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約記者 王 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e029ed0aafc4ef59e8189456341ee5a\" img_width=\"2367\" img_height=\"3528\"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穿行在蜿蜒盤旋的閩西山區公路上,我們的目光急切地在青山綠水間搜尋,彷彿頃刻之間,那沉默的山嶺丘壑之間,立刻會顯現我們迫切尋找的昨日風雲。此行目的地爲永定區堂堡鄉。這個位於永定西北部的山區鄉鎮,被重重的大山密林所包圍,平添了幾分神祕和雄渾深沉。90年前的風雨歲月中,遠道而來的紅軍第四軍在毛澤東、朱德率領下來到堂堡,從此掀起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浪潮。時至今日,許多村民仍在津津樂道毛澤東三進堂堡發動工農、指導革命實踐的紅色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4815ce0ebcd461985bba7e2a2961f42\" img_width=\"737\" img_height=\"355\"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0334b9fecf34465a593eb96e9625569\" img_width=\"945\" img_height=\"613\"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2011年7月,原永定縣委黨研究室確認居易樓爲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和毛澤東舊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一進堂堡:居易樓來了“楊先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居易樓是堂堡鎮河坑村的一座百年土樓建築,門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溪繞樓而過。它龐大的身軀矗立在高山腳下,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進退自如,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它成爲紅四軍靈魂人物毛澤東的臨時住所。堂堡鄉文化站長沈偉羣熱心家鄉紅史,從小生長在堂堡,耳濡目染長輩們講述的紅色典故,成了鄉村紅史的“權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上個世紀70年代原永定縣黨史部門對親歷者的採訪調查,1929年5月23日上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一舉攻打龍巖城,接着又相繼攻打坎市、湖雷和縣城。28日,紅四軍第二、三縱隊回師湖雷。下午,向堂堡進發。當晚,分兵到河坑、村中、下村一帶活動。當晚毛澤東就住在河坑居易樓。不過,村民們都不知道他是毛澤東,只知道他的化名‘楊先生’。1977年8月,78歲的原河坑工會主席沈鳳金回憶,山高地遠的河坑很早就有黨的地下組織,他的弟弟沈鳳賢在1926年前後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永定早期的革命領導人張鼎丞、阮山等經常在河坑一帶開展祕密活動,因此很快成爲可靠的紅色堡壘。沈鳳金清楚地記得,‘楊先生’當時是騎着一頭騾子來的,住的房間紅軍用粉筆在門牆上寫着‘楊先生室’字樣。同來的還有賀子珍,但是限於當時的特殊原因訪談記錄沒有記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56歲的居易樓居民沈培昌向調查人員反映,‘楊先生’來到居易樓時,他已經9歲,能記得許多事了。‘楊先生’穿的是一身灰布衫,當晚住在居易樓的善慶堂。因爲是在雨季,身上還披了蓑衣,到家就把蓑衣解下掛在屋柱上。喫過晚飯,毛澤東就在善慶堂召開了由當地幹部和羣衆參加的小型座談會。大人特地叮囑沈培昌說,‘楊先生’要開會,小孩子不能吵。毛澤東同志善於走羣衆路線,初到堂堡,就在居易樓召集羣衆開會,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主張,瞭解社情、民情、敵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時年82歲的烈屬沈福維陳述,‘楊先生’到達的季節是在農曆五月份,還沒有割稻穀的時候。農田的黃瓜已經成熟,籬笆架上到處都是清脆多汁的黃瓜,十分誘人。天氣炎熱,一路行軍的紅軍戰士汗流浹背,經領導同意摘下了農戶的十幾條黃瓜,同時把一塊銀元放在瓜棚下的石頭上。第一次看到紅軍的堂堡羣衆,都把這事傳爲佳話。當時79歲的熊彬蘭老人回憶,‘楊先生’住在居易樓期間,她親手打了一雙布草鞋送給他,可是‘楊先生’自己捨不得穿,又轉送給部下了。