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大洋網訊 廣東去年起已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各地市在工作中表現如何?昨日,省河長辦首次公佈廣東省2018年度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考覈結果。其中,廣州、江門、韶關、深圳、珠海、河源、陽江7市考覈等次爲優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各市均評爲良好以上等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東省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考覈方案》(以下簡稱《考覈方案》)明確,廣東省從2018年起,每年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考覈,考覈對象爲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考覈結果分爲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次,並實行“一票否決”。若區域內發生1起重大突發水環境事件等情形,考覈結果不得評爲優秀。若發生2起以上重大或1起以上特大突發水環境事件等情形,考覈結果爲不合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考覈方案》,今年1月以來,省河長辦組織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採取資料覈查、實地抽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2018年度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進行考覈,考覈內容包括指標考覈、工作測評和公衆評價三個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省綜合評定,全省各市均評爲良好以上等次。其中,江門、廣州、韶關、深圳、珠海、河源、陽江7市考覈等次爲優秀,佔33.3%;佛山、雲浮、梅州、中山、汕頭、汕尾、湛江、潮州、茂名、東莞、惠州、肇慶、清遠、揭陽14市考覈等次爲良好,佔66.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河湖長制體系提前全面建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覈發現,2018年,全省各級各部門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各項任務落實,河湖長制體系提前全面建立,“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水資源管理不斷加強,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長度突破10000公里,全年成功防禦7個颱風和18場強降雨。河湖水質穩定向好,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鑑江及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幹流水道水質優良。水污染防治穩步推進,全年新建城市(縣城)污水管網近8000公里,925宗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全部落實整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考覈中發現部分地區存在河長履職不到位、部門聯動機制不強,基層工作缺乏保障、河湖管護不到位、水環境治理和水資源節約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公衆參與度有待提高等問題,與人民羣衆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考覈優秀7市獲通報表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河長辦表示,根據《考覈方案》,對考覈優秀的江門、廣州、韶關、深圳、珠海、河源、陽江7市予以通報表揚。同時,各市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考覈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抓緊制訂整改措施,及時完成整改,以整改實效推動河湖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河長辦介紹,考覈結果將抄送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作爲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覈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在安排中央和省級河長制專項資金時,對考覈優秀的地市予以優先考慮。若出現考覈結果不合格的地級以上市,將由省委、省政府予以通報批評,並由省級總河長約談該市總河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773571023344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