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人訪談

橙,是鳳凰的顏色,活力滿滿。誠,是鳳凰的心意,分量足足。2016年,鳳凰20歲橙人季。鳳凰衛視主播、記者、評論員、幕後創想家和老友們齊聚iphoenixtv,橙心橙意,與一屏之隔的你分享攜手走過的年華。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梁冬進入了鳳凰衛視,1998年來到了香港鳳凰總部,從此開始了他的鳳凰之旅。

一個偶然的機會梁冬坐到了《鳳凰早班車》的主播臺前,從此開始了他的鳳凰主持之路,一直到2004年他離開鳳凰。

雖然離開傳媒行業進入健康產業,但是在鳳凰所學到的那種利益衆生,兼濟天下的情懷永遠不變。

——梁冬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在鳳凰衛視的老相識中,梁冬絕對不算是與鳳凰最長情的,但卻是最深情的。以至於即使離開鳳凰衛視十多年,如今梁冬依舊會夢到當年做《娛樂串串秀》的時光。2016年鳳凰衛視迎來20歲生日。老朋友梁冬也“回家”送上生日祝福。回憶起在鳳凰衛視的那些日子,梁冬或嬉笑調侃當年的囧況,或滿懷深情講述自己的收穫,看着眼前這位滔滔不絕的昔日的老鳳凰人,此情此景儼然就是一個大寫的“愛”。

“南下務工人員”救急當主播

被罵後發現魯豫的“必殺技”

1996年,鳳凰衛視正式成立。而梁冬恰恰就是那一批“老鳳凰人”。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用現在的話說,1998年剛剛畢業就進入鳳凰衛視的梁冬絕對算是小鮮肉。不過樑冬卻把自己定義爲“南下務工人員”。爲什麼?“爲什麼鳳凰找我去?要聽得懂廣東話,又要懂電視製作,又要工資低,幾乎找不到這樣的人啊。我那會兒就是從廣州到香港的南下務工人員,跟農民工差不多。”

梁冬在鳳凰衛視的“傳奇”經歷已經衆所周知,因爲一次代替魯豫的臨時救場,梁冬正式從幕後走向臺前。但能把一個新聞直播節目活生生演繹成車禍現場,梁冬也真是“人才”一枚。如今回憶起來,梁冬自己都想“哈哈哈”大笑三聲:“那會兒節目從我嘴裏出來就成了《瘋狂早班車》。我後來看重播,可以說鏡頭裏的梁冬手足無措,講得昏天暗地,後來背不下來了,就開始把新聞按照自己的想象亂編,可別忘了這是一個直播的節目啊!”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套用段子裏的話:如果被投訴一次,梁冬就要被扣掉一分錢,估計那段時間梁冬早就負債千萬。即使不扣錢,“人才”梁冬天天被投訴面子上也過不去。可此前從沒做過主播的梁冬,爲了直播要把新聞稿全部硬生生背下來,梁冬每天都是“背死我了”的內心崩潰表情包。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注意到魯豫在直播中的一個小動作,這才爲自己的智商捉急:“後來我才發來魯豫也偶爾低頭看一下稿子,我才意識到原來不用生背!也可以低頭看稿子!我就舒服多了!”

依舊夢迴《串串秀》 鳳凰三個關鍵詞受用一生

自從發現了魯豫的“必殺技”,梁冬整個世界都是春天。從1998年到2004年,梁冬從幕後逐漸走向臺前,又從臺前成長爲名牌欄目的名牌主持人。梁冬在鳳凰衛視的這幾年,正是鳳凰衛視成長最快的幾年。梁冬本身便是那幾年鳳凰衛視的縮影和寫照。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提到鳳凰對自己的影響,梁冬脫口而出“到現在做夢都會夢到當時做《娛樂串串秀》的情景。”這算是噩夢還是美夢……?梁冬沒等問題說完就搶答,“如果重新回到鳳凰工作,我會夢裏面就笑醒。”

不過人生從來沒有假設。2005年,梁冬正式從鳳凰衛視辭職。此後,他有多個不同階段的頭銜,但恰恰就是剛畢業進入鳳凰衛視工作的這幾年,給梁冬帶來了受用一生的精神財富。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三個關健詞,第一,家國情懷。鳳凰衛視從最初就是以天下爲家、以天下人爲父母兄弟的情懷。第二,永遠的自強不息。在鳳凰衛視,不要等着別人來給你幫助,只有靠自己。第三,人文情懷。尤其早期的鳳凰衛視,很多的節目,就是一個人身兼主持人、主編、撰稿、幕後……所以就是從那時起,我真正理解到人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多餘的人往往只產生了多餘的事。這直接決定了我後來無論是做事情還是經營自己的企業,一直秉承這種對人、尤其是對聰明優秀的人的尊重。”梁冬說。