當時,閩西革命先驅張鼎丞也隨同‘楊先生’一起住在居易樓。張鼎丞住了一間大房,‘楊先生’住在竈下頂角的一個房間,房間外面有個林板鋪的大曬臺。這個曬臺在‘大集體’時因堆放稻穀失火,後來拆掉成平地了。紅軍在居易樓住了兩天,每天都把地板掃得乾乾淨淨的。走的時候,‘楊先生’還問大家家裏有沒有丟失什麼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鮮活的親歷者口述資料,在我們眼前描繪出毛澤東平易近人、深入羣衆、關心民生的動人情景。若干年後,當村民們知道當年的“楊先生”就是毛澤東時,滄桑百年的居易樓從此獲得了一份特殊的榮耀,這番與偉人的際遇也成爲村民們共同的驕傲。然而當時的土樓居民並不知道,化名“楊先生”的毛澤東在居易樓裏還主持召開了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就“黨的工作範圍”展開討論。這次會議焦點集中在紅四軍前委是否管得太寬了、權力是否過於集中?是否包辦了下級黨部的工作,代替了羣衆工作?前委是不是書記專政,有無家長制傾向?要不要成立軍委?這些問題直指要害,會上雙方爭論十分激烈,未能統一意見。儘管因當時軍情緊急,會議無果而終。但無疑是一次探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事關人民軍隊前途命運的重要會議。由於民國時期的堂堡鄉曾隸屬湖雷區管轄,所以被稱作“湖雷會議”。這個稱謂一直被現有的黨史資料沿用,但其真正的會議地點就在居易樓這是由來已久並且經過專家認定的史實。2011年7月,原永定縣委黨研究室確認居易樓爲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和毛澤東舊居,並特地掛牌標示。\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二進堂堡:和鄉村夫子結爲知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早在1928年6月永定工農暴動前夕,堂堡就成立了中共特支,曾一凡(又名曾維豐)任特支委書記。根據革命鬥爭的需要,特支成員阮維周在外龍潭龍雲學校,沈炳堂在河坑振興學校,賴連璋在賽智學校,黃國香、闕扶標、闕晨源在三堡培林館學校,配合闕海鳳、闕樹槐、沈洪順等人宣傳進步思想,發動農民反對軍閥苛捐雜稅和地主豪紳的重租高利貸剝削。併成立了農民協會和“鐵血團”等革命組織,開展政治、軍事訓練,推動了工農運動的開展。特支委的建立,爲堂堡地區開展革命武裝活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也爲迎接紅四軍進入永定,打開堂堡地區的武裝鬥爭局面奠定了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紅四軍首次入閩後,毛澤東始終在苦苦尋覓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發展武裝鬥爭力量的正確道路。工農運動和武裝鬥爭活躍的堂堡自然引起他極大的關注,“一進堂堡”親身感受了當地的濃厚革命氛圍,毛澤東意猶未盡。1929年8月上旬,毛澤東再次化名“楊先生”,由紅四軍第一縱隊王良部護送,和夫人賀子珍再次從上杭大洋壩經永定虎崗進入堂堡,毛澤東二進堂堡,這次是住在鄉里的一所私塾學校“竹林館”,當地人俗稱“竹頭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669b37ab6e84446a26d497daee2d2ef\" img_width=\"945\" img_height=\"1422\"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竹林館大門今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竹林館位於堂堡中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當地賴氏先祖吉巖公所建。這是一座二層樓的土木結構四合院式學堂,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這裏地點相對僻靜,背後有一棵百年大樟樹和一片茂密的竹林,門口有一口山泉水井,還有幾口清水池塘。竹林館的大門兩邊原來有一副行書對聯:“竹對高峯堪架筆,林前屏案好作書。”可惜現只留下門額上的“竹林館”三個大字。毛澤東飽讀詩書,文人氣質濃厚,這座傳統文化氣息濃郁的客家鄉村學堂,迎合了他精神生活某個方面的需求。在這裏,他一邊讀書看報,和當地思想進步的文人暢談交流,一邊夜以繼日調查研究、深入思考中國革命的未來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c987a6303a4b7b97669e5b2e5a1700\" img_width=\"945\" img_height=\"1422\"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原公安40團老戰士沈汝洲講述毛澤東在堂堡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現年88歲的堂堡鄉下村村民、原公安40團老兵沈汝洲,其大伯沈義光、二伯沈漢光都是紅軍烈士,據其二伯母孔四蘭生前講述,毛澤東在竹林館不但和勞苦羣衆打成一片,和堂堡鄉的一些知識分子更是交往頻繁,結成莫逆之交:“毛澤東是大學問家,他在堂堡很注重聽取知識分子的意見建議。