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亲眼中,张贵义就是健康的“守护神”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

今年65岁的张贵义,是阳原县揣骨疃镇籍箕疃村村医。因患佝偻病,身体瘦小,行动不便。然而他行医45年,服务患者8万余人次,出诊行程7万余公里,用手中的银针和良方,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山里的乡亲都亲切地称张贵义为健康“守护神”。

“谁家有个大病小情,一个电话他准到”

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药箱,一个药架,4张病床,这就是张贵义的村卫生室,干净整洁,摆放有序。

身材瘦小的张贵义,身穿白大褂,坐在桌子前,如果有人来看病,他就给患者治疗,如果没有患者,他就在那里看书学习或查阅、整理村民健康档案。

“张贵义可是个勤快人。”在村委会大院门口,坐着几位聊天的村民,说起张贵义来,有说不完的赞许。

村民李忠利说:“张贵义真不赖,谁家要是有个大病小情,一个电话,他骑着电动车准到。”

对张贵义来说,接到电话随时出诊是常事

今年3月,李忠利的孩子一连三天高烧不退,吓坏了家人,张贵义每天定时到家中给孩子输液,一家人非常感动。

“别看人家是个残疾人,可要强了,为了提高针灸技术,在自己身上试着扎针,是我们公认的好医生。”今年60多岁的村民付才说。

每当面对村民们的表扬,张贵义总是笑笑,他说:“只有先做好人,然后才能做一个好医生。”

自幼患佝偻病没能治愈,落下终身残疾

“听我娘说,我3岁时得了佝偻病,60多年了,一直就这样坚持过来了。”在村卫生室,张贵义为村民王花量过血压后,放下手中的听诊器说道。

张贵义今年65岁,土生土长的籍箕疃村人。当时家里穷,当地医疗条件又差,他没能治愈佝偻病,落下了终身残疾,至今体重只有33公斤。

张贵义从小非常聪明好学,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加上身体的原因,他不得不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后,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张贵义只能呆在家里。张贵义说:“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的低谷,一个残疾人,上不了学,没有希望,甚至想到了自杀。”

父亲看出了张贵义的苦恼,便开导他:“孩子,你去学一门技术吧,以后好养活自己。”

从小立志行医,为更多人去除病痛折磨

“因为家贫,当时医疗技术差,我落下了后遗症。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能为更多人去除病痛的折磨。”张贵义说。

当时,在籍箕疃村有一名赤脚医生,张贵义就去当徒弟。

1972年,19岁的张贵义迎来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阳原县在当地举办半农半医培训班,村里将他推荐了上去。能到培训班学习,对于张贵义来说,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为期6个月的学习培训中,张贵义埋头钻研,一点一滴都不放过。在阳原县医院实习与进修期间,张贵义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问及时向有经验的大夫请教。

实习进修结束,20岁的张贵义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返乡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开启了他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行医之路。

张贵义在为患者输液

“回到家乡后,我先是在村集体当医生,挣工分,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里为了照顾我,给我提供了一间房做诊所。”张贵义说,“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一定要当一个好医生。”

张贵义文化基础差,身体又有病,在学医、行医这条路上,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在实际工作中,他理论结合实践,多看书、多请教,不懂就问。张贵义逐渐掌握了常见病的诊疗技术,成为一名全科乡村医生。

行医从不要出诊费,药费也只收成本价

1992年5月的一天,在行医途中,张贵义突感腰腿疼痛,可他还是坚持赶到病人家中。为病人看过病后,他才拖着病痛的身体赶到县医院。

医生确诊为腰椎结核,建议他立刻手术。然而,他却怕耽误给乡亲们看病,软磨硬泡说服了医生,采取保守治疗。

张贵义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心地善良。在行医过程中,他从不收出诊费,药费也只收个成本价。“乡亲们的病不能耽误”,成为张贵义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张贵义在为患者诊断

2017年的一个寒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张贵义从梦中惊醒。原来,籍箕疃村小刘家3岁的孩子突发高烧,家人着急,半夜找到了张贵义。听到敲门声,张贵义翻身起床,赶紧开门。

张贵义迎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了小刘家。经过检查,小孩得的是肺炎。他先给孩子服下了药,并帮孩子进行了物理降温,一直忙到孩子退烧安全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中,当时已是凌晨5点。

像这样半夜出急诊的事儿张贵义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当别人问及他的感受时,他总是说,我自己也是个病人,我最了解病人的痛苦。

与村民签订协议,为他们开展上门服务

张贵义不仅是一个好医生,而且还是村民们心目中的“道德模范”。他白天在村卫生室上班,回到家中还要悉心照顾97岁高龄的老母亲。

虽说,张贵义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但身体还很硬朗,这多亏了张贵义的细心照顾。

2012年,张贵义加入了村卫生室,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上班,听诊、量血压、测血糖,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张贵义迷上了中医针灸,他说:“农村有许多常见病,如腰腿疼病,风湿、类风湿病,这些病通过针灸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了学好针灸,张贵义到市里、县里的中医院学习,拜老中医为师。

行医45年,张贵义获得了众多荣誉

如今,张贵义与村中103户村民签订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为他们开展上门服务。

张贵义说:“我的心里装着父老乡亲,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不管山区的路再难走,路途再遥远,我也不觉得难。”

45年来,张贵义不计得失,不畏风雨,服务患者8万余人次,出诊行程7万余公里,成为当地乡亲们心中的白衣天使。出诊行程7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两圈,服务患者8万余人次相当于阳原近1/3的人口。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潇 通讯员田建辉 张晓英 仝辉

■供图/仝辉

■编辑/刘军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