文:孫曉倩

梁冬來信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各種中國人的核聚變場

鳳凰衛視是在文化現象裏很獨特的個例。之前很少有一個機構,能夠同時匯聚中國內地、臺灣、香港及海外的優秀傳媒文化工作者,這些中國人及華人,既有同根同源的親近感,也擁有因爲不同的文化教育而帶來的衝突。所以鳳凰就像一個有意思的核聚變試驗場一樣,他把大家聚合在一個新的傳媒形態之下,同時又給他們一個足夠爆破的空間。

但凡一個傳媒工作者,都希望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自媒體人。今天很多新的媒體形態很熱門,例如微信公衆號、播客、各種文化社區,這些好像是互聯網的詞彙,其實在前互聯網的鳳凰年代,一直到現在,都是鳳凰基因裏最重要的東西。所以互聯網作爲一個技術手段是一個存在,互聯網作爲一個思維模式是鳳凰更底層的信念和價值。天底下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新的名詞會時時出現,但是核心的價值一直存在。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我當時在鳳凰工作,作爲一個幾不靠的主持人,稱之爲其他科,時事有時事的大哥,娛樂有娛樂的大哥,財經有財經的大哥,各個領域裏都已經有前輩時,我們即使做爲替補隊員也能感受到,只要給你一塊很小的土地,在鳳凰這種開明和開放的話語生態下所留給我們自己的語言空間。這個背後有一個寬廣的肩膀,有劉老闆、王院長、鍾老師及其他老師,頂住了各種冷箭和板磚。後來被大家認爲,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自媒體的成就感,其實在更早之前,我們作爲一個既做主編又做主持的人來說,早就體會過了。

鳳凰的文化基因裏,擁有一種特別具有生命力的東西,不管他的名相是自媒體或者是新興的傳媒企業,甚至是電視民工。背後是什麼?是有一羣人基於對世界的理想國的追求和個人努力綻放所裂變出來的巨大影響力。

同時,鳳凰衛視是一個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組織,他就像湯一樣,每個人把自己奉獻在裏面熬,同時也被別人熬,這樣的一種老湯效應,會形成一種深深的價值認同,像漣漪一樣,從節目策劃人,到節目製作人,到節目受衆,受衆的反饋又強化了這種意識。最終,鳳凰的文化現象,超越了鳳凰衛視本身,超於了一個媒體本身,他變成在過去的20年及未來的一種價值主張,我相信這種價值主張的含義是家國精神,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還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子裏的認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我認爲是包容性,任何一箇中國人對於走進佛堂走進道觀走進廟宇,甚至對家裏財神關公都沒有排斥性,大家與生俱來的能夠和諧共處,這種儒釋道加墨子實用主義的既可上又可下,既可大又可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生命力。

儘管有很多人在反思我們的文化,但鳳凰衛視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作爲一個超實驗樣本,他在一個當年只有幾百人公司裏,把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文化族羣的華人聚合在一起,他形成了某種樣本效應。如果以後我有機會做一些深度的學術研究的話,我真的很希望從這種聚合效應裏,研究生活在全球幾乎每個國家的華人,是被一種什麼力量凝聚在一起的呢?也許有一天,這股力量會超越國界,它會成爲一種真正的生命力,它讓每位接觸到的人獲得無窮無盡的歸屬感,也有一種無窮無盡的向心力。

梁冬:堅持比出離更具智慧

所以,作爲曾經在鳳凰衛視工作過六年,後來又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三年,現在又在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和實踐的一個老鳳凰人,我相信,鳳凰是具有跨越時代的人文樣本性的,他作爲一個文化現象和一個文化載體,他可以成爲未來全球華人凝聚在一起的先行性樣本進行分析和研究。並且我相信,他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這個模式就是讓全球華人既愛他的文化又能發揮他內在的潛能,讓每個人相信,他的能量超乎他的想象。

鳳凰衛視,我們永遠愛你。

梁冬

丙申年 初春 於北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