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FUkBMQ99BFKTu\"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330\" alt=\"清華博士的逆襲路:從延畢警告到在頂刊發文,我蟄伏了四年\"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來源:北京日報、募格學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歡迎私撩小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A按:我在6月13日,上了一個新專欄,點擊藍色字體讀我剛寫的:老A講利用飯局來辦成自己事的操作指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接到過延期畢業警告的方耀鵬,月初在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上,作爲唯一的學生代表上臺演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上萬名觀衆,他分享的是一個關於挫折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XxWNP9YPZtKi\"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76\" alt=\"清華博士的逆襲路:從延畢警告到在頂刊發文,我蟄伏了四年\"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本月初,方耀鵬(前排首位)參加清華大學畢業典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延期畢業的警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1年出生的方耀鵬,成長於閩南漁村。航天夢,似乎是他從小就篤定的志向:炎炎夏夜,躺在庭院的涼蓆上,他拿着玩具望遠鏡,尋找月亮上的環形山,每每將飛機閃爍的信號燈臆想成外星飛碟;小學二年級,科技課上,他用彩色橡皮泥小心翼翼地捏了一個航天火箭,沾沾自喜地放在自家客廳的櫥窗裏展示多年;爸爸買來的《天文學常識》中,行星誕生、死亡的奧祕令他神往;電視劇《滄海》中,雙料博士馬建成冒死研製長波電臺的勇氣令他震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考時,方耀鵬以679分的高分一舉奪得福建省漳州市理科狀元,名列福建省第七名。憑這個成績,清華大學所有熱門專業都可以隨便選,然而,他只填了一個專業志願——工程力學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設在清華航天航空學院的專業,由錢學森、錢偉長、郭永懷等老一輩科學家創立,來到這裏,就意味着離自己的航天夢又近了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科畢業後,方耀鵬留在清華園開始直升讀博生涯。他的研究方向是材料級失穩分析。所謂材料級失穩,即材料在承載期間達到某一特定加載情形,不能再維持原本穩定的均勻變形路徑。失穩後變形往往涉及劇烈的局域化變形,可能導致材料失效。該研究方向是固體力學的研究範疇,也是工程領域的前沿焦點。衆所周知,經典力學自牛頓三定律提出以來,已有三百餘年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固體力學領域的理論已相當成熟,對於一般的博士生而言,短短几年,想在理論創新上找到突破點,難度非常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博士入學後,導師便向他提出:“如果亦步亦趨地撿拾別人研究的邊角料,稍加修飾,也能有文章產出,但很快便會無人問津。這不是清華博士生的標準。”懷着對科學研究的學術抱負,方耀鵬毅然決定選擇原\u003Cstrong\u003E創度更高的基礎理論研究\u003C\u002Fstrong\u003E,力圖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長久的影響力,惠及更多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攻讀博士前兩年,除了上課,他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固體力學、固體本構關係等領域艱深的文獻,邊閱讀邊用公式推導或者利用計算機編程驗證,他笑着說:“桌子上鋪得滿滿的全是推導公式,就跟高中學物理,用紙筆解題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博士四年級,當他跟其他同學一樣經歷開題答辯後,卻遭遇一場不小的打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博士前四年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數爲零,第一次博士開題被否定,每年收到的獎學金申請郵件都被我默默忽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方耀鵬仍清晰地記得,2017年秋天,開題答辯結束後,系裏一位負責研究生管理的老師把他叫過去談話:\u003Cstrong\u003E開題答辯沒通過,可能要延期畢業。\u003C\u002Fstrong\u003E“心裏很難受,開題失敗的概率很低,每年全年級也就一兩個。”那種感覺,對這位曾經的高考狀元來說,“就像好學生遭遇了考試不及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在,導師高華健院士與劉彬教授給予他最大的包容和支持,他們鼓勵這位啃硬骨頭的年輕人:清華學生就要做一流的學術,要讓成果在時間跨度和學科廣度上都能站得住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困難乃見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痛定思痛之後,方耀鵬也開始反思,自己前三年的功底不牢,確實有走彎路的時候。比如,因爲編程錯誤,導致結論跟預期不符合,一個多月之後才發現疏漏;公式推導有偏差,跟導師彙報後,不時被挑錯兒;而在開題報告中,他只是搭建起基本的理論框架,其間很多工作都尚未開展。他平心靜氣地接受現實,“開題不通過,也在意料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淡定,並不意味着認輸。\u003C\u002Fstrong\u003E爲了避免延遲畢業,他開始加快進度,經常熬夜至半夜,偶爾凌晨兩三點才休息,每天幾乎有半天時間在推導公式,專業書籍和論文的研讀也穿插進行着。