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之地

——紀念紅軍入閩90週年

長汀老促會老區精神研究會

特約研究員張鴻祥

1929年3月14日,在長汀發生了一件震驚閩贛的大事件:朱毛紅軍取得首次入閩第一仗—長嶺寨戰鬥的偉大勝利,一舉殲滅國民黨第二混成旅2000餘人,擊斃旅長郭鳳鳴,解放了汀州古城。6天后,毛澤東在辛耕別墅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描繪了開創閩西、贛南革命根據地的宏偉藍圖,長汀成爲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之地。

90年過去了,在長汀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承載着長汀客家兒女揮之不去的紅色記憶。

90年的歷史積澱,彙集成一筆巨大的革命財富,也彰顯出長汀激情澎湃的文化力量。

三月裏來氣象新,

紅軍浩蕩入長汀。

郭逆鳳鳴不量力,

長嶺寨下命歸陰。

這首山歌,唱的就是當時震驚閩贛的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紅四軍首次入閩第一仗——長嶺寨大捷,消滅了國民黨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解放了汀州古城。這一事件令南京國民黨中央大驚失色!

1929年初,紅四軍在黨代表毛澤東、軍長朱德、政治部主任陳毅率領下,從井岡山誓師出發,向贛南、閩西進軍。3月11日,紅四軍從瑞金縣壬田出發,翻越羣巒疊翠的武夷山南麓,浩浩蕩蕩地向閩西進軍。12日,到達長汀縣四都鄉。

3月13日,毛澤東在陂溪村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聽取了長汀地下黨負責人段奮夫的情況彙報,分析了長汀國民黨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隊的敵情,決定攻打長嶺寨,消滅郭鳳鳴,解放汀州城。

3月14日凌晨,朱德率紅四軍28團、31團攻佔了長嶺寨的主峯膝頭腦印嶺制高點。富有指揮經驗的朱德軍長,命令前頭部隊在掩體裏放冷槍,引誘敵人上山,敵軍不知是計,兩個團長下令部屬往山上衝,昏頭昏腦地爬進了紅軍的埋伏圈,當此之時,朱軍長從容地命令紅軍全面出擊。

郭鳳鳴聽到長嶺寨已被紅軍搶先佔領,部隊被打垮的消息後,又急又氣又恨,慌忙收攏所屬部隊,加上從汀州帶來的教導隊,分三路向長嶺寨反撲。朱德軍長下令吹起衝鋒號,紅軍指戰員從掩體一躍而出,以猛虎下山、泰山壓頂之勢衝下長嶺,打得敵人互相踐踏,奪路逃命。最後,紅軍集中火力,迅速包圍解決了郭鳳鳴的旅部。作惡多端的郭鳳鳴左腿中彈,在兩個馬伕的攙扶下,逃到牛鬥頭村慄樹園的一個糞寮裏,企圖化裝逃跑,被紅軍戰士當場擊斃。至此,郭鳳鳴旅除留守汀州城的一個團外,全部被殲。紅四軍入閩首戰告捷,取得長嶺寨戰鬥的勝利。

這一仗,共殲敵2000餘人,繳獲機槍數十挺,步槍2000多支。這一勝利消息,使飽受郭鳳鳴欺壓的長汀人民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1929年3月20日,是中國革命鬥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中國革命將迎來一個偉大的轉折。

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在辛耕別墅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毛澤東站在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高度上,在這次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向黨中央、紅四軍提出了創建閩西、贛南二十餘個縣紅色區域的偉大戰略決策,描繪了建立閩西贛南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宏偉藍圖。

毛澤東提出的偉大戰略決策,高屋建瓴,振奮人心。與會者經過認真的討論,一致同意毛澤東提出的決策。會議決定:

在此反革命潮流逐漸低落,革命潮流逐漸升漲的軍事時期,紅軍應在贛南、閩西二十餘縣的範圍內開展游擊戰爭,發動工農羣衆,務要達到奪取政權的目的。並以此爲目標,造成公開的赤色割據局面,爭取與湘贛邊界相聯接,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迅速到來。

這是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發展,是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長汀也因此成爲中國革命的轉折之城。

後來,朱德在延安會見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時,回憶起長汀召開的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時說:

“汀州的會議是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

長嶺寨戰鬥紀念碑

梁屋頭村慄樹林

紅四軍在汀城書寫的標語

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辛耕別墅

南寨廣場

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辛耕別墅紅大廳

毛澤東同志舊居

朱德同志舊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