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國家的一些少數民族或部落審美與常人不同,有以傷疤爲美、以胖爲美。長頸族是由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的一個少數民族喀倫族(Karen)的一支巴東(Padaung)族所組成的,只能在湄宏順鎮看的到,這裏的女子以脖子長爲美!

湄宏順鎮是一個人口不到3萬人的小鎮,是一個海拔3000公尺的山區小鎮。喀倫族原本是一支緬甸山區少數民族,向來居住在深山密林裏,以耕種自給自足,而且族裏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頸項套上銅環的傳統習俗。

長頸族的女孩自五歲起就要戴起重約一千克的銅圈,銅圈數量隨年月遞增,一直到十幾二十個銅環,將頸項脊椎骨拉得畸形變長爲止。這種另類的美令人瞠目。

長長且微微前傾的頸項,就像是鳥類,加上她們在手臂和小腿也加了一圈圈的銅環,她們認爲這樣走起來像是鳳凰騰飛的姿態。就好像中國的纏腳婦,都是爲着追求一種傳說中的幸福。然而纏腳都近乎絕唱,這支民族卻爲着期待變成鳳凰,還在堅持這一種沉重拇。

銅圈下的頸部,據說是連丈夫都看不得的絕對禁地,洗澡時通常會叫上幾個好姊妹,一起用祖傳草藥泡水搓洗,而面對炎炎夏日時,她們甚至要躲到河裏去給銅圈降溫。

據傳說,以前居民惹怒了神靈,就派了老虎來喫女人。因此他們決定所有女孩都戴銅頸環以自衛。不過,也有傳說,這些喀倫人原住在緬甸東部,以務農爲生,與世無爭。但外人對該區的天然資源有意併吞而引發戰爭。男人出去打戰,女人就把貴重金屬品鑄成金、銀或銅環,戴在頸上或腳上,這風俗就流傳下來。

每個長頸族女人都懂得用草藥來清洗頸項,她們一生中只有3次能把頸上的銅環取下來,那就是結婚、生子以及去世。通常她們不輕易讓外人看到取下銅環的樣子,即使是丈夫也不例外。

女人們最多可以戴25只銅銅圈,重量在5公斤到10公斤之間。項圈使她們的鎖骨和肩骨因被壓迫而下陷,一旦戴上銅圈,這些女性就等於一輩子上了枷鎖,因爲她們的頸部肌肉會變得十分脆弱,離開銅圈頸部就有斷裂的危險。而之所以這裏的女性一直願意帶銅圈是因爲她們相信人類的祖先,男人是龍,女人是鳳,龍和鳳是最尊貴和至高無上的,生在世上的人都要追求做龍做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