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親歷兩次撤僑的外交官履新

來源:長安街知事

近日,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成爲第13任駐津巴布韋大使。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他曾參與利比亞撤僑、也門撤僑,“無論你身在何處,如果遇到危險,祖國會帶你回家!”

郭少春1968年2月出生於福建,是一位僑眷,曾任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參贊,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司長。

3月8日,郭少春偕夫人王薇抵達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津政府代表、我使館人員等到機場迎接。郭大使表示,很榮幸出使津巴布韋,期待與各界人士攜手努力,推動中津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

此前擔任駐津大使一職的黃屏,也曾擔任過領事司司長,去年底改任駐紐約總領事。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黃屏與郭少春還曾是上下級關係,並攜手應對過利比亞大撤僑。

2011年1月,利比亞內戰爆發,局勢很快失控。當時,約有3萬中國人在利比亞。暴徒們瘋狂地襲擊中國工地,駐利比亞中國企業被迫停產。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派出4架伊爾-76飛機,以及海軍徐州艦執行撤離中方人員回國任務。

在我國第一次動用軍事力量撤僑的過程中,時任領事司司長、副司長的正是黃屏、郭少春,而且做出撤離預案報告的正是他們。

黃屏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我和少春的腦子就像開足馬力的機器,全速運轉。領事司和領保中心的幾十號人也都被動員起來,收集前方信息、研究撤離路線、測算運力計劃、與民航局等單位溝通。總之,我們以最快速度做出了一份高質量的撤離預案報告,送到了外交部辦公廳……”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在《戰狼2》的原型——也門撤僑行動之中,也有郭少春的身影。

2015年3月26日凌晨,也門首都薩那遭到空襲,無數炮彈似乎就在頭頂爆炸,整個房間在震顫。時任領事司副司長的郭少春回憶:“使館館員馬上撤入地下室,但駐也門大使田琦和主要館領導並沒有撤到地下,因爲他們首先想到了600多名同胞,完成應急任務之後,才撤到地下室。”

爆炸聲通過電話線傳到郭少春等人的耳朵裏。“這天,我們正在電話裏與中國駐亞丁總領館領事馬冀忠談撤離事宜,開着免提,突然聽到轟的一聲。緊接着,那邊就是一片寂靜。過了大概十幾秒,那邊才傳來聲音:‘不好意思,剛剛在離我很近的地方落了一顆炸彈。我一緊張,電話就掉地上了。’”

今年1月,外交部領事司舉辦領事工作媒體吹風會。郭少春表示,自領事保護中心2007年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成功組織和實施從利比亞、日本等9國緊急撤僑行動,安全撤離中國公民近10萬人。

此外,目前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可免籤或落地籤前往72個國家和地區,“含金量”穩步提升,中國公民“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了更多目的地。

“每一個在海外身處危局險境的同胞都牽動着我們的心。中國政府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的國民,無論你身在何處,如果遇到危險,祖國會帶你回家!”郭少春如是說。

總而言之,可能一句話、幾個數字就能總結近幾年的撤僑行動,但每個數字背後,都有一羣默默奉獻的中國外交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