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守護一方平安 服務一方百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以來,靜寧縣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力構建治安防控體系,全面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以高起點謀劃、高站位推進、高效率落實,不斷開創政法工作新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全縣上下合力聯動,嚴格落實責任、堅持領導帶頭、強化宣傳發動、持續深挖嚴打、強化綜合整治、依法嚴懲了一批黑惡勢力。以重點地區、行業、領域爲突破口,開展“鏟霸”“治亂”專項整治行動,從社會治理、城市建設、市場監管、交通運輸、金融等五個領域進一步加強社會亂象治安亂點專項整治力度,全縣經濟社會環境大局持續穩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至目前,全縣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惡勢力犯罪團伙3個、村霸1個,破獲刑事案件49起、治安案件17起,抓獲成員89人,查扣涉案資產1185萬元,偵破其他犯罪案件19案22人。專項鬥爭的開展,有力打擊了黑惡犯罪,提高了人民羣衆的安全感,提升了人民羣衆對政法機關的滿意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靜寧縣地處甘寧兩省(區)接界處,素有“隴口要衝”“平涼西大門”之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伴隨交通事業的高速發展,靜寧的要道優勢愈加凸顯。2014年1月4日,靜寧縣司橋省際公安檢查站成立。該檢查站屬於一級省際公路公安檢查站,承擔進出我省車輛和人員的安檢查控任務。檢查站鋪設專用光纜,聯網接入公安信息網、視頻承載網,實現了與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和高速交警部門指揮中心音視頻同步傳輸,能夠對現場檢查、繼續盤問等執法執勤工作實行全角度不間斷實時監控,並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同時,加大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力度,實行移動警務終端、視頻監控、緝查布控平臺和車底檢查系統等一網運作、實時查詢比對,大大提升了查控的針對性、精準度及捕捉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靜寧縣公安局爲檢查站配備民警10名、協警20名,設站長1名、副站長3名,由值班站長帶隊,分3組輪流上崗,全面推行“四三三一”勤務模式,即治安、緝毒、交警、武警“四警聯動”,治安檢查站、緝毒檢查站、交通安全執法服務站“三站合一”,三級勤務分級響應,打防管控一體化運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靜寧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爲決勝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綜治工作中心“六有”建設標準,在全縣24個鄉鎮建成鄉鎮綜治中心,依託中心在333個行政村建成綜治工作站。工作站的運行,真正將“楓橋經驗”落地生根落到了實處,落在了基層治理的第一線,徹底打通了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威戎鎮武高村爲例,多年來,該村矛盾糾紛多,生產發展慢,村內垃圾隨處可見,羣衆生活質量差。2016年,威戎鎮依託精準扶貧、異地扶貧搬遷、國家生態環境連片整治、危舊房改造等各項政策、項目,建成了武高新村。在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的同時,率先利用村部文化廣場組建了武高村綜治工作站,該站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爲藍本推進鄉村治理。利用大喇叭和綜治維穩微信羣,宣講法治故事、播放法治節目,通過定期召開村民知情大會和送法律政策上門的辦法,引導全民學法守法用法。爲195戶農戶實施“心燈”工程,真正實現了手機網絡看家護院、守護鄉鄰、羣防羣治的效果。堅持每月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採取村聯社、社聯戶、重點人羣一對一的辦法,調處化解率達100%。通過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精準扶貧措施,全村貧困人口由2016年45戶176人減少到16戶60人。近三年來,全村更是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社會管理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進一步優化社會治理結構,依法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靜寧縣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部門負責、基層化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借鑑兄弟縣域有益成果,先後成立了靜寧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縣法院案件訴調工作室、基層法庭調解室、交通事故調解中心,通過規範化運行、法治化調解、專業化服務,切實築牢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積極搭建訴調對接、案件速裁、專業解紛、信訪化解等平臺,簡化程序,快速確認。加強政法機關之間的溝通,完善刑事訴訟中的和解、調解制度。堅持黨政主導,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接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對重大案件、羣體性糾紛、突發事件及時進行通報反饋和應急處置。各類對接平臺的建立和各項機制的創新,拓展了訴訟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的廣度和深度。2019年上半年,靜寧縣交調委調解成功案件223件,口頭調解成功56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涉案金額達1300多萬元,執行兌現率達100%。縣法院上半年按照簡易程序審理辦結各類案件1500餘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92%。(記者 \u003Cstrong\u003E張小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139540782617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