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现年72岁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因创建了行为经济学理论而获得今年的经济学奖项,奖金高达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今天我们就来解读新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人生经历和成就。

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来

“庸碌者”的反转

塞勒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并于1967年毕业于凯斯西储大学,随后进入罗彻斯特大学攻读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但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就读哲学博士期间,他一度被导师认为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天性懒散且无法发表论文,还因此差点辍学,在刚毕业时甚至找不到工作。直到在学校的商学院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才算是绝处逢生,并从此开始了专注至今的学术研究工作。

“非主流”的学术研究

别看如今塞勒凭借卓越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经济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赢得了诺贝尔奖,其实早在塞勒刚“出道”的时候,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还都是小小的概念。

且在2000年以前,当时主流的金融研究还是尤金•法玛曾于1970年提出市场有效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充分竞争,金融资产价格就是有效的。而塞勒则认为市场定价有很多问题,因而他所专注的学术研究在当时看来的确是有点“非主流”。

然而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塞勒的学术研究,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一直在推进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并逐步产生影响力,如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无疑是对塞勒的肯定,但对塞勒而言,他最希望自己的学术力理论成就能够用于普通人的日常决策,如个人投资、退休金管理等。

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财技惊人的经济学家

除了倾心于经济学研究,塞勒更是一个实践者,作为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之一。据报道,该公司旗下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 Value Fund (UBVLX)的业绩从成立日1998年12月28日开始计算,到今年9月底,回报率达到惊人的832.44%;而同期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涨幅为306.84%。同时,依据其公司网站数据,该基金近10年累计收益率有159.93%,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涨幅为131.93%。

不过根据了解,该基金并非由理查德•塞勒直接管理,而是由公司旗下的两名基金经理大卫•波特和罗素•富勒管理,其中,罗素•富勒为公司创始人和总裁,大卫•波特为公司的专职基金经理,曾任高盛副总裁。

据悉,该基金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基金评级机构的一致肯定,从三年期、五年期到十年期,该基金都获得了晨星的最高五星评级;在理柏的排名中,其近五年、近十年的排名均在前4%。

有趣的是,这家公司同时拥有了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将得主:塞勒和同样以行为经济学著称的丹尼尔•卡尼曼(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想来这家公司的优异业绩与两位诺奖得主的指导不无关系。

经济学家、商学院教授、诺奖得主……其实,塞勒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身份:奥斯卡影片演员。他曾在获得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中,客串扮演了一名经济学家,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们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理查德•塞勒客串了《大空头》

也许你觉得行为经济学太抽象,诺贝尔经济学奖太崇高,其实经济学家们研究的也是咱们普通人的经济行为,小K建议大家可以阅读一下《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和《思考,快与慢》这两本书,相信会有不少收获噢!

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新晋诺奖得主:业绩优异,或超巴菲特!

“酷邀贷”是中国领先的全球化大型投资集团——中国民生投资集团通过旗下公司中民普惠设立的社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觉得本文不错,花1秒钟分享给好友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