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Dht666snuF\" img_width=\"400\" img_height=\"400\" alt=\"聞着爛蘋果寫作,這是席勒的成功祕訣嗎?\"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怪作家:從席勒的爛蘋果到奧康納的甜牙》 (美)西莉亞·布魯·約翰遜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鄭渝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詩人歌德有次去拜訪席勒,後者不在家。歌德決定等他回來。歌德屬於那種非常勤奮的作者,所以利用這段等待的時間來寫一些筆記。問題是,席勒的房間裏有着一股奇怪的惡臭,歌德根本沒法安心寫作。經過一番查找,氣味散發自席勒書桌的一個抽屜,裏頭全是些腐爛的蘋果。席勒的妻子透露,席勒是有意把蘋果放壞,製造那種惡臭的味道,來驅動他自己寫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席勒在創作時,癖好還真不少,除了醉心於爛蘋果的那種發酵臭味,還喜歡在半夜寫作。這是爲了防止可能的來訪者打擾自己的思路。晚上寫作難免犯困,席勒除了大量飲用咖啡,還會將雙腳放進一桶冷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席勒這樣晚上寫作的作家,在文學史上並不少。部分原因是作家本人的寫作只是副業,白天要應付上班或學習。陀思妥耶夫斯基上學時就在夜裏抽時間寫作。爲避免打擾室友休息,他會將毛毯蓋住自己的頭,把自己縮成一團,然後動筆寫作。卡夫卡是個保險公司職員,會在下班後睡一覺,然後開動寫作,一直持續到清晨六點。塞林格無論晚上還是白天,都會進入家後邊的混凝土掩體,花費十六小時進行小說創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晚上寫作其實還不足以說明當作家是件苦差事。巴爾扎克爲了寫作,從巴黎隱退到小城薩謝,夜以繼日進行寫作,每天飲用咖啡多達五十杯——謝天謝地,巴爾扎克顯然有很高的咖啡因耐受度,超大飲量的咖啡讓巴爾扎克保持旺盛精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雨果寫作《巴黎聖母院》時,已經兩次拖稿,出版商給出“死期”,所以他被迫閉門不出,將自己的衣服都鎖了起來,身着一件可以到達腳面、只適合在室內穿的針織衣服,一連幾個月地熬了下去,甚至連最鍾愛的夜間散步都戒除了,最後終於如期交了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當代女作家西莉亞·布魯·約翰遜所著的《怪作家:從席勒的爛蘋果到奧康納的甜牙》聚焦近代以來若干知名作家的創作狀態。書作者指出,大作家們有着各異的獨特習慣,愛倫·坡寫作時,會將貓放在肩頭保持平衡;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那些令人驚悚的謀殺故事,其實是作家在浴缸裏啃蘋果時構想出來的;海明威如果遇到創作障礙,就跑去廚房,給冰箱除霜,來激發創造力……當然,需要澄清的是,這些習慣只是大作家們生活方式的各異呈現,而並非所謂的寫作祕方、成功祕訣,哪怕你全部照做,也不能幫助你成名,甚至不能讓你的寫作水平比起之前有稍微地改進。《怪作家:從席勒的爛蘋果到奧康納的甜牙》這本書告訴我們的若干作家趣事,其實只在於證明文學寫作,是非常勞力費神的苦差事,要堅持下去,有時我們不得不想出剋制自身惰性、身體不足的怪方法,從而保證自己足夠勤奮。\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147371460531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