家住堂堡河坑村壁子上的沈梅南老先生,早年外出求學,參加了國民革命戰爭,後來回鄉以教書爲業。1926年10月北閥軍進入永定後,他積極宣傳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政策,組織祕密農會與土豪劣紳作鬥爭,成爲中共堂堡特支委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9年10月被推選爲堂堡(第二)區赤衛隊大隊長。沈梅南在堂堡威望很高,不但在生活上對毛澤東夫妻照顧周到,平時也經常和毛澤東座談,探討革命鬥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0fcb03d801141a1b7c3e889ad72fee3\" img_width=\"650\" img_height=\"429\" alt=\"1929: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尋訪毛澤東在永定的革命足跡\"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賴德軒和孔金梅夫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竹林館學堂教書的賴德軒先生(原名賴承先)當年正好30歲,他的夫人孔金梅19歲。賴德軒是堂堡村中竹頭下賴屋人,早年以教書爲生。因爲得罪了堂堡的反動地主,外出在永定坎市教書,期間認識了鄧子恢,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8月7日,毛澤東二進堂堡,賴德軒和孔金梅夫妻負責接待毛澤東、賀子珍夫妻,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8月10日,龍巖白土、永定坎市的反動民團聞訊而來,賴德軒夫妻掩護毛澤東一行轉移到合溪。途中情況危急,躲進一個山洞。因爲嬰兒啼哭,孔金梅用乳房堵住孩子的嘴巴,孩子因此窒息而死,毛澤東等人才得以化險爲夷。這件事情堂堡一帶的羣衆都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賴德軒1929年10月任中共堂堡區(第二區)區委委員,1931年11月鄧子恢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長後,調賴德軒任中央政府財政部科長。1935年,賴德軒在江西瑞金銅砵山的遊擊作戰中犧牲。丈夫犧牲後,孔金梅在瑞金、寧化、長汀一帶堅持地下鬥爭,爲了躲避反動勢力的追殺,後來在寧化泉上出家爲尼。全國解放後,鄧子恢指示尋找孔金梅的下落。1957年,孔金梅請泉上的地方幹部代筆寫信給毛主席和鄧子恢,中央收到信後,派人到泉上看望她,並送來了慰問金。1959年,鄧子恢在龍巖接見孔金梅,並請她去北京安享晚年。孔金梅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不願意給政府添麻煩,又回到了泉上普光寺。她謝絕了中央政府的生活費,在普光寺一直生活到1998年去世。堂堡的知識分子參加革命的多,毛主席和堂堡有緣份,古田會議決議的形成或許就有在堂堡調查研究的一份功勞呢!”\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三進堂堡:山鄉建政紅旗飄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沈汝洲老人的肺腑之言引起了我們的共鳴。或許正是因爲這種特殊情緣,1929年9月下旬,毛澤東的瘧疾病在永定合溪名醫吳修山的調理下漸有好轉後,又從歧嶺、經湖雷的上湖、黃沙坑第三次來到堂堡。這次毛澤東還是化名“楊子任”,在地下黨組織的安排下,再次下榻堂堡中村賴屋的“竹林館”。期間,他念念不忘黨和軍隊的前途命運,瞭解和分析國內國外形勢,一邊療養身體,一邊深入堂堡的河坑、三堡、寨下、朱羅等地,組織開展革命鬥爭,指導土地革命實踐。竹林館距離居易樓僅數千米,現年94歲的居易樓女主人王金蓮告訴我們,“楊先生”第二、三次到堂堡住在竹林館,但還去過居易樓幾次,每次去大家都很高興,像歡迎自己的親人一樣,鄉親們都說“楊先生”重感情、不忘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新上任的堂堡鄉黨委書記張臻喜高度重視堂堡紅色文化建設,他深有感觸地說:“習總書記告誡我們,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結合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堂堡今後要着力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爲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據當地黨史資料記載,1929年10月,在時任中央委員毛澤東的親自指導下,成立了中共堂堡區(永定第二區)區委,阮維周任區委書記,範振明、許康克、許永亮、賴德軒、沈梗清、徐明高等任區委委員。