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道,十常侍当权,百姓民不聊生。此时年轻的曹操被举孝廉,担任洛阳北部尉。年轻时候的曹操,血气方刚,一心想要肃清洛阳的不正风气。于是曹操在大堂上挂了五色棒来处置不法的人。

为了整顿洛阳的治安,曹操下令任何人不得在宵禁之后在外面游荡。为此曹操处罚了不少官宦子弟,打得他们屁股开花已经算是从轻发落。但是今天晚上,曹操碰到了一个硬茬子。那是宦官蹇硕的叔父,蹇硕的势力非常大,堪比此时风头正劲的十常侍,而蹇硕的叔父更是嚣张无比,但可惜他碰上了曹操。曹操毫不客气的棒杀了蹇硕的叔父,一时之间京城震动,违法的事情瞬间消失不见。但不久之后曹操也离开了京城,到地方任职。

毫无疑问的是,曹操离开了京城,肯定是受到了蹇硕的压力,那么权势熏天的蹇硕的叔父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曹操呢?毕竟当时蹇硕等人可是连大将军窦武,陈蕃都敢杀,为何却让曹操活着走出了洛阳。

其实这都是因为曹操的老爹曹嵩,首先曹嵩的老爹是中常侍曹腾,曹腾可是一位老牌宦官,比十常侍的资格要老的多,纵横宫中30多年,先后历经了四位皇帝。虽然当时曹腾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曹腾担任中常侍时提拔了很多人,不仅这些人有的担任了地方高官,而且在朝廷也有好几位三公级别的官员为曹操撑腰。

第二就是曹嵩本人,因为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曹嵩还担任过司隶校尉这样的重臣,后来曹嵩花了一亿钱买了个三公级别的官位。所以曹嵩和十常侍张让等人的关系应该是不错,而且曹嵩本身就是阉党一派,十常侍怎么也会给曹嵩面子,毕竟被打脸的是蹇硕,而不是他们。所以曹操棒杀了蹇硕的叔父之后,曹操才能平安的离开。其中曹嵩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史书上也记载了,皇帝身边的近臣非常嫉恨曹操,但不能拿他怎么样,所以举荐他去外地做官了。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对蹇硕的叔父下手呢?曹操也不是莽夫。小编想,可能是曹操想要摆脱自己身上阉党的标签,给自己带来名望。现在看来,曹操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曹操自此之后名声大噪,不然曹操身上背着阉党的标签,而士子们本身对阉党就有天生的抗拒感,所以士子们很难会去投靠曹操的势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