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州陳砦等城中村改造開啓 這裏將變身城區商業副中心

核心提示:2016年7月起,這個承載無數人青春和情感的城中村逐漸消失,以陳砦爲輻射的金水北區爲城市建設騰出了超過4萬畝土地,即將在這裏崛起的是鄭州市的“城區商業副中心”。

0.618平方公里,800多幢高樓,收留了15萬流動人口落腳,這是曾經的“中原小香港”陳砦的體量規格。2016年7月起,這個承載無數人青春和情感的城中村逐漸消失,以陳砦爲輻射的金水北區爲城市建設騰出了超過4萬畝土地,即將在這裏崛起的是鄭州市的“城區商業副中心”。

改造中的“中原小香港”有點冷清

與當初大量租客和密集人流相比,現在的北三環和文化路顯得有些冷清。9月26日上午8點50分左右,開往北三環陳砦的186路公交車上,只有3個乘客。住在北三環與文化路交叉口西北角某小區的陳大爺說,這種情況在陳砦和廟李拆遷之前根本不會出現。在巨型圍擋裏,曾經密密麻麻的“握手樓”“貼面樓”現在成了平地,工人和機械在忙碌。

因爲城中村密集,金水區曾是鄭州最大的“外來人口落腳區”。自2003年鄭州“城中村”拆遷改造工程開啓,從燕莊到關虎屯,一個個“城中村”倒下了,一個個城市新地標出來了。

陳砦建築體量大,村民的民房低則十層,高則十七層,成片的建築密密匝匝,陳砦原有建築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其中7層以下房屋面積約95萬平方米,7層以上房屋建築面積約135萬平方米,容積率無法測算。

提到陳砦,大家腦海裏浮現的景象一定是人頭攢動,商鋪林立;這裏離市區近,集體經濟發達,花卉市場、茶城、古玩城環伺四周。每當入夜,村裏萬家燈火,商業華燈齊放,即使到凌晨也有不少商家店鋪開門營業,因此被稱爲鄭州的“中原小香港”。

自2016年7月正式啓動搬遷以來,陳砦、廟李村經歷了數次定向爆破,第一爆的時間是2017年1月,採用定向爆破拆除百萬平方米樓房,這在全國尚屬首例。第二爆時間是同年8月4日,針對36棟高層集中爆破,共消耗炸藥2.5噸,爲國內較大規模的樓房拆除爆破作業。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次爆破前,金水區政府、兩村改造指揮部都會出動數千人對兩村樓房進行拉網式的排查,因爲準備充分,措施到位,爆破均取得了成功.

“城中村”將變身一站式教育、商業聚集地

記者從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瞭解到,陳砦村公示的規劃範圍共計1945畝,改造範圍共計1299畝,可供開發建設用地601.96畝,其中含安置區用地223.58畝,開發區用地378.38畝。

不破不立。城中村的改造付諸實施,片區升級蝶變的契機也隨之而來。龐大的人口基數,意味着未來片區人羣對於商業、教育、休閒娛樂等綜合性生活配套的巨大需求。除了花卉市場、茶城、古玩城等區域傳統商業或保留、升級、改造或部分就近遷移之外,區域內將打造多個特色商業項目,讓這裏成爲北區人民的休閒、娛樂、消費中心。此外,文化路與北三環交叉口往北至宏明路東側、至東風渠之間的絕大多數地塊都將作爲公園休閒綠地,東風渠濱河景觀帶的生態功能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延續金水區教育資源優勢,北三環陳砦附近規劃了11所幼兒園、5所小學、2所中學,未來這裏將成爲一站式優質教育聚集地,家門口就能暢享優質教育資源。

國基路商圈正在崛起,金水北區閃亮登場

曾經,生活成本低、離主城區近、交通便利成了陳砦等城中村吸引租賃人員落腳的最大資本。如今,正在改造升級的陳砦,所觸及的人與事遠不止於城與村、拆與遷那麼簡單,以陳砦爲輻射的金水北區爲城市建設騰出了超過4萬畝土地。金水北區未來規劃的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將“城中村”深厚的生活氣息重新嫁接,升級打造一片集餐飲娛樂、時尚消費、休閒體驗於一體的文娛勝地。

對於鄭州來說,金水北區一直是上風上水之地。金水北區由連霍高速、索凌路、北三環、中州大道圍合,行政隸屬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金水區,得天獨厚的東風渠橫貫整個區域。

上世紀90年代,鄭州城市規劃中首次出現“北擴東移”戰略構想,這四個字猶如一針強心劑爲北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人氣。

根據金水區政府相關規劃,要傾全區之力在北區建設鄭州市的“城區商業副中心”,使之與東區CBD、龍湖副CBD相呼應,成爲未來金水區發展的總依託。而且隨着龍湖副CBD、鄭東新區北部區域、惠濟區的加緊建設,處在中心位置的金水北區,其商業中心地位將逐步確立,輻射帶動能力逐步增強。

隨着陳砦、廟李等城中村改造的開啓,金水北區可利用的土地明顯多於其他片區,作爲金水商業副中心的國基路新商圈即將崛起。這裏除了聚集有海洋館附近的新丹尼斯項目、匯澤商業廣場、思念商業城等商業項目,還有致力於建設鄭州未來商業新地標的美景美境特色文化商業街區。

城市向東,生活向北。金水北區逐漸沉澱出異於其他區域的生活特色,已經成爲鄭州人心中名副其實的品質生活區。伴隨區域配套的快速完善,北區也將成爲鄭州高端羣體匯聚的區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