毛澤東在堂堡期間,親自指導培養髮展了一批當地的進步青年投身革命,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共有黨員120多人。同時成立了堂堡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先後由廖林通、闕達彬、沈洪順等擔任,下設軍事、肅反、文化、財政、土地等委員會。在紅軍和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堂堡革命羣衆焚燒地契、債約,沒收地主豪紳的財產,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並先後建立了堂堡、三堡、香溪等鄉蘇維埃政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風起雲湧的中央蘇區鬥爭實踐中,堂堡湧現了一大批精英骨幹。闕海鳳,1900年4月出生於堂堡賽智背頭湖,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鐵匠爲業,同年夏在賽智創辦紅色兵工廠並任廠長。1929月5月參加紅四軍,1931年3月因“肅社黨”的錯誤在虎崗遇難;闕樹槐,1905年出生於堂堡三堡楓山下,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月5月,紅四軍入永後任三堡鄉赤衛隊隊長,後任永定遊擊總隊大隊長、獨立團連長,紅軍主力北上後,任閩西紅3支隊支隊長,1937年1月8日在坎市寨背爐反“清剿”戰鬥中犧牲;曾一凡,1905年出生於湖雷溪口,1925年參加革命,曾任溪口黨支部書記,後任堂堡特支委第一任書記,1929年5月後,歷任溪口鄉蘇維埃主席,永定縣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等職,1930年下半年調任閩西蘇維埃政府機關報《紅報》任總編輯,1931年因“肅社黨”的錯誤在虎崗遇難;廖林通,1904年出生於堂堡下村赤坎,1929年任堂堡(第二)區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因“肅社黨”運動在堂堡遇難;沈義光,1910年出生於堂下村,1929年擔任堂堡鄉少先隊隊長,1930年擴紅加入紅12軍,因戰傷治癒後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政治保衛局教官,1935年在長汀水口與敵作戰中犧牲;沈漢光,1913年出生,沈義光二弟,1929年參加紅12軍,1931年因“肅社黨”的錯誤在虎崗遇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紅軍主力北上後,在艱辛卓絕的游擊戰爭中,堂堡人民在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爲首的閩西南軍政委員會的領導下,堅定信念堅持鬥爭,捨生忘死投身革命,譜寫了“20年紅旗不倒”的歷史篇章。1947年秋,黨領導的永西北工作團在三堡、虎崗、高陂一帶成立,主要在三堡、虎崗、高陂和龍巖大池一帶活動。在三堡期間,朱羅坑湖洋頭羣衆張慶清、張梅清爲了掩護工作團的同志,被捕入獄後,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家中房屋被燒仍不屈不撓。革命據點村的羣衆冒着隨時可能的生命危險,想方設法爲工作團送米、送藥。闕美材爲工作團買藥被敵鄉公所抓捕後,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酷刑,身體受到嚴重摧殘也沒有吐露半點情報。在黨和紅軍的光輝旗幟下,堂堡人民前赴後繼,用熱血和生命,爲中央蘇區的創建發展、爲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不朽功勳,成爲名符其實的“紅色堡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望堂堡,這塊無數革命先烈鮮血和汗水深深浸染的紅色熱土,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在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途中,堂堡人民依然無限懷念當年的“楊先生”。山川無語憶偉人,領袖音容刻心間。毛澤東三進堂堡播火種,艱辛探索新型人民軍隊的建設發展道路,那水乳交融、血肉相連的每一個風雨晨昏,那黑暗中求索、逆境中奮起的每一次智慧啓迪,已然成爲巨大的精神財富,深刻滋養着這裏的土地和人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摘自《紅色文化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410758351099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