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儀隴縣充分利用朱德故里景區這張紅色旅遊名片,以“建設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爲目標,積極探索“景區帶村”旅遊扶貧新模式,通過“旅遊合作社+農戶”模式,吸納294戶貧困戶入社發展,每戶實現年收入2.5萬元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4日,外地遊客陳建軍在遊覽朱德故里景區後,感觸頗深地說:“此行讓我直觀深入地瞭解到朱德元帥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更加強烈。

"\u003Cp\u003E炎熱的天氣擋不住遠方遊客的熱情,近日來,遊客們或組團乘坐大巴,或自駕遊,紛紛湧向儀隴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儀隴縣魅力何在?在歷史中就能找到答案。儀隴縣是朱德元帥和張思德同志的故鄉,也是川陝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紅四方面軍曾轉戰這裏,留下衆多革命遺址遺蹟,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王樹聲曾在此浴血奮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昂首邁入新時代,儀隴縣實現脫貧摘帽,並以紅色旅遊爲龍頭,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2018年,儀隴縣共接待遊客748.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1.4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紅色旅遊名片響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86年,朱德誕生在儀隴縣馬鞍鎮。9歲時,朱德舉家搬入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結構房屋,也就是現在的朱德故居。朱德在這裏住了整整14年,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朱德故里景區成爲世人矚目的紅色旅遊勝地,海內外遊客紛紛懷着敬仰的心情,來到這裏緬懷朱德元帥的豐功偉績,瞭解朱德元帥青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情況、家庭背景以及朱德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4日,外地遊客陳建軍在遊覽朱德故里景區後,感觸頗深地說:“此行讓我直觀深入地瞭解到朱德元帥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更加強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以來,作爲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朱德故里景區,迎來一波又一波研學旅行熱潮。“從3月開始,景區平均每天接待5至6所學校的學生,僅研學旅行日接待量就達1500人次,佔遊客總數近4成。”朱德故居管理局辦公室主任陳良平介紹,2018年,朱德故里景區接待遊客人數超過33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9億元。“今年上半年,景區接待遊客200.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和12.9%。”陳良平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儀隴縣城的張思德紀念館旅遊景區同樣遊人如潮。景區依託張思德精神這一重要資源,融入儀隴發展史,形成以張思德精神爲主題的文化旅遊產業園,並於去年底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儀隴縣委黨校充分整合資源,成立張思德干部學院。此後,一批又一批黨員幹部在張思德干部學院接受理論學習,在學習中瞭解歷史、激勵鬥志,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精神洗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紅色旅遊致富一方百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偏居丘陵地區,儀隴縣一度發展滯後,成爲國家級貧困縣。2018年7月,儀隴縣實現整體脫貧摘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在朱德故里景區,穿行綠蔭花叢間,道路兩側,紅牆黛瓦的客家民居掩映在青松翠柏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德故里景區管理委員會琳琅村村民陳瓊曾在北京、深圳等地務工,生活十分拮据。2009年,陳瓊在景區辦起農家樂。隨着遊客日益增多,農家樂生意逐漸升溫。“每年春節、國慶長假時,來農家樂的遊客很多,我有時還忙不過來。”說起自己的農家樂,陳瓊十分自豪地說,農家樂基本是她一個人打理,她還請了一名廚師。遊客多的時候,她就請鄰居幫忙,每人每天100元工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陳瓊靠農家樂實現增收,每年純收入10餘萬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我不僅在村裏就可以掙錢,還有時間照顧老人和娃娃。”她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玉蘭村是朱德故里景區管委會下轄5個村中唯一的貧困村。2017年,玉蘭村實現貧困村出列。村民許雄平多年前在山西務工時意外致殘,被評定爲貧困戶。一次偶然機會,許雄平在外地學會菱角種植技術,後來把菱角種子帶回玉蘭村種植,加上柑橘產業帶來的收入,許雄平一年收入達5萬元。“因爲景區遊客多,農產品不愁銷路。我們把柑橘、菱角拉到景區賣,生意好時,一天收入有1800元。”許雄平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許雄平成功脫貧。去年,許雄平又掌握了黃鱔養殖技術,養殖的9箱黃鱔爲他帶來4000多元收入。這讓許雄平信心大增,今年將黃鱔養殖規模擴大到100箱。“如果今年養殖成功,預計收入會達到5萬元。明年我還要擴大黃鱔養殖規模,爭取達到400箱。”許雄平高興地說,通過發展產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儀隴縣充分利用朱德故里景區這張紅色旅遊名片,以“建設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爲目標,積極探索“景區帶村”旅遊扶貧新模式,通過“旅遊合作社+農戶”模式,吸納294戶貧困戶入社發展,每戶實現年收入2.5萬元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打造全國知名紅色旅遊目的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參觀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喫農家菜、欣賞膾炙人口的紅色歌曲……在朱德故里景區,這樣的體驗令不少遊客流連忘返。朱德故居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圍繞文化內涵提升,對從業人員服務技能再培訓,提高紅色旅遊品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儀隴縣以朱德故里5A級旅遊景區爲龍頭、其他A級景區爲支撐、鄉村旅遊爲補充,着力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目前,成功創建朱德故里景區、張思德紀念館旅遊景區、安溪潮村等國家A級旅遊景區,創評朱德故里景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馬鞍鎮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琳琅村中國傳統村落等國家級文化旅遊品牌;與重慶、成都、廣安、巴中等地合作,共同保護和開發紅色旅遊資源,打造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託核心景區,輻射帶動馬鞍古鎮、柏楊湖休閒度假區及周邊鄉村旅遊發展,着力打造集紅色旅遊、特色小鎮、宗旨教育、文化體驗、休閒度假、健康醫養等業態於一體的全國知名紅色旅遊目的地。”儀隴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劉舒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056657980134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