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上半年,我市實現生產總值1733.6億元,同比增長3.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項目建設,是動能轉換的主戰場。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時間,記錄開拓者前進的刻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以來,全市上下颳起了一場思想大解放的“頭腦風暴”。思想的“破冰”,帶來行動上的“突圍”:全市上下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態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上半年,我市實現生產總值1733.6億元,同比增長3.5%;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爲10.9:48.3:40.8,服務業佔比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提高幅度居全省第4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5元,增長7.7%,居全省第2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0元,增長8.8%,居全省第3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夏日,聊城大地處處充滿着生機與活力,每天都在發生着新的變化,蓬勃生長着綠意、生長着活力、生長着幸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動能轉換成效明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月6日,聊城首批30輛氫燃料新能源公交車開始試運營,分別投放在K11路和K351路兩條線路。瞄準世界公認的“終極能源”——氫能,中通客車全力衝刺高性能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整車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目前已有1000餘輛氫燃料電池系統公交車、物流車等推向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聊城加快動能轉換的一個縮影。今年,爲確保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順利實施,我市建立健全規劃、政策、推進、考覈四大體系,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安排新舊動能轉換專項資金1.3億元,重點支持以“四新”促“四化”、化解過剩產能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等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項目建設,是動能轉換的主戰場。我市建立起重點項目周通報、市委主要領導月調度機制,實行一線工作法,推動了重點項目的順利建設。今年上半年,88個實施類市級大項目開工62個,開工率70.5%,完成投資72.8億元;爭取6個項目列爲省重點,居全省第8位;第二季度,全市開工過億元項目63個,居全省第2位。重大交通項目也順利推進,鄭濟高鐵、雄商高鐵均已列入鐵路總公司2019年開工計劃,聊邯長高鐵預可研已經編制完成,聊城機場、青蘭高速、高東高速均進展順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重點產業平穩發展。今年1-5月份,新材料產業實現利潤13億元,增長73.5%;綠色化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增長10.2%;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5.6億元,增長1.8%;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2%;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增長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城大地上,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愈發鏗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動力活力持續釋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26日,江北水城“雙招雙引”大會隆重開幕,雲集360多名企業界、資本界、投資界大咖,搭建起聊城“雙招雙引”的新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會共簽約82個項目,總投資額856億元,涉及到鋁深加工、軸承產業、寵物食品等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其中兩個項目投資額過百億元,3個項目投資額過50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只是聊城“雙招雙引”工作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市正在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力和智慧,打好一場“雙招雙引”的上甘嶺戰役。市、縣主要領導外出招商80餘次;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1.2億元;新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人,居全省第2位;新增山東省院士工作站6家……今年以來,我市“雙招雙引”力度持續加大,不斷增強發展的活力和後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再造審批流程,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承諾時限分別壓縮16.2%、21.5%、52.4%;落實國家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全市新增減稅13.2億元。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民營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22.5億元,增長11.6%;民營企業貸款增加6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貸款增加43.5億元,增長11.1%;143家企業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全市實現直接融資70.7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民生保障不斷增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1日,雨後的夏夜,空氣格外涼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蔣官屯街道東部社區的羣衆,三三兩兩地拎着馬紮、小板凳,坐在舞臺下,等着觀看省青年梆子劇團的惠民演出。爲豐富廣大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今年舉辦“優秀劇目基層巡演”等各類文化惠民演出1521場,在保利水城明珠大劇院舉辦了高水平文藝演出33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財政蛋糕”更多傾向民生,羣衆幸福感越來越強。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所,解決大班額開工建設學校4所、面積3.2萬平方米,職業教育適應發展需求,增設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設計等專業點17個。醫療服務持續改善,全市開放牀位達到33465張,比上年增加1282張,落實“兩免兩減半”優惠政策,健康扶貧保障對象醫保目錄外全額自費費用減免10%。社保水平持續提高,全市企業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徵繳基金33.7億元。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3316.6萬元。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養老牀位389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一個個難忘的瞬間已經定格在年輪深處,全市上下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書寫出更加精彩的發展新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917882553635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