漸漸地他發現,前幾年感覺很喫力的文章,如今讀起來越來越輕鬆,以前會犯的編程推導小錯誤,也越來越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困難乃見才,不止將有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導師高華健院士與劉彬教授給了他充分的自由空間,併爲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與支持。與導師促膝長談的話題從學術延伸到人生意義,爲方耀鵬排解了失意與煩惱。面對科研難題,方耀鵬在前人文獻與自身推導中不懈尋找破解問題的靈感。有時候,連續幾周嘗試不同的方法去攻克一個難題,甚至在洗澡、睡夢當中依舊在苦思解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半年時間,他終於搭建起完整系統的理論框架。第二次開題答辯,他順利過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士五年級,是方耀鵬收穫的一年。他撰寫的學術論文首次給出合理普適的性質張量各向異性度量,並於去年年底收到物理頂級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通知,文章在春節前在線發表。在隨後的另一篇論文中,他給出了簡潔的一般性材料級失穩準則,並解決了複合材料與軟材料的失穩難題,被力學頂級期刊《固體力學與物理學報》(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特刊約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4月,在大連理工大學主辦的“四校航空航天及力學學術論壇”上,方耀鵬獲得了優秀學術報告證書,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爲他頒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臨近畢業,在博士論文預答辯中,他是小組第一,在答辯前的評審中,他獲得全優;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最後的博士論文答辯現場,有評審專家意味深長地稱讚方耀鵬的工作,“非常有勇氣去挑戰難題,極有可能頭破血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獻“技”中國空間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幻作家劉慈欣曾說過,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引弦待發,然而涉及空間站在軌維護、建設、交會對接的空間機械臂關鍵技術仍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挫折的洗禮後,方耀鵬向夢想又邁進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畢業後的方耀鵬選擇了前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即航天五院)從事國家急需的新一代柔性空間機械臂的科研攻關。柔性機械臂突破了傳統剛性機械臂的諸多侷限,正成爲各國競相爭逐的戰略技術高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告訴記者,“軟材料在柔性空間機械臂中的應用使得非線性大變形失穩分析變得尤爲關鍵,這正是我博士研究關注的方向。我期盼着發揮所學,將理論付諸實踐。”未來,有了柔性機械臂,在艙內可跟航天員互動,在艙外,可無損抓取物件,助力太空實驗;在民用機器人領域,更是大有可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攀登科學高峯,在清華園九年,方耀鵬還鍾情於另一件事——吹大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畢業典禮上,他透露自己的另一重身份,“每一次畢業季,我都會穿着白隊服和軍樂隊同學一道演奏校歌、送別畢業生。”幼年時,出身農民家庭的方耀鵬並未學習過樂器,開學之初,學生藝術團招新,他興致勃勃地跑過去報名。或許是被這位閩南口音的大個子男孩兒的誠意所打動,面試官留下了這位零基礎的“小白”。從此,一位師兄開始手把手地教他吹大號,每週一次集訓,每次三四個小時,從不間斷。方耀鵬艱難地挺了過來,他學會識大號譜,第二年就開始登臺表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也正因爲有這樣的“小白”精神,才能讓方耀鵬埋頭科研。四年的蟄伏期,他一篇第一作者論文都沒有發表,卻在第五年迎來“逆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讓方耀鵬更加自信:只要有努力付出,將來仍會“絕處逢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AuBDaEe64Ahz\" img_width=\"320\" img_height=\"240\" alt=\"清華博士的逆襲路:從延畢警告到在頂刊發文,我蟄伏了四年\"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聯繫小編請添加:changanjiexuezhe(長安街學妹敏敏特穆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青年史學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成立於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和首屆全國高校史學社團年會召開之際,重點關注史學泰斗、長江學者、萬人計劃等學者,《歷史研究》等學刊,北大、南開、北師大等學府。與歷史教育家、青史考研幫、浩然文史四號融合,立志於做歷史學學術、通俗、中學教育、考研領域的旗艦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青年選調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青年選調生,由在幾位在基層工作的頂尖名校學子共同領銜創辦!重點關注國內選調政策、地方省市引進政策以及相關黨建、時政、社會等資訊。主張“黨建-科技、文化-交通、人才、產業”一核兩翼三基雁陣治理模式,主張發揮溫州-福州-莆仙-閩南-潮汕-梅龍贛這一“中國猶太人小道”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79150514366106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