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告訴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清嘉慶、道光年間戴姓出了一位著名畫家戴鑑,因在園林中種植了大量的花椒,美其名曰“椒花村舍”,百姓都叫這裏“戴莊花園”。大衆網·海報新聞濟寧7月29日訊(記者 李丹 賀亞林)在濟寧有這樣一座“祕密園林”,它坐落於濟寧北部的戴莊安康醫院內,曾有“塵世蓬瀛”之雅稱,是爲濟寧八大名園之冠。

大衆網·海報新聞濟寧7月29日訊(記者 李丹 賀亞林)在濟寧有這樣一座“祕密園林”,它坐落於濟寧北部的戴莊安康醫院內,曾有“塵世蓬瀛”之雅稱,是爲濟寧八大名園之冠。

它就是“藎園”。

提起“藎園”也許人們並不熟悉,而說起“戴莊花園”,一定不會陌生,尤其是一樹流蘇,冠絕濟寧。盛夏時節走進藎園,蟬鳴聲、鳥叫聲、滴水聲不絕於耳。坐於亭臺之上,蓮荷之美盡收眼底。這裏雖然沒有北京圓明園的貴族之氣、也沒有蘇州拙政園的典雅秀麗,卻將亭臺水榭、山石嶙峋、古木森森的園林經典之處完美的詮釋。

據歷史記載,藎園始建於清中期嘉慶二十二年,第一任園主漫遊過江南的經歷使園景受到江南園林的影響,奠定了現有的園林基礎。後來,園子被濟寧當地望族李氏買下,園中的方池臺榭、規整的格局和明晰的軸線,都體現了鮮明的北方風格。

80歲高齡的周傳鐸,從小在戴莊村長大,對藎園有着濃厚的興趣,並利用閒暇之餘收集、翻閱了大量的關於藎園的資料、書籍。“相傳明朝時這片土地即爲戴姓田莊,周邊百姓稱爲‘戴莊’。”他告訴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清嘉慶、道光年間戴姓出了一位著名畫家戴鑑,因在園林中種植了大量的花椒,美其名曰“椒花村舍”,百姓都叫這裏“戴莊花園”。

“李澍購買了這座園林後,因其資產雄厚,將園林擴大成175畝,並建立了荷亭、花園。”周傳鐸說,李澍名藎園字澍(藎意爲小草,澍意爲及時雨),雖然李澍是富豪但其爲人十分謙卑、樂善好施,經常資助辦學、維修城牆、疏通河道,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將此園更名爲“藎園”。

在亭臺門欄上方,一幅寫有“藎園”兩字的匾額十分醒目。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原有的匾額已經不知去向,現掛題字是濟寧著名書法家呂建德先生所書。在採訪中,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藎園內假山、樹木、觀賞亭除小部分進行修復,其他完全保留了原貌。

濟寧市博物館原館長朱承山向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介紹,藎園中,現存有古槐、流蘇、菩提、銀杏等十幾種的稀有的樹木,根據專家考證,很多樹木的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特別是兩顆流蘇樹,每逢5-6月開花季,吸引了衆多遊人駐足觀賞,並因其花如白雪、芳香四溢被譽爲“六月雪”。

“原來在濟寧將近有30傢俬家園林,但保留到現在如此完整的園林當屬藎園。”朱承山說,藎園300年來一直髮揮着它自身的作用,不但歷史悠久、保留完整,而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