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陳紅磊)濟寧鄉村醫生孟凡珍,30年紮根農村衛生工作第一線,憑藉精湛的醫術、寬厚仁慈的醫德,用一己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傳播了正能量,引領了文明鄉風。

作爲濟寧市爲數不多科班出身的鄉村醫生,1989年從濟寧衛校畢業後,孟凡珍返回家鄉開設衛生室。

“扶弱濟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行醫的過程中,經常有些貧困患者,他們有病了到孟大夫這來看病,可是有的患者家庭貧困沒有錢,他能減少的儘量的給他們減,能免得儘量給他免。30年裏,在任城區唐口街道廉屯村,身懷治療腰椎病絕活的孟凡珍一直默默地爲患者付出着。

當天上午9點不到,記者來到位於唐口街道廉屯村的衛生所,因爲在治療腰間盤疾病上有“獨門絕技”,這個小診所總不乏全國各地來的患者。外地病人只知道孟凡珍醫術高超,本村人卻清楚,駐守在這裏的孟大夫是位妙手仁心的“鄉村醫生”。

忙碌了一上午,處理完手頭的工作,趁着中午的時間,孟凡珍又背起藥箱來到加河村李大娘家裏。

今年79歲的李玉美是加河村的一位五保老人,老伴3年前去世後,無兒無女的李玉美老人獨自一人生活。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多年的她,腰疼的厲害無法下牀,因無錢就醫忍着痛一拖再拖。得知這一情況後,孟凡珍先後12次主動上門,免費治好了老人的腰腿疼病。因爲多次上門出診,孟凡珍瞭解到老人的生活窘境,便主動進行幫扶。

在孟凡珍的診所裏,貼着一張溫馨提示:任城區低保家庭、五保老人免費治療,時間是2014年。那一年,孟凡珍與濟寧市慈善總會簽訂愛心救助基金捐贈協議,設立“孟凡珍腰椎病慈善醫療救助基金”,免費救治費用累計達到100萬元。家住唐口街道吳村的68歲老人吳景友,也是從中受益的一份子。幾年前一次車禍,給吳景友的腰造成了極大損傷,經過幾次治療後,老人逐漸康復,但是孟凡珍還是時常去家裏囑咐幾句。

深知農民生活艱辛清苦的孟凡珍,一直盡己所能幫助貧困鄉鄰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難題,他先後救助農村五保、孤寡老人、貧困戶達百餘人次,用一顆愛心,溫暖了千家萬戶。

近日,在民政部門和社會各界推薦的基礎上,經第六屆“山東慈善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山東省民政廳研究決定,對第六屆“山東慈善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孟凡珍榮獲“山東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榮譽稱號。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孟凡珍連續三屆獲此殊榮。在一個個榮譽的背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默默地堅守,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健康守門人的神聖職責。孟大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扶弱濟困,樂善好施”這一傳統美德詮釋到最新境界,昇華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同樣,紮根農村衛生工作的這30年,他用精湛的醫術和樂於奉獻的愛心贏得了尊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