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乖猴

1

“未來總會越來越好的!”

再次坐在我面前,小萊的皮膚已不那麼黑。一年前,在一場公司人事動盪中,年輕而無所牽掛的她選擇辭職,甩手而去;有兒有老還有房的我則選擇默默留守。

辭職後的小萊開始放飛自我,沒有了工作的牽絆,猶如出籠的小鳥,東西南北四處遊歷。

上一次見面,她剛從東南亞回來,把自己從頭到腳曬得烏黑油亮,直接亮瞎了我一雙猴眼。

單身的她,無房無車,無牽無掛。

放飛了差不多一年,積蓄花盡,她終於回到上海,重新租房,開始找工作。我們見面之前,她剛經歷了一場面試,但感覺並不太好。

“放心,未來總會越來越好的。”小萊帶着一如既往明媚而簡單的笑容,對我說。

“誰告訴你未來會越來越好?也可能是越來越糟!”

當我脫口說出這句話時,我和小萊都愣了一下。

小萊沒有想到我會這麼直接的潑她冷水。而我則被自己驚到了。

“未來會越來越好!”這不是我曾經的信條麼?

2

“我感覺自己在那邊是個另類,”果兒是我寫作班的同學,也是一位勤奮努力的媽媽。

不久前,她離開上海,到周邊一座小城工作。她發現那裏的朋友空閒時,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將,而只有她堅持看書學習。

“我們雖在一起工作,但似乎生活在兩個平行的碎片空間。”

果兒和我差不多年紀,習慣了魔都的高壓節奏,常把自己的弦繃緊。於是,同一片藍天下,不緊不慢的小城生活已無法安放她奮發的身心。

“他們的未來不會一直這麼安逸,我們只是先於她們感受到了壓力。”果兒的話讓我聯想到了一些關於蕭條的傳聞。

“你知道嗎,他們行業最近很慘,原本年薪幾十萬的崗位,一下子裁撤下來,現在每個月只拿兩三千,相當於少了個零。”約半年前,Sally在一次下午茶聚會上,告訴我這些壞消息。

Sally比我年長几歲。我們同在魔都奮鬥,兢兢業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那次見面前,她被安排了一項新的工作。雖有不少顧慮,她還是咬咬牙接了下來。我們會一起吐槽小朋友的不靠譜,但我們並不會隨便使性子甩手。

歲月讓我們告別了盲目的樂觀,日子必須踏踏實實的過,我們需要努力爲自己掙得一條安穩的活路。

但我們放棄對未來的追求了嗎?

其實,並沒有。

最終,勤奮的果兒回到了魔都。而半年後再見Sally,她已完全可以勝任新工作了。

3

阿狸是我的發小,新近換了工作,而且還轉了行。

對於我們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而言,轉行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意味着過往的積累和經驗可能清零,還要像年輕人一樣接受未知的挑戰。

但阿狸認了。她需要更豐厚的經濟收入。

其實,年輕時她也曾拼得生猛。但隨後結婚生子,一度安逸下來,找了一份可以幹到老的安穩工作,也算怡然自得。可明年雙胞胎兒子就要上幼兒園了,漫長求學路,沒有足夠的銀子怎麼行?

安穩了數年的她,毅然決然的,又向職場拼殺而去!

而立已過,不惑未到,已被戲稱爲中年人的我們,正感受着生活的多彩與殘酷。

到了這個年紀,多少有一些積累,但生活的壓力只增不減。我們不得不拼盡全力,負重前行

房貸車貸早不是新鮮事兒,隨着娃慢慢長大,換房換車也會提上日程。而娃娃們讀書的開銷,更是水漲船高。父母雖未老邁,未來總需預備。一切的一切,無盡的壓力。

現世的悲觀與重擔一點點剝離了少年時的輕狂與自大。然而,歲月並沒有讓我們放棄對未來美好的追求。前提是你足夠努力!

所以,浸潤着明媚的陽光,我們活在當下。並沒有被壓垮,沒有逃離,也從未放棄。而是一如既往的拼搏着。

年少時大部分夢,此時已醒,留下的便是堅韌二字!

4

我發現周邊很多朋友都在努力學習。勤奮勁頭一點不輸於年輕人,而且更有韌勁,時間安排也更高效。

我遇到一位三寶媽媽,爲了節約時間,能夠左右開弓,同時在兩個鍋炒菜。她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

還有一些媽媽們學寫作、學西點、學畫畫。對於生活的規劃也更爲細緻。養娃雞娃,健身養生,十項全能。

然而,一不留神所有這些努力都被貼上中年標籤,包括那保溫杯裏精心配比的玫瑰與枸杞。但So What?但這個時候誰還care那些言論?一笑了之而已。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當時我身爲財經記者,採訪了一位美國老教授,他的回覆我至今記憶猶新:“金融危機?我已經歷三四輪了。”美式幽默背後,是歲月積澱下的淡定從容。

在經濟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全員振奮。信心來自形勢。

在青春逼人的年輕歲月,有着大把時光可以揮霍,想着未來的無限可能,樂觀源自年輕。

但形勢不會永遠大好,經濟總有周期波動,我們也無法留住年輕。

想要持續的信心和樂觀,唯有不輟的勤奮與堅持。

雖然魚尾紋爬上了我們的臉頰,但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可以比年輕時更高效、更努力、也更有韌勁!

事實上,你在比娃的同時,娃也在比着爸媽。你逼娃好好學習,娃要求你好好工作,勢均力敵,纔是稱職父母。

若是整日打牌玩手機,我有什麼資格要求娃每天奮發刷題?

雖說拼了也不見得會贏。但不拼,很可能會被淘汰。只是贏有大小,只要不奢望貪心,我相信付出總有回報。

爲了更好的未來,我把每一天的日子都過成了拼命。

雖然,我們有時難免悲觀,

但我們依舊願意相信:

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們,未來會越來越好!

因此,我們從未放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