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两位年轻的中共地下党员在战火纷飞的台儿庄抗日前线相识、相知,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萌发了爱情的火花,相恋12年终于结成伴侣。他们就是民国著名影星、作家王莹和时任白崇禧机要秘书的谢和赓。

去台儿庄前线

“在战火纷飞的火线上,我们同英勇的战士并肩战斗!我们走遍了乡村,我们走遍了城镇,在神州的大地上,传遍坚持抗战的歌声,撒播抗战戏剧的火种……”1938年初春,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唱着队歌,日夜奔波在鲁南苏北一带的城镇乡村,演出抗日宣传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主演就是驰名大江南北的王莹、金山。

这年,王莹25岁,可是她已经是一个有着8年党龄的中共地下党员了。

王莹,原名喻志华,安徽芜湖人。母亲去世后,她曾做过童养媳,后来逃到长沙,在舅母的帮助下,进入湘雅医院护校学习。她爱好文学,经常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8年秋天,王莹来到上海,加入了由中共地下党员阿英、夏衍等人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演出活动,演出话剧,拍摄电影。

1936年,王莹在上海成功主演了夏衍创作的历史剧《赛金花》,红遍上海。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莹参加了由著名导演、剧作家洪深领导的上海演剧二队,队员有金山、冼星海、田方、白露等20多人。在离开上海前,王莹将自己的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送进了当铺,换成800元钱,捐献出来作为演出经费。王莹被队友们称为“毁家纾难”。之后,他们奔赴第五战区抗日前线巡回演出。

作为主演的王莹在演出时,和大家一起装台、卸台,每天都要演出五六场次。演出之外,她还注重培训群众性的业余演出队伍,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当时,冼星海新创作了一首歌曲《做棉衣》,王莹会唱后,就教大家唱这首歌。一时,这首歌风靡战区。歌中唱道:“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上呀么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

初春的鲁南苏北,还是寒气袭人。为了照顾好这些文艺界的名人,配合他们开展好演出工作,第五战区司令部派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负责接洽。谢和赓也因此与王莹相识。

血与火考验的爱情

当时,台儿庄前线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新闻记者、演艺人员纷纷奔赴鲁南,为中国军队加油鼓劲。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王莹和女战士一起救护伤员,抢抬担架;战斗间隙,王莹教女战士唱歌、演戏,还和她们一起到战地临时医院里去慰问伤员。王莹在台儿庄前线还创作了一些诗歌,其中一首《石榴花开红艳艳》写道:“台儿庄的炮火震地撼天,青翠的运河两边,石榴花开红艳艳。呵,我自幼爱它如梅似莲。空中敌机狂轰滥炸,地上大炮引起处处火烟,杀声,炮声震耳欲聋———从街巷里到田野间……”

当时,谢和赓和王莹都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但是,俩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都在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奔波,两颗心经常相碰,撞出了火花,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

谢和赓为了使王莹更了解自己,把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剪辑装订成册,在书皮上写了一首诗表露自己的心迹:“王莹女士:把我们的血肉筑成/保卫祖国的长城/我愿和你们在共同的/战壕里做个游击兵。”王莹看了后,更增加了对谢和赓的好感。之后,王莹也送给谢和赓一份《救亡日报》,上面发表了王莹写的战地通讯《在第二个马德里》,并在旁边写了一段话“谢秘书:……希望你看了我写的这篇短文后,能了解我们戏剧界青年们的脉搏跳动,是和所有的爱国官兵相同的,我便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兵。正如你所说,我们是‘共同战壕里的游击兵’……”

王莹经常和云南省妇女战地服务团的12名团员在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到前线为官兵们演出。谢和赓也常常陪同在一起,他曾写诗说:“云南妇女真勇健,服务随军不畏难。曾与王莹并肩战,何辞露宿又风餐。”

台儿庄大捷后,王莹等集体创作了三幕剧《台儿庄》,由贺绿汀谱曲,在全国巡回演出,引起很大轰动。1939年,根据周恩来指示,王莹和金山带领文艺工作者赴香港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募捐演出,宣传抗日救国。

1942年,二人赴美国留学。周恩来叮嘱王莹,到美国后,要做好统战工作,向美国人民宣传全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争取美国政府和人民更加有力地支援中国的抗战。王莹和谢和赓在美国坚持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并牢记周恩来的临别的嘱咐,在美国8年,二人遵守中国的传统理念,一直作为未婚夫妻,过着分居的生活。1950年2月,谢和赓与王莹二人终于结为伉俪。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区委宣传部)

(转自:人民政协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