,‘杨先生’到达的季节是在农历五月份,还没有割稻谷的时候。农田的黄瓜已经成熟,篱笆架上到处都是清脆多汁的黄瓜,十分诱人。天气炎热,一路行军的红军战士汗流浃背,经领导同意摘下了农户的十几条黄瓜,同时把一块银元放在瓜棚下的石头上。第一次看到红军的堂堡群众,都把这事传为佳话。当时79岁的熊彬兰老人回忆,‘杨先生’住在居易楼期间,她亲手打了一双布草鞋送给他,可是‘杨先生’自己舍不得穿,又转送给部下了。当时,闽西革命先驱张鼎丞也随同‘杨先生’一起住在居易楼。张鼎丞住了一间大房,‘杨先生’住在灶下顶角的一个房间,房间外面有个林板铺的大晒台。这个晒台在‘大集体’时因堆放稻谷失火,后来拆掉成平地了。红军在居易楼住了两天,每天都把地板扫得干干净净的。走的时候,‘杨先生’还问大家家里有没有丢失什么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鲜活的亲历者口述资料,在我们眼前描绘出毛泽东平易近人、深入群众、关心民生的动人情景。若干年后,当村民们知道当年的“杨先生”就是毛泽东时,沧桑百年的居易楼从此获得了一份特殊的荣耀,这番与伟人的际遇也成为村民们共同的骄傲。然而当时的土楼居民并不知道,化名“杨先生”的毛泽东在居易楼里还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就“党的工作范围”展开讨论。这次会议焦点集中在红四军前委是否管得太宽了、权力是否过于集中?是否包办了下级党部的工作,代替了群众工作?前委是不是书记专政,有无家长制倾向?要不要成立军委?这些问题直指要害,会上双方争论十分激烈,未能统一意见。尽管因当时军情紧急,会议无果而终。但无疑是一次探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事关人民军队前途命运的重要会议。由于民国时期的堂堡乡曾隶属湖雷区管辖,所以被称作“湖雷会议”。这个称谓一直被现有的党史资料沿用,但其真正的会议地点就在居易楼这是由来已久并且经过专家认定的史实。2011年7月,原永定县委党研究室确认居易楼为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并特地挂牌标示。\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二进堂堡:和乡村夫子结为知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早在1928年6月永定工农暴动前夕,堂堡就成立了中共特支,曾一凡(又名曾维丰)任特支委书记。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特支成员阮维周在外龙潭龙云学校,沈炳堂在河坑振兴学校,赖连璋在赛智学校,黄国香、阙扶标、阙晨源在三堡培林馆学校,配合阙海凤、阙树槐、沈洪顺等人宣传进步思想,发动农民反对军阀苛捐杂税和地主豪绅的重租高利贷剥削。并成立了农民协会和“铁血团”等革命组织,开展政治、军事训练,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开展。特支委的建立,为堂堡地区开展革命武装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也为迎接红四军进入永定,打开堂堡地区的武装斗争局面奠定了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红四军首次入闽后,毛泽东始终在苦苦寻觅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发展武装斗争力量的正确道路。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活跃的堂堡自然引起他极大的关注,“一进堂堡”亲身感受了当地的浓厚革命氛围,毛泽东意犹未尽。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再次化名“杨先生”,由红四军第一纵队王良部护送,和夫人贺子珍再次从上杭大洋坝经永定虎岗进入堂堡,毛泽东二进堂堡,这次是住在乡里的一所私塾学校“竹林馆”,当地人俗称“竹头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669b37ab6e84446a26d497daee2d2ef\" img_width=\"945\" img_height=\"1422\"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竹林馆大门今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竹林馆位于堂堡中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当地赖氏先祖吉岩公所建。这是一座二层楼的土木结构四合院式学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这里地点相对僻静,背后有一棵百年大樟树和一片茂密的竹林,门口有一口山泉水井,还有几口清水池塘。竹林馆的大门两边原来有一副行书对联:“竹对高峰堪架笔,林前屏案好作书。”可惜现只留下门额上的“竹林馆”三个大字。毛泽东饱读诗书,文人气质浓厚,这座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客家乡村学堂,迎合了他精神生活某个方面的需求。在这里,他一边读书看报,和当地思想进步的文人畅谈交流,一边夜以继日调查研究、深入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c987a6303a4b7b97669e5b2e5a1700\" img_width=\"945\" img_height=\"1422\"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原公安40团老战士沈汝洲讲述毛泽东在堂堡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现年88岁的堂堡乡下村村民、原公安40团老兵沈汝洲,其大伯沈义光、二伯沈汉光都是红军烈士,据其二伯母孔四兰生前讲述,毛泽东在竹林馆不但和劳苦群众打成一片,和堂堡乡的一些知识分子更是交往频繁,结成莫逆之交:“毛泽东是大学问家,他在堂堡很注重听取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家住堂堡河坑村壁子上的沈梅南老先生,早年外出求学,参加了国民革命战争,后来回乡以教书为业。1926年10月北阀军进入永定后,他积极宣传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政策,组织秘密农会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成为中共堂堡特支委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9年10月被推选为堂堡(第二)区赤卫队大队长。沈梅南在堂堡威望很高,不但在生活上对毛泽东夫妻照顾周到,平时也经常和毛泽东座谈,探讨革命斗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0fcb03d801141a1b7c3e889ad72fee3\" img_width=\"650\" img_height=\"429\" alt=\"1929: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寻访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足迹\"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赖德轩和孔金梅夫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竹林馆学堂教书的赖德轩先生(原名赖承先)当年正好30岁,他的夫人孔金梅19岁。赖德轩是堂堡村中竹头下赖屋人,早年以教书为生。因为得罪了堂堡的反动地主,外出在永定坎市教书,期间认识了邓子恢,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8月7日,毛泽东二进堂堡,赖德轩和孔金梅夫妻负责接待毛泽东、贺子珍夫妻,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8月10日,龙岩白土、永定坎市的反动民团闻讯而来,赖德轩夫妻掩护毛泽东一行转移到合溪。途中情况危急,躲进一个山洞。因为婴儿啼哭,孔金梅用乳房堵住孩子的嘴巴,孩子因此窒息而死,毛泽东等人才得以化险为夷。这件事情堂堡一带的群众都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赖德轩1929年10月任中共堂堡区(第二区)区委委员,1931年11月邓子恢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长后,调赖德轩任中央政府财政部科长。