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資本市場是科技股的春天,燃料電池上漲的先鋒,今年以來漲幅超過40%,其中雄韜股份、全柴動力等個股漲幅超過150%。燃料電池的崛起是因爲近期迎來多重利好:兩會的熱議話題、多家汽車巨頭加大投資力度、政策面暖風頻吹。國金證券表示,燃料電池二級行情有望貫穿全年,而行業市場規模十年將迎百倍成長。不過目前來講,傳統的燃料電池技術在成本及發展規模上仍存在較多制約因素。不過,也有少數上市公司已經開始進入應用階段,恆久科技(002808)在互動平臺上宣佈,公司首次開發成功直接DMFC甲醇燃料電池,已經與相關電動汽車廠商合作,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氫燃料電池產業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達70%

燃料電池今年迎來了多重利好因素。在今年的兩會上,作爲燃料電池中的主力軍,氫燃料電池成爲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的新寵,作爲全國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車股份董事長尹同躍、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樹朋、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等人不約而同帶來了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議案。

與普遍使用的鋰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性能更勝一籌,鋰電池充電時長需要30分鐘到3小時,續航里程大概在400公里左右,而氫燃料電池充電只需3分鐘到20分鐘,續航里程卻能達到600公里,而且電池不受環境溫度制約。

從國際上看,2015年開始世界主要汽車廠商豐田、本田、奔馳、寶馬、福特等都開啓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之路,日本、韓國和歐洲部分國家已經將氫能與燃料電磁汽車產業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

而目前我國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氫站建設進展極爲緩慢,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步伐。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目前全國加氫站總共只有23座。

伊維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滿祥表示,目前加氫站建設存在極大瓶頸:頂層設計缺失、尚未規範定義、加氫站投入產出比低,投資回報週期長導致商業化進程緩慢、設備上進口依賴度高。

不過好在政府態度明朗,政策面暖風依舊,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優厚且不退坡,“十城千輛”推廣計劃也有望在今年正式實施。

國金證券堅定看好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其表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今非昔比,與過去產業鏈的一片空白,有了天壤之別。2019年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到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到70%,其他核心零部件也處於快速追趕進程。當前燃料電池產業技術瓶頸突破,國產化降本浪潮開啓,行業大有可爲,板塊行情短期或將受益於兩會提案,中長期看好電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和儲氫環節,推薦佈局合理的雄韜股份、大洋電機等。

雄韜股份作爲今年燃料電池的明顯公司,燃料電池的資源整合是其未來的業務佈局中心,公司將燃料電池作爲戰略轉型的重要選擇,成立雄韜氫雄統籌燃料電池業務板塊;目前,雄韜氫雄已經在低載鉑量催化劑、膜電極、鋁製氫等各個領域自行投入研發,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了在以燃料電池發動機爲核心的整個產業鏈上關鍵環節的卡位佈局。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面世,國內上市公司首創

不過,對於氫燃料電池,業界也存在分歧,認爲傳統氫燃料電池系統中氫氣壓縮困難、儲存條件苛刻、運輸成本高等的制約。也有一些企業選擇往甲醇制氫燃料電池方向努力。

甲醇燃料中,甲醇常溫下爲液體,便於儲存運輸,氫氣“即產即用”,系統無高溫高壓,運行更加安全可靠。在當前的行業背景下,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更加經濟、現實可行。

今年年初,位於寧波慈溪投資約30億元、年產20萬臺套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是全球首個以“甲醇”爲加註介質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根據規劃,項目於2020年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產值預計可達到100億元。

在這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日前,恆久科技(002808)表示,公司投資的新能源公司目前已經研製出技術指標世界領先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簡稱DMFC),這也是世界上首次開發成功DMFC動力級燃料電池。

據悉,DMFC比市場上普遍的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更具有技術、成本優勢。後者需要先將甲醇分解成氫氣,再進行電極反應發電,而前者直接用甲醇在電極上反應發電,結構更加簡單、經濟,長遠來看,成本優勢明顯。

目前公司投資的DMFC燃料電池已經與相關電動汽車廠商合作,在電動汽車上測試,相關試驗進展良好。恆久科技看好DMFC項目的長遠發展,第一期已投資入股合人民幣2000萬元,今後或會繼續加大投資,公司還投資設立新能源子公司從事燃料電池等研發。據董祕介紹,除電動汽車外,DMFC動力級燃料電池在通信基站、軍工、微電網及新型分佈式能源系統等方面也有着廣闊的高端應用。

長城證券認爲,燃料電池板塊將出現成長初期的典型特徵,短期板塊仍將呈現的是結構化的博弈性機會。以恆久科技爲例,股價尚未大幅上漲,又身負多重概念,在大盤指數上行時具備彈性。而國金證券表示,當前燃料電池的行情並非簡單的炒一波概念,而是萬億產業真正起步的序曲,二級行情始於今年並可以貫穿全年,漲幅持續時間和幅度類比光伏和鋰電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