1935年,赖德轩在江西瑞金铜砵山的游击作战中牺牲。丈夫牺牲后,孔金梅在瑞金、宁化、长汀一带坚持地下斗争,为了躲避反动势力的追杀,后来在宁化泉上出家为尼。全国解放后,邓子恢指示寻找孔金梅的下落。1957年,孔金梅请泉上的地方干部代笔写信给毛主席和邓子恢,中央收到信后,派人到泉上看望她,并送来了慰问金。1959年,邓子恢在龙岩接见孔金梅,并请她去北京安享晚年。孔金梅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不愿意给政府添麻烦,又回到了泉上普光寺。她谢绝了中央政府的生活费,在普光寺一直生活到1998年去世。堂堡的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多,毛主席和堂堡有缘份,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或许就有在堂堡调查研究的一份功劳呢!”\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进堂堡:山乡建政红旗飘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沈汝洲老人的肺腑之言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情缘,1929年9月下旬,毛泽东的疟疾病在永定合溪名医吴修山的调理下渐有好转后,又从歧岭、经湖雷的上湖、黄沙坑第三次来到堂堡。这次毛泽东还是化名“杨子任”,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再次下榻堂堡中村赖屋的“竹林馆”。期间,他念念不忘党和军队的前途命运,了解和分析国内国外形势,一边疗养身体,一边深入堂堡的河坑、三堡、寨下、朱罗等地,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指导土地革命实践。竹林馆距离居易楼仅数千米,现年94岁的居易楼女主人王金莲告诉我们,“杨先生”第二、三次到堂堡住在竹林馆,但还去过居易楼几次,每次去大家都很高兴,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样,乡亲们都说“杨先生”重感情、不忘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新上任的堂堡乡党委书记张臻喜高度重视堂堡红色文化建设,他深有感触地说:“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结合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堂堡今后要着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据当地党史资料记载,1929年10月,在时任中央委员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成立了中共堂堡区(永定第二区)区委,阮维周任区委书记,范振明、许康克、许永亮、赖德轩、沈梗清、徐明高等任区委委员。毛泽东在堂堡期间,亲自指导培养发展了一批当地的进步青年投身革命,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共有党员120多人。同时成立了堂堡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由廖林通、阙达彬、沈洪顺等担任,下设军事、肃反、文化、财政、土地等委员会。在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堂堡革命群众焚烧地契、债约,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并先后建立了堂堡、三堡、香溪等乡苏维埃政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风起云涌的中央苏区斗争实践中,堂堡涌现了一大批精英骨干。阙海凤,1900年4月出生于堂堡赛智背头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铁匠为业,同年夏在赛智创办红色兵工厂并任厂长。1929月5月参加红四军,1931年3月因“肃社党”的错误在虎岗遇难;阙树槐,1905年出生于堂堡三堡枫山下,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月5月,红四军入永后任三堡乡赤卫队队长,后任永定游击总队大队长、独立团连长,红军主力北上后,任闽西红3支队支队长,1937年1月8日在坎市寨背炉反“清剿”战斗中牺牲;曾一凡,1905年出生于湖雷溪口,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溪口党支部书记,后任堂堡特支委第一任书记,1929年5月后,历任溪口乡苏维埃主席,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等职,1930年下半年调任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报》任总编辑,1931年因“肃社党”的错误在虎岗遇难;廖林通,1904年出生于堂堡下村赤坎,1929年任堂堡(第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因“肃社党”运动在堂堡遇难;沈义光,1910年出生于堂下村,1929年担任堂堡乡少先队队长,1930年扩红加入红12军,因战伤治愈后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教官,1935年在长汀水口与敌作战中牺牲;沈汉光,1913年出生,沈义光二弟,1929年参加红12军,1931年因“肃社党”的错误在虎岗遇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红军主力北上后,在艰辛卓绝的游击战争中,堂堡人民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为首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坚定信念坚持斗争,舍生忘死投身革命,谱写了“20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篇章。1947年秋,党领导的永西北工作团在三堡、虎岗、高陂一带成立,主要在三堡、虎岗、高陂和龙岩大池一带活动。在三堡期间,朱罗坑湖洋头群众张庆清、张梅清为了掩护工作团的同志,被捕入狱后,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家中房屋被烧仍不屈不挠。革命据点村的群众冒着随时可能的生命危险,想方设法为工作团送米、送药。阙美材为工作团买药被敌乡公所抓捕后,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酷刑,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也没有吐露半点情报。在党和红军的光辉旗帜下,堂堡人民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发展、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名符其实的“红色堡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望堂堡,这块无数革命先烈鲜血和汗水深深浸染的红色热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途中,堂堡人民依然无限怀念当年的“杨先生”。山川无语忆伟人,领袖音容刻心间。毛泽东三进堂堡播火种,艰辛探索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道路,那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每一个风雨晨昏,那黑暗中求索、逆境中奋起的每一次智慧启迪,已然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深刻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摘自《红色文化周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